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挡众(攩衆)
衙门前的栅栏。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八:“今衙门列木於衢,俗名攩众,即古之陛楯也。”
《漢語大詞典》:道署
道台衙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四回:“他便拿了这个契据,到道署里转道契。” 郭孝成 《江西光复记》:“遂于是夜焚烧道署。 九江道 保恒 , 九江府 璞良 ,及防营 张检 ,均逃走。”
分類:道台衙门
《國語辭典》:传桶(傳桶)  拼音:chuán tǒng
旧时衙门为了方便传递信件和内外通话,在大门上所开的小洞。《醒世姻缘传》第一五回:「晁大舍自己走到传桶跟前回说:『我衙里相公自然在衙里住,却怎的送到寺里?』」
《國語辭典》:南洋大臣  拼音:nán yáng dà chén
职官名。为南洋通商大臣的简称。清咸丰十年设置,由两江总督兼任,职掌江苏省以南沿海各省及长江沿岸一带的洋务、海防及关政。
《國語辭典》:南洋  拼音:nán yáng
1.清时称江苏省以南沿海各省及长江沿岸一带为「南洋」。
2.群岛名。位于亚洲南部的群岛。参见「南洋群岛」条。
《國語辭典》:泥鞋窄袜(泥鞋窄襪)  拼音:ní xié zhǎi wà
衙门中当公差的打扮。元。石君宝《曲江池》第二折:「他是大相公,小的则是个泥鞋窄袜的公人,怎么敢打!」
《漢語大詞典》:十二辰堆
古代设在衙门和驿站前用以报时的时辰台。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 开元 中, 郑审 检校两京馆驛。今驛门前十二辰堆,即 审 所剏。十二辰堆,即今各衙门堂前时辰臺也。驛骑虑有淹迟,故置堆以纪去来之候耳。”
《漢語大詞典》:十二监(十二監)
明 代所设管理皇室内务的十二个衙门,各有掌印太监一员。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皇 明 祖训所载,设立内府衙门,职掌品级,立法垂后,亦尽善尽美……按内府十二监:曰司礼、曰御用、曰内官、曰御马、曰司设、曰尚宝、曰神宫、曰尚膳、曰尚衣、曰印綬、曰直殿、曰都知。”参阅明史·职官志三
《漢語大詞典》:时辰台(時辰臺)
古代置于衙门和驿站前用来报时的设备。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 开元 中, 郑审 检校两京馆驛。今驛门前十二辰堆,即 审 所剏。十二辰堆,即今各衙门前时辰臺也。驛骑虑有淹迟,故置堆以纪去来之候耳。”
《國語辭典》:水火棍  拼音:shuǐ huǒ gùn
旧时差役所用的红黑色各半的木棍。因五行中黑色属水,红色属火,故称为「水火棍」。《水浒传》第八回:「取了行李包裹,拿了水火棍,便来使臣房里取了林冲,监押上路。」《儒林外史》第一九回:「交过五鼓,学道三炮升堂,超人手执水火棍,跟了一班军牢夜役。」
《國語辭典》:授官厅(授官廳)  拼音:shòu guān tīng
官府、衙门。《水浒传》第二六回:「郓哥大闹授官厅,武松斗杀西门庆。」也作「受官厅」、「寿官厅」。
《國語辭典》:三班六房  拼音:sān bān liù fáng
旧日州县衙门中吏役的总称。三班是衙役,分为皂班,掌看守牢狱;壮班,掌召捕;快班,掌侦缉。六房是文书吏,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儒林外史》第二回:「想这新年大节,老爷衙门里,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来。」
《國語辭典》:拘票  拼音:jū piào
法律上指拘提诉讼关系人到法院的凭票。也作「提票」。
《漢語大詞典》:笳鼓人
亦称“ 笳鼓之徒 ”。 指衙门中凶恶的吏卒。 明 刘基 《送月忽难明德江浙府总管谢病去官序》:“ 临江 故多虎狼之卒……狱讼兴灭,一自其喜怒。有诉于官,非其徒为之所,虽直必曲;获其助者,反是。百姓侧足畏避,号曰笳鼓人。” 明 刘基 《送月忽难明德江浙府总管谢病去官序》:“下车访民瘼,按宿狱,凡壅滞不决者,皆笳鼓之徒为之。督所属逮捕,穷其姦状。”
《漢語大詞典》:街道司
宋 元 时掌管京城道路、沟渠的衙门。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公主出降:“公主出降,亦设仪仗行幕、步障水路。凡亲王公主出则有之,皆係街道司兵级数十人,各执扫具,镀金银水桶,前导洒之,名曰水路。”宋史·职官志五:“街道司,掌辖治道路人兵,若车驾行幸,则前修治,有积水则疏导之。” 元 杜仁杰 《耍孩儿·喻情》套曲:“开花仙藏擫过瞒得你,街道司衙门諕得过谁。”
《漢語大詞典》:街道厅(街道廳)
明 清 时掌管京城道路、沟渠的衙门。亦指该厅的长官。 明 沈榜 《宛署杂记·街道》:“故设官有街道厅、街道房,不可胜纪,姑记其大者。” 清 吴长元 宸垣识略·外城一:“街道厅署在 东珠市口 大街。”儒林外史第十二回:“新任街道厅 魏老爷 上门请二位老爷的安……那街道厅冠带着进来,行过了礼,分宾主坐下。”参阅《清通志·职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