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章估
衡量;估价。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卷七:“所云章估者,即商估也,谓度其贵贱,当其大小所堪尔。”
分類:衡量估价
《漢語大詞典》:体量(體量)
(1).禀性。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权 羣臣劝即尊号, 权 不许”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 吴王 体量聪明,善於任使,赋政施役,每事必咨。”世说新语·言语“ 满奋 畏风” 刘孝标 注引 晋 傅畅 《晋诸公赞》:“ 奋 ( 满奋 )体量清雅,有曾祖 宠 之风。”
(2).气量;器度。旧唐书·高瑀传:“ 瑀 性宽和,有体量,为官虽无赫赫之誉,所至皆理,尤得士心,论者美之。” 清 陈确 《讲义二·尽心章》:“而时士不察,遂谓学不知性,则无以明吾心之体量。”
(3).指建筑物的规模。如:整个建筑虽然体量不大,但装修华丽,十分壮观。
(4).犹体谅。《醒世姻缘传》第六六回:“ 狄希陈 在外一边挣,一边説道:‘二位哥体量我,到家就来。要扯了谎,就是个禽兽畜生!’”一本作“ 体谅 ”。
《漢語大詞典》:兼权(兼權)
谓全面衡量。荀子·不苟:“兼权之,孰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
分類:全面衡量
《國語辭典》:自度  拼音:zì duò
自我揣量、忖度。唐。沈既济《任氏传》:「自度不免,乃纵体不复抗拒,而神色惨变。」《三国演义》第三九回:「明公自度比曹操若何?」
分類:自己衡量
《漢語大詞典》:量力
衡量人的力量和能力。左传·隐公十一年:“ 郑 息 有违言。 息侯 伐 郑 , 郑伯 与战於竟, 息 师大败而还。君子是以知 息 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汉 贾谊 《新书·过秦上》:“试使 山 东之国,与 陈涉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唐 韩愈 《上张仆射书》:“量力而任之,度才而处之,其所不能,不彊使为是。” 清 顾易 《律陶》诗之六:“量力守故辙,高酣发新謡。”
《國語辭典》:铨衡(銓衡)  拼音:quán héng
1.测量重量的器具。《后汉书。卷四一。第五伦传》:「伦平铨衡,正斗斛,市无阿枉,百姓悦服。」
2.衡量斟酌。《文选。陆机。文赋》:「苟铨衡之所裁,固应绳其必当。」
《國語辭典》:天平  拼音:tiān píng
1.衡量较轻物品的器具。直柱上支著一横杆,杆的两端各悬挂一个小盘,一边放置物品,一边放置砝码。当两端呈平衡状态时,累计砝码重量,即可求得物重。
2.天无变异。《魏书。卷三六。李顺传》:「各秉文而经武,故天平而地成。」
《國語辭典》:日程  拼音:rì chéng
1.一天能达到的路程。宋。李荐〈济南先生师友谈记〉:「尝于所居公署前立一旗,曰占风旗,使人候之,置籍焉,令诸漕纲日程,亦各记风之便逆。」
2.按日排定的工作程序。如:「他心思细密,而且凡事依照日程规划,因此做起事来井井有条,深获大家的推崇与赞赏。」
《國語辭典》:议事(議事)  拼音:yì shì
研商、讨论公事。《三国演义》第八回:「卓疾既愈,入朝议事。」《文明小史》第二三回:「冯主事略略放心,约定他们后日议事。」
《國語辭典》:评量(評量)  拼音:píng liáng
1.评估考量。如:「每个月总公司都会派人来评量业绩。」
2.采用科学方法依据教育目标,分析研究学生学习行为的一切设施。如:「评量工作是在学期结束时才展开。」
《國語辭典》:自问(自問)  拼音:zì wèn
1.自省,自我检讨。如:「扪心自问」、「我自问于心无愧,何必要躲躲藏藏,避不见人。」
2.自我提问。如:「自问自答」。
《漢語大詞典》:量才
亦作“ 量材 ”。 衡量才能。《后汉书·刘恺传》:“协和阴阳,调训五品,考功量才,以序庶僚。” 晋 张悛 《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是以 孙氏 虽家失 吴 祚,而族蒙 晋 荣,子弟量才,比肩进取,怀金侯服,佩青千里。”郎潜纪闻卷十四引 清 徐柳泉 诗:“后先持节并量材,玉署仙班例早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先君在生时,曾经捐了五万银子的田产做赡族义田,又开了几家店舖,把那穷本家都延请了去,量材派事。”
《國語辭典》:无权(無權)  拼音:wú quán
1.不具权势。《三国演义》第二○回:「若非国戚,谁肯尽忠讨贼?老臣无权,难行此事。」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九。守令》:「而今日之尤无权者莫过于守令,守令无权而民之疾苦不闻于上,安望其致太平而延国命乎!」
2.不能衡量轻重,不知随机应变。汉。袁康《越绝书。卷一五。越绝篇叙外传记》:「当时无天子,彊者为右,使句践无权,灭邦久矣。子胥信而得众道,范蠡善伪以胜。」
3.没有权利。如:「照现行法令的规定,你无权继承这份遗产。」
《漢語大詞典》:数器(數器)
衡量轻重长短的器具。《周礼·秋官·大行人》:“同度量,成牢礼,同数器,脩灋则。” 郑玄 注:“数器,銓衡也。”
《國語辭典》:标准(標準)  拼音:biāo zhǔn
1.衡量事物的准则。晋。孙绰 丞相王导碑:「玄性合乎道旨,冲一体之自然;柔畅协乎春风,温而侔于冬日。信人伦之水镜,道德之标准也。」
2.典范、榜样。唐。韩愈〈伯夷颂〉:「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夫圣人乃万世之标准也。」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示我百篇文,诗家一标准。」元。沈禧〈一枝花。题张思恭望云思亲卷〉曲:「孝心未伸,孝思怎忍,留取个孝行名儿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