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衙里
衙署内
分类:衙里
《国语辞典》:补词(补词)  拼音:bǔ cí
1.古代官衙里告状人未具诉状,案子既已接受,应补状词,以为审问依据。《儒林外史》第二四回:「正值向知县出门,就喊了冤。知县叫补词来,当下补了词,出差拘齐了人,挂牌,第三日午堂听审。」
2.在叙事句中,除主要的文法成分外,其馀与述词有关的人、物、时、地等,用来达成补充作用的词,皆称为「补词」,有受事、关切、交与、凭藉、处所、时间、原因、目的多种补词。也称为「补语」。
3.补足主述语意思的词。如「好得很」。「很」即为「好」的补词。也称为「补语」。
《国语辞典》:马挠子(马挠子)  拼音:mǎ náo zi
马夫。为清代官衙里专门管马的役夫。也称为「马牌子」、「马牢子」。
《漢語大詞典》:房科
旧时官衙里的下级办事人员。《冷眼观》第十九回:“他一向就是做制臺衙门的房科。”
《国语辞典》:马牌子(马牌子)  拼音:mǎ pái zi
马夫,为清代官衙里专门管马的役夫。《福惠全书。卷二八。邮政部。总论》:「其为驿役也,有总理,有兵房,有马牌。」《儒林外史》第二一回:「才到浮桥口,看见庵门外拴著五、六匹马,马上都有行李,马牌子跟著。」也称为「马挠子」、「马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