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91,分53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四行相
四安乐行
行四依
四性行
四信五行
四度加行
四度行用
四梵行
四通行
四隅四行萨埵
四圣行
四种性行
四种观行
四种行人
四谛十六行相
四行相
【佛学大辞典】
(名数)观苦谛之苦,空,无常,无我之四种行相也。
【佛学常见辞汇】
观苦谛之苦、空、无常、无我等之四种行相。
四安乐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法华经安乐行品所说之四种安乐行,安行法华之法也。(一)身安乐行。谓身当远离十种之事:一豪势,二神人邪法,三凶险嬉戏,四旃陀罗,五二乘众,六欲想,七五种不男之人,八危害之处,九讥嫌之事,十畜养年少之弟子沙弥小儿。身既远离此十事,则得常好坐禅,修摄其心,故名身安乐行。(二)口安乐行。谓当远离四种之语:一不乐说人及经典之过,二不轻慢他,三不赞他,亦不毁他,四不生悲恨之心。口能如是,则得安乐修摄其心,故名口安乐行。(三)意安乐行。意远离四种之过:一嫉谄,二轻骂,三以大行诃骂小行之人,四争竞。意远离此四种,则得常好安乐,修养其心。故名意安乐行。(四)誓愿安乐行。宜于此法华经向不闻不知不觉之众生,起慈悲心,谓我欲得阿耨菩提,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使入是法中,发此誓愿常好修摄自行,故名誓愿安乐行。
【佛学次第统编】
法华文句云四安乐行:谓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身安心乐,乃能进行,故名安乐行。
一、身安乐行 谓身应当远离十种之事。
一、远离豪执。
二、远离邪人邪法。
三、远离凶险嬉戏。
四、远离旃陀罗。
五、远离二乘众妨修大乘之行故。
六、远离欲想。
七、远离不男之人。
八、远离危害之处。
九、远离讥嫌之事。
十、远离畜养。
既远离已,常好坐禅,修摄其心,是名身安乐行。
二、口安乐行 谓口应远离四种语。
一、不乐说人及经典过。
二、不轻慢谓不倚大乘而轻蔑小乘也。
三、不赞他亦不毁他。
四、不生怨嫌之心。
善修如是安乐行故,是名口安乐行。
三、意安乐行 谓意应弃四种恶。
一、不嫉谄。
二、不轻骂谓不应以大行而呵骂小行之人也。
三、不恼乱。
四、不争竞为一切众生平等说法。
是名意安乐行。
四、誓愿安乐行 谓由众生不闻不知不觉,于是起慈悲心,誓愿为说。故经云:「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随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是名誓愿安乐行。」
【三藏法数】
(出法华文句)
谓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身安心乐,乃能进行,故名安乐行。
〔一、身安乐行〕,谓身应当远离十种之事:一、远离豪势,二、远离邪人邪法,三、远离凶险嬉戏,四、远离旃陀罗,五、远离二乘众,妨修大乘之行故,六、远离欲想,七、远离不男之人,八、远离危害之处,九、远离讥嫌之事,十、远离畜养。既远离已,常好坐禅,修摄其心,是名身安乐行。(梵语旃陀罗,华言屠者。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口安乐行〕,谓口应远离四种语:一、不乐说人及经典过,二、不轻慢,谓不倚大乘而轻蔑小乘也,三、不赞他亦不毁他,四、不生怨嫌之心。善修如是安乐心故,是名口安乐行。
〔三、意安乐行〕,谓意应弃四种恶:一、不嫉谄,二、不轻骂,谓不应以大行而诃骂小行之人也,三、不恼乱,四、不争竞,为一切众生平等说法,是名意安乐行。
〔四、誓愿安乐行〕,谓由众生不闻、不知、不觉,于是起慈悲心,誓愿为说。故经云: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随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是名誓愿安乐行。(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华言无上正等正觉。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此四安乐行者,乃清凉澄观国师依法华经安乐行品而立。谓涅槃之果,名为安乐;修此行者,能趣涅槃,故名安乐行。又住此四行,则身静神定,外苦不干,故名安乐行。(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毕竟空行〕,毕竟空行者,心境两忘,空有双会也。法华经云:行处近处。谓以观照理,如理而行,名为行处;复观一切法空,即近于理,名为近处。以行处近处,终归于空也。
〔二、身口无过行〕,身口无过行者,谓身能远离杀盗等过恶,口能远离妄言绮语等过恶。法华经云:若读经时,不乐说人长短及经典过。是也。
〔三、心无嫉妒行〕,心无嫉妒行者,谓见人修善,即能随喜,劝修證入菩提之道,远离嫉害妒忌等行。法华经云:于后末世,法欲灭时,受持读诵斯经典者,无怀嫉妒谄诳之心。是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四、大慈悲行〕,大慈悲行者,谓起慈悲心,发大誓愿,愿拔众生之苦,与众生之乐。法华经云:于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是也。
行四依
【佛学大辞典】
(名数)行人所依之四法也。一粪扫衣,二常乞食,三树下坐,四腐烂药。此四种之法,是入道之缘,为上根利器所依止,故名行四依。又名四圣种。此法能生圣道,为圣之种,故曰圣种。见四分律四十八,大乘义章十一,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一。
四性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自性行,菩萨自性,本来贤良,孝顺父母,信敬沙门,婆罗门,而具十善者。二愿性行,菩萨发心愿成道作佛者。三顺性行,菩萨顺六波罗蜜而修行者。四转性行,因修行之功转凡成圣者。见佛本行集经一。
四信五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起信论之法相也。四信者,为信真如与三宝之四种信心。五行者:一施门,二戒门,三忍门,四进门,五止观门。是六波罗蜜也。合禅定智慧之二波罗蜜而为一止观门者,以止观合修。双运不二也。见起信论义记下末。
四度加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四度加行者,密法之传授,分为四番,复续之为一,皆传之法也。此事非上古之正规,乃末法之略式。四度者:一十八道,二胎藏,三金刚,四护摩也。论其次第,其初皆为十八道,其馀三度,次第不同。或依胎,金,护摩之次第,或依胎,护摩,金之次第,或依金,胎,护摩之次第,而授与之。授与四度加行,后有传法灌顶之授与。其日数,先就十八道而言,其为十八道禀受,于前行一百日间,使写十八道次第,已后,受者蒙次第之传授而谙诵之,又教以印结之方而谙练之,其间又一百日。最后之三七日乃为十八道之正行,其馀三度之传授,亦如此,各二百日,统合为八百日,由是传法灌顶之前行等,又二百日,前后共一千日,事乃毕。是乃四度加行创设当时诸流一般之通规也。其后阿阇梨简略日数,诸流均于百九十九日内满足四度。十八道前行五十日,其次一七日为十八道之正行,其次五十日为金之前行,次七日为金之正行,次五十日为胎之前行,次七日为胎之正行,次三七日为护磨之前行,次七日为护磨之正行,共经百九十九日也。更有减一度之行为三七日即满者。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密家传授十八道,金刚界,胎藏界。护摩等四法之四度修行也。(参见:四度加行本)
四度行用
【佛学大辞典】
(书名)记四度加行之次第者也。又名次第。
四梵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梵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云四梵住。慈悲喜舍之四无量心也。此四心为生梵天之行业,故名梵行。智度论二十五曰:「四梵行心说,故名梵轮。」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四梵住,即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因此四心为生于梵天的资粮,故名四梵行。
梵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者清净之义,断淫欲之法为梵行,即梵天之行法也。修梵行则生梵天。智度论曰:「断淫欲天皆名为梵天,说梵皆摄色界,以是故断淫行法名为梵行,离欲亦名梵,若说梵则摄四禅四无色定。」同八曰:「有人行十善业道不断淫,今更赞此行梵天行断除淫欲,故言净修梵行。」维摩经方便品曰:「示有妻子常修梵行。」注曰:「肇曰:梵行,清净无欲行也。」法华嘉祥疏七曰:「有人言:通取一切戒为梵行,别名断淫为梵行。故大品云:淫欲障生梵天,何况菩提。」【又】涅槃名梵,證涅槃之万行,云梵行。法华经序品曰:「具足清白梵行之相。」法华嘉祥疏三曰:「梵行之相者,梵名涅槃,即根本法轮大涅槃也。行即万行,到大涅槃也。」大日经疏十七曰:「梵谓涅槃。(中略)梵行谓修梵行者名。(中略)具大涅槃名为梵。」【又】涅槃五行之一。梵者清净之义,菩萨利他之行,能为一切不善之对治,离过清净,故名梵行。
【佛学常见辞汇】
清净的行为,也就是断绝淫欲的行为。修梵行的人死后可生于梵天。
【三藏法数】
梵即净也。谓菩萨无空有二边爱著之染,名之为净;以此净心,运于慈悲,与众生乐,拔众生苦,故名梵行。
四通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通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苦迟通行,依于无色定与未至定中间定之无漏道,名苦通行,以定中无十八支林功德止多观少转进艰辛也。此中有利钝之二根,钝根者谓之苦迟通行。二苦速通行,第一中之利根者也。三乐迟通行,依于色界之四根本定之无漏道,名乐通行,以有十八支林功德止观均等转进自然也。此中有利钝之二根,钝根之人,谓之乐迟通行。四乐速通行,第三中利根之人也。见俱舍论二十五。
通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道之异名。以能通达而趣于涅槃也。
四隅四行萨埵
【佛学大辞典】
(菩萨)谓金刚界大日如来之四亲近。金,宝,法,业之四波罗蜜菩萨也。
四圣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粪扫衣,二乞食,三树下坐,四身心寂静。又名四良药,与行四依及四圣种大意同。南山业疏三下曰:「涅槃具显治本,故彼文云:出家之人有四种病,由此不得四沙门果。为有衣欲,乃至为有恶欲。有四良药能治此病:谓粪扫衣,乞食,树下坐,身心寂静。治有恶欲,故名四圣行。」
四种性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自性行。诸菩萨本性以来贤良质直,顺父母之教,信敬沙门及婆罗门,善知家内之亲疏尊卑,恭敬承事不失,具足十善,复行其馀善业也。二愿性行。诸菩萨如是发愿,我于何时当得作佛而号具足,是谓之菩萨愿性行。三顺性行,诸菩萨随顺修行六波罗蜜也。四转性行,如释尊供养燃灯佛,由此因缘,读诵经典,转凡成圣也。见佛本行集经一。
【三藏法数】
(出佛本行集经)
〔一、自性行〕,经云:若诸菩萨本性已来,贤良质直,顺父母教,信敬沙门,及婆罗门;善知家内尊卑亲疏,恭敬承事无失,具足十善,复更广行其馀善业,是名菩萨自性行。(梵语沙门,华言勤息。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十善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也。)
〔二、愿性行〕,经云:若诸菩萨发如是愿,我于何时当得作佛,十号具足,是名菩萨愿性行。(十号者,一如来、二应供、三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世间解无上士、七调御丈夫、八天人师、九佛、十世尊也。)
〔三、顺性行〕,经云:若诸菩萨随顺修行六波罗蜜,是名菩萨顺性行。(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谓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之行,到涅槃彼岸,是为六波罗蜜也。)
〔四、转性行〕,经云:如我供养然灯世尊,依彼因缘,读诵经典,转凡成圣,是名菩萨转性行。(如我者,释迦如来自谓也。)
四种观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此乃忏悔者,为灭罪方便,而修之四种观行也。一观因缘,其罪为无明所覆,无正观之力,不知罪过,远离善友,随逐魔行,如蛾赴火,不知自烧等,观为罪之因缘也。二观果报,所有诸恶不善业之业,三世轮转之苦果,了无穷极,沦溺于生死大海,冥然无涯,如抱石沈渊,遂难出脱,观为罪之果也。三观自身,观自身之正因,虽有灵觉之性,而为烦恼黑闇所覆蔽,无了解诸法之力,故不得显也。四观如来身,观如来之身,众德具足,湛然常住,复以方便入于灭度,然慈悲拔救众生之心,无时或舍也。见慈悲水签。
【佛学常见辞汇】
观因缘、观果报、观自身、观如来身。这是修行忏悔的人,为了灭除自己的罪业,方便而修的四种观行。
【三藏法数】
(出慈悲水忏)
谓修行忏悔者,自念烦恼深厚,覆盖慧眼,令无所见,断除众善,不能出离苦果。今既发露众恶,投诚忏悔,须作四种观行,为灭罪之方便也。
〔一、观因缘〕,谓修行忏悔者,当观我之此罪,由无明所覆,无正观力,不识其过;远离善友,随逐魔行,如蛾赴火,自烧自烂,以是因缘,不能自出,是为观因缘。
〔二、观果报〕,谓修行忏悔者,当观所有诸恶不善之业,三世轮转,苦果无穷,沦溺生死大海,冥然无涯,如抱石沉渊,求出应难,是为观果报。(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三、观自身〕,谓修行忏悔者,当观自身,虽有正因灵觉之性,而为烦恼黑闇之所覆蔽,无了因力,不能得显,是为观自身。(正因者,即本有正性也。了因者,即解了诸法也。)
〔四、观如来身〕,谓修行忏悔者,当观如来之身,众德具足,湛然常住,虽复方便入于灭度,而慈悲拔救众生之心,未曾暂舍。常如是观,乃灭罪之良津,除障之要行,是为观如来身。(灭度者,谓大患永灭,超度三界也。)
四种行人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也。吽字义曰:「金刚已还四种行人。」
【佛学常见辞汇】
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
四谛十六行相
【佛学大辞典】
(名数)观四谛一谛各有四种之行相,合为十六行相。(参见:十六行相)
【佛学常见辞汇】
小乘行者修三贤至四善根的煖位,已彻见四谛真理,更进而达顶位,须观四谛十六行相,每一谛皆有四种行相,要一一观之分明方可。
┌苦:(观此身是苦)
│空:(观因缘所生故空。)
┌苦 谛─┤无常:(观因缘假成,故生灭无常。)
│    └无我:(观因缘假成,故无我体。)
│    ┌集:(观招集苦果。)
四 │    │因:(观苦果之因。)
谛 │集 谛─┤生:(观苦果生,相继存在。)
十 │    └缘:(观诸缘成就苦果。)
六─┤    ┌灭:(观诸漏已尽,生死断灭。)
行 │    │静:(观三毒皆无,此心不乱,有明照作用,故静。)
相 │灭 谛─┤妙:(观出离三界,无诸忧患,故妙。)
│    └离:(观一切灾害,皆已远离。)
│    ┌道:(观八正道,可至涅槃。)
│    │如:(道契正理,故如。)
└道 谛─┤行:(由此万行,以趣涅槃。)
└出:(由此圣道,以出生死。)
十六行相
【佛学大辞典】
(名数)略云十六行。亦云二八行。(参见:道)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于苦集灭道之四谛各浮四种影像于心而解了之也。见俱舍论二十六,法界次第中之下。
【佛学常见辞汇】
简称十六行。(参见:十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