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萧山人,字道之,号槎庵。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授刑部主事。累迁天津兵备道。参与镇压山东白莲教徒徐鸿儒起事。官终福建右布政使。有《经史典奥》。
维基
来斯行(1567年—1633年),字道之,号槎庵,又号马湖,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绍兴府萧山县(今杭州市萧山区)人。生于隆庆元年(1567年)。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浙江乡试第五十六名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联捷丁未科进士,丁父静观公来嘉谟忧,服阕谒选,授刑部主事,壬子典试广西,事竣,丁母沈淑人忧归。服阕,补工部主事,坐察典贬永平府推官。秩满,擢兵部主事,迁监军佥事,出任天津兵备道。山东白莲教叛乱,他身先士卒攻破并擒获首领徐鸿儒,升参议,仍备兵津门。奢安之乱起,擢贵州平越道副使,又升广西按察使,寻称病还乡。崇祯元年三月,起复为福建按察使,再升福建右布政使,一载旧疾复作,遂乞骸家居。崇祯六年(1633)卒,年六十七。
柴大履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柴大履(1568年—1606年),号行素,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人。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三甲二百三十四名进士。授中书舍人,转兵部员外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假归,暴卒。无子,其妻孀居四十年。

人物简介

维基
吴光义(1569年—1646年),字行可,号方之,晚年自号觉庵,直隶庐州府无为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吴光义是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中进士,授浙江仁和知县。县内事务繁重,他能当机立断地处理。号卓异,与吴江令刘孟胥、秀水令朱上愚称东南三令。迁工部主事,调职方,督理山海关。该处的流民无家可归,吴光义多方周旋,让数万人生存。升陕西神木参议,任内极力争取犯盐政事者由饷司管理,为边疆的人造命,又转四川上川东副使,奢崇明作乱时他带兵打败贼人,并专心在纳溪治饷,令士兵经常吃足,朱燮元视他为左右手一样。之后,历任湖广参政、按察使,江西右布政使和浙江左布政使。魏忠贤打算建立生祠,吴光义坚持不可;而织造太监李实多次扰乱朝政,他也不屈服。其后他改官南京太常少卿,很快就获任命为副都御史巡抚河南,上奏弹劾藩宗,除去民害,亦调兵协助民夫填塞决堤河流及防禦盗寇,因为长辈逝世而忧归。服丧结束后,朝廷起用吴光义为南京户部右侍郎、右佥都御史、总督南饷;改任兵部左侍郎,因事牵连被遣戍边。弘光帝继位,考虑他年老而温和,苦于被镇臣勒饷,故起用他为户部左侍郎。南京沦陷后他归乡,在隆武二年(1646年)冬去世,虚龄七十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同安人,字子逊。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翰林庶吉士,历编修。为人气岸嶙峋,不谐俗。好读书,师事晋江李光缙,海内传诵其文曰许同安。有《八经类集》、《许钟斗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逊,同安人。万历辛丑会试第一,赐进士出身,改庶吉士授编修有许钟斗集
维基
许獬(1570年—1606年),原名行舟,字子逊,号钟斗,福建同安翔风里十九都后浦(今金门县金宁乡榜林村后湖)人,军籍。早年出身县学附学生,以《易经》中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举人第五十九名。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会试中式第一名,廷试二甲第一名进士,三十一年(1603)九月,初授翰林院编修、承事郎,旋因才学俱优,获擢文林郎。性耿介,以天下第一等人品自励。其制义痛快直截,天下士争慕效之。以思亲望云成病,请假归,卒于乡,年仅三十七。著有《四书阐旨合喙鸣》、《许钟斗文集》、《丛青轩集》、《许子逊稿》等。

人物简介

维基
金德义,字行之,号六平,浙江金华府义乌县人。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浙江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联捷己未科进士,官婺源县知县。
王所用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河南河内人,字行素,号宾吾。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知福宁州。调泽州,治行号为天下第一,晋兵部郎中。出为山西布政司参政,官至山西左布政使,以劾治贪墨知县,反被排挤,罢归。
维基
王所用(1572年—?),号宾吾,河南怀庆府河内县人,民籍。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河南乡试十五名举人,三十八年(1610年)中式庚戌科会试第一百八十八名,二甲第二十五名进士。刑部观政,授福建福宁州知州,四十年任本省同考官,四十一年调山西泽州知州,四十三年任本省同考官,四十四年留部,四十五年升兵部车驾司员外郎。升兵部郎中,天启三年(1623年)五月升陕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分守西宁道,未赴任。六年五月起补为山西右参政。
阎顾行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阎顾行,字笃贞,陕西西安府蒲城县封村里人。性喜朴素,厌恶华饰。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陕西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初授滑县知县,以质直改任教授,升国子监博士,转户部主事,历郎中,通州、山海关督饷,出守黄州府,未几拂衣归。
江用世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江用世(1573年—1650年),字仲行,号鼎寰,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太仓卫官籍,无为州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应天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三年十月授刑部贵州司主事,四年十二月调兵部车驾司主事。天启七年五月以门户被削籍为民。崇祯元年三月被推起复,升兵部员外郎,本年升郎中。二年升陕西副使,七年升广东参政,九年升江西按察使,十二年为民。

人物简介

维基
李行志,榜名赵行志,字仲升,号鹏南,河南开封府陈州项城县军籍。先世怀庆修武人,明正德中始籍项城。赋质魁梧,天性朴厚。幼好读书,足不履户外,偕兄尚志受业天中彭先生门,学成渊博,有声士林。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河南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授岳州府推官。天启中任湖广德安府知府,天启五年左副都御史杨涟死于镇抚司狱,复有抚按严提家属追赃之旨,杨家房屋鬻尽,孀母寄居城楼,延及三党,填满囹圄,德安知府李行志、应山县令夏之彦书文为募,捐俸倡首,士民好义者倾家助之,只能完一万馀两。崇祯元年二月,升四川按察司副使。历任山东登莱兵备副使,晋参政,致仕归。居乡笃孝友,敦齿让,恂恂里巷,恤穷赈窘,奖进后学。文章行谊,卓冠一时。注小学忠孝经、女诫若干卷,尤精声韵之学,别著《字音汇》、《切韵发微》等书行于世。既殁二十年,邑人士尤思之。子李鼎器,贡生;孙李哲,字鉴公,国学生。

人物简介

维基
刘行义(1576年—?年),字天达,号伊人,福建漳州府漳浦县民籍,同安县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福建乡试七十六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会试一百二十八名,第三甲第一百二十四名进士。户部观政,授广东廉州府合浦县知县,四十年广东分考,四十四年行取留部,四十六年暂拟刑部主事,等候考选。后授吏部文选司主事,天启五年(1625年)六月御史周维持弹劾他与同官王任杰大开贿门,赃私狼籍,被革职听勘。

人物简介

维基
王从义(1573年—?),字与权,号行素,山西省大同府大同县(今山西省大同市)人,明朝末期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山西乡试第五十三名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进士,初授大理寺右评事,升户部主事,历任户部员外郎、郎中,累官东昌府知府。天启元年,担任山东按察司副使。天启三年,担任河南布政使司右参政、后改山东右布政使。天启六年,升任河南左布政使。崇祯元年,担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等地。二年加户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
陈幼学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陈幼学,字行甫,号冲一,四川重庆府垫江县人,军籍。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四川乡试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辰科进士,吏部观政,三十七年授南户部山东司主事,三十八年升郎中,四十年以南京户部盘点银库,缺银数多,夺俸一年。四十一年升常州府知府,四十三年被降级。天启三年(1623年)降为南阳府同知,六年升南安府知府,崇祯元年养病。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八六
黎弘业(?—一六三五),字孟扩,号行俟。顺德人。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举人,官和州知州。会张献忠入境,全家死节。事闻,赠太仆少卿。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四有传。

人物简介

简介
郑忠信(朝鲜语:정충신,1576年—1636年),朝鲜王朝中期大臣、将领。字可行,号晚云,本贯河东,生于全罗道光州。出身寒微,受知遇于李恒福,通过平定李适之乱立功,官至西路副元帅、庆尚右道兵马节度使,封锦南君,谥号忠武。
汪秉忠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汪秉忠(?—1637年),字行甫,号赉国,南直隶徽州府婺源县城西人。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应天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任宁波司理,明敏清慎,折狱片言,上官咸重之。天启四年甲子(1624年)分校秋闱,得解元翁鸿业,联魁南宫廷试传胪,时服其藻鉴。宁波有翠岩,距郡一舍,遇阴雨辄有鬼祟出虐行人,时郡邑官皆信以为鬼,忠至,独曰:非鬼也,是必贼伪托耳。责丁壮勒限擒获,不匝月果获贼十馀人,闻者惊为龙图再世。先后摄郡及鄞、慈溪二邑篆,每决事案牍日盈尺。忠剖晰食顷间,咸服明允。于徵收尽革火耗,或一二羡馀,尽捐付学宫贸用,以赈寒士。会直指委查盘杭州,时值岁祲,杭州会城也,胥吏尤奸猾,不敢究诘,忠至,为清积岁侵漏弊,立追所乾没,籴粟赈饥民,咀德者亿万。奏最,行取礼曹,寻给假,遭忌者议沮。崇祯七年(1634年)复出为袁州府司理,廉明亦如宁波时,而简静过之。九年循资擢户部主事,忠是时宦情甚淡,归憩林泉,不欲赴。会岁丙子(1636年),婺邑告饥,豫章恶少屡遏籴,乡民坐困无所告,忠恻然,携子几先单舸之饶州,为通米艘数千,命子星夜督达婺源,又致书江右上官,请弛禁和籴,桑梓咸赖以全活。随北赴版曹,以勤瘁卒于郎署,闻者皆挥涕叹服,祀宁波府名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