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修行进门
【三藏法数】
谓于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坚强,勤修一切功德,自利利他,速离众苦,是名修行进门。
修行止观门
【三藏法数】
止谓遮止,一切境界散乱之相,随顺奢摩他故。观谓分别因缘生灭之相,随顺毗钵舍那故。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令得成就,是名修行止观门。(梵语奢摩他,华言止。梵语毗钵舍那,华言观。)
四无量治妄行功德染
【三藏法数】
四无量即慈悲喜舍之心也。妄行谓所行非正也。功德谓所求邪福也。若诸众生淫祀求福,妄修功德者,菩萨能以此四心摄化,令其依于正法,修诸善业,则无妄行功德染也。
于六斋日,敕诸境内令行不杀
【三藏法数】
六斋日,即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以此六日,四天王差遣使者,巡察世间。若遇修善人民,注禄增寿;不善人民,即降灾殃。若能敕诸境内,令行不杀,则合国常臻福善,永享安荣,是即忏悔也。(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舍不净行
【三藏法数】
谓佛弟子当受持如来戒法,常令三业清净,则一切烦恼不能染污。设有不净之行,悉当除去,是为舍不净行。(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
比丘说法,不行听受
【三藏法数】
谓末法之时,比丘说法,不行承受。而听白衣所说之法,受而不舍也。
将行
【三藏法数】
谓日宫殿,因风将助,能于空中速疾而行也。
如法而行
【三藏法数】
谓诸众生既信受正法,思惟其义,复能如法精进修行,当得无上菩提之道,甚为希有,是为世间难得之宝。
观行即佛
【三藏法数】
谓既知一切法皆是佛法,必须心观明了,理慧相应,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是为观行即佛,此五品位也。(理慧相应者,理即所观之理境,慧即能观之智慧。应者,当也。谓境智相当,则言行一致也。五品者,随喜品、读诵品、说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也。)
行观
【三藏法数】
行即进趣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修习假观,故名行观。(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假观者,谓观一切法,无不具足也。)
行四德
【三藏法数】
四德者,即依前一尘能遍之境,而修行四德也。一者,随缘妙用无方德,谓随顺机缘,起诸妙用,万别千差,神变不测也。二者,威仪住持有则德。谓行住坐卧,整肃威仪,阐扬教法,拯物导迷,堪忍住持,可轨可范也。三者,柔和质直摄生德。谓慈悲平等,调柔和顺,言行相符,质直无伪,唯以正法摄化众生也。四者,普代众生受苦德。谓诸众生,受苦无量,常怀悲悯,拯拔救济,亦复出生入死,为其说法,咸令得乐也。
教行本迹
【三藏法数】
谓如上理事之教皆名为本。禀教修行,名之为迹,故名教行本迹。
行调伏
【三藏法数】
谓菩萨以万行调伏诸烦恼故,而能具足佛道。复为众生故,修习苦行,心无悔恨,是名行调伏。
银宝轮对十行位
【三藏法数】
银体莹洁,不受尘垢,虽经镕鍊,性恒不变。谓十行菩萨,不加功力,任运分断无明之惑,显发本然清净之性,如银之莹洁,镕鍊不变。故以银宝轮对十行位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嗔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
解行住
【三藏法数】
解即解了,行即修行。谓别教菩萨于十回向位中,修习中观,为入初地之方便,故名解行住。(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