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91,分5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小行
天行
五支略念诵要行法
五正行
五行
院内道行杂作衣
五尊合行法
五遍行
五种行
五种正行
五种杂行
不行而行
不相应行
不净行
不轻之行
小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于大乘行法而谓小乘行法之言。【又】小便之异名。释氏要览下曰:「小行,往小便,律言小行。」
天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涅槃经所说五行之一。天者第一义天,天然实相之理也。菩萨依天然实相之理,而成妙行,故曰天行。
【三藏法数】
天即是第一义天。谓菩萨由天然之理而成妙行,故名天行。
五支略念诵要行法
【佛学大辞典】
(书名)大日经略摄念诵随行法之异名。
五正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净土门所立。往生极乐之正行有五种。对于杂行,故曰正行:一、读诵正行,专赞诵净土之三部经。二、观察正行,专观想净土之相。三、礼拜正行,专礼拜弥陀。四、称名正行,专称弥陀之名。五、赞叹供养正行,专赞叹供养弥陀。观经散善义曰:「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等。(中略)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
【佛学常见辞汇】
净土宗所立,谓凡兼修他法者,名为杂行,若专修下列五法者,名为正行,即一、专读诵净土三经,名读诵正行;二,专观想极乐国庄严,名观察正行;三、专礼拜阿弥陀佛,名礼拜正行;四、专称念弥陀名号,名称名正行;五、专赞叹供养阿弥陀佛,名赞叹供养正行。
五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布施行,二持戒行,三忍辱行,四精进行,五止观行。是于六度之中合定慧之二度而为止观之一者。见起信论。【又】一、圣行,菩萨修戒定慧之三业也。二、梵行,梵者清净之义,以净心而运慈悲,为众生拔苦与乐也。三、天行,天为四天中之第一义天,即天然之理也。菩萨由天然之理,而成妙行,是为天行。四、婴儿行,婴行譬人天小乘。菩萨以慈悲之心示现人天小乘小善之行也。五、病行,菩萨以大慈悲和于一切众生,同有烦恼,同有病苦也。见涅槃经十一。【又】木火土金水之五行。以之配于五方等。(参见:五大)
【佛学常见辞汇】
1。布施行、持戒行、忍辱行、精进行、止观行。2。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圣行是指菩萨修习戒定慧三业;梵行是指菩萨以清净心去运用慈悲,为众生拔苦与乐;天行之天是天然之理的意思,菩萨顺著天然之理,而成妙行,叫做天行;婴儿行之婴儿是譬喻人天小乘,菩萨以慈悲之心,示现人天小乘之行,叫做婴儿行;病行是菩萨为度众生,以大慈悲心与一切众生同受烦恼与病苦。
【佛学次第统编】
涅槃经云五行:
一、圣行 圣即正也,谓菩萨依戒定慧所修之行,故名圣行。
二、梵行 梵即净也,谓菩萨无空有二边爱著之染,名之为净。以此净心,运于慈悲,与众生乐,拔众生苦,故名梵行。
三、天行 天即是第一义天,谓菩萨由天然之理,而成妙行,故名天行。
四、婴儿行 婴儿以喻人天小乘也,谓菩萨以慈悲之心,示同人天声闻缘觉小善之行,故名婴儿行。
五、病行 谓菩萨以平等心,运无缘大悲,示同众生,同有烦恼,同有病苦,故名病行。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圣行〕,圣即正也,谓菩萨依戒定慧所修之行,故名圣行。(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梵行〕,梵即净也。谓菩萨无空有二边爱著之染,名之为净;以此净心,运于慈悲,与众生乐,拔众生苦,故名梵行。
〔三、天行〕,天即是第一义天。谓菩萨由天然之理而成妙行,故名天行。
〔四、婴儿行〕,婴儿,以喻人天小乘也。谓菩萨以慈悲之心,示同人天、声闻、缘觉、小善之行,故名婴儿行。
〔五、病行〕,谓菩萨以平等心,运无缘大悲,示同众生,同有烦恼,同有病苦,故名病行。
【三藏法数】
(出圆觉钞)
五行者,于六度中合定、慧二度,为止观一门,故名五行也。
〔一、布施〕,布施者,谓内外资财,以清净心悉能施之,而无吝惜也。(内资财,即身命法也。外资财,即世间财物也。)
〔二、持戒〕,持戒者,即防非止恶之义。谓奉持如来戒律,则能防止身口所作之恶也。
〔三、忍辱〕,忍辱者,谓于违逆之境,遇诸毁骂恼害之事,皆能安忍,心无恚恨也。
〔四、精进〕,精进者,谓修诸善道,精勤无怠,心心相续,不自放逸也。
〔五、止观〕,止观者,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谓若能成就二法,自然定慧圆明也。
五大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大日经所说,地水火风空也。数论胜论皆立之。别(参见:五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地水火风之四大与空大也。空以无碍为性,以不障为用。胜论于九实中摄之,数论于二十五谛中之第五位有五大。佛教六大,七大中之前五大是也。大者以其周遍于一切之事物也。非情成于五大。有情则于此加识大。唯识述记一末谓数论言:「五大有说,我慢生五大五唯十法。五大者,谓地水火风空。别有一物名之为空,非空无为色界空等。五唯者,谓声触色味香,有说慢但生五唯,五唯生五大。」佛教中俱舍宗以空立为一种之显色,收之于色境中。密教之空,有青色团形,为胎藏界大日法身之体。成实宗及诸大乘,皆以之为空无之法。
【佛学常见辞汇】
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
【三藏法数】
五大,即地水火风空也。此五种性,遍一切处,故名为大。由极微而生,故云从五唯生五大。
院内道行杂作衣
【佛学大辞典】
(衣服)同上。谓居寺中房室行道路时,或作诸杂务时所服者,故以为名。
【佛学大辞典】
(衣服)三衣中安陀会之异名。安陀会衣为五条。袈裟之最下者,惟独居院内或行道时著用之,故名为院内道行衣,入聚落会大众时不得著之。六物图曰:「安陀会名下衣(最居下故或下著故),从用名院内道行衣(入聚随众则不得著)。」
五尊合行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五大明王之修法,勤于一人之法也。
五遍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周遍于一切心王心所而相应之五种心所也。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成唯识论第三曰:「此识与几心所相应,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于一切位,恒与此五心所相应,以是遍行心所摄故。」又第五曰:「复以四一切辨五差别,谓一切性及地时俱,五中,遍行具四一切。」即是。此中具四一切者,此作意等五心所,遍于善等三性而起,故云一切性;遍于三界九地或有寻等三地而起,故云一切地;一切有心皆有,或自无始不断,或缘一切之境,故云一切时;定俱生,故云一切俱。此五心所外,无一具如是四一切者,故唯立此五者而名为遍行。但萨婆多部合此五者及五别境(欲、慧、念、胜解、三摩地),立十心所而名为大地法。又出于瑜伽师地论第三等。
五种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法华经所说五种法师之行。(参见:五种法师)。【又】观经散善义所说五种之正行。(参见:五正行)
五正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净土门所立。往生极乐之正行有五种。对于杂行,故曰正行:一、读诵正行,专赞诵净土之三部经。二、观察正行,专观想净土之相。三、礼拜正行,专礼拜弥陀。四、称名正行,专称弥陀之名。五、赞叹供养正行,专赞叹供养弥陀。观经散善义曰:「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等。(中略)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
【佛学常见辞汇】
净土宗所立,谓凡兼修他法者,名为杂行,若专修下列五法者,名为正行,即一、专读诵净土三经,名读诵正行;二,专观想极乐国庄严,名观察正行;三、专礼拜阿弥陀佛,名礼拜正行;四、专称念弥陀名号,名称名正行;五、专赞叹供养阿弥陀佛,名赞叹供养正行。
五种正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五正行)
五正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净土门所立。往生极乐之正行有五种。对于杂行,故曰正行:一、读诵正行,专赞诵净土之三部经。二、观察正行,专观想净土之相。三、礼拜正行,专礼拜弥陀。四、称名正行,专称弥陀之名。五、赞叹供养正行,专赞叹供养弥陀。观经散善义曰:「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等。(中略)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
【佛学常见辞汇】
净土宗所立,谓凡兼修他法者,名为杂行,若专修下列五法者,名为正行,即一、专读诵净土三经,名读诵正行;二,专观想极乐国庄严,名观察正行;三、专礼拜阿弥陀佛,名礼拜正行;四、专称念弥陀名号,名称名正行;五、专赞叹供养阿弥陀佛,名赞叹供养正行。
五种杂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唐善导,就净土之行而分正行,杂行,各立五种。五种杂行即非五正行((参见:五正行)者。见二行)
不行而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无故行之心,而自契于行,谓之不行而行。大日经疏一曰:「住此乘者,以不行而行,以不到而到。」往生论注下曰:「真如是诸法正体,体如而行,则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
不相应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心不相应法)
不净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云非梵行。梵者清净之义。非梵行谓淫事也。爱染污心,故名不净行。梵网经疏下曰:「淫戒名非梵行。鄙陋之事,故言非净行。」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非梵行,梵是清净的意思,非梵行是指淫事,因爱染污心,故名不净行。
不轻之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仿常不轻比丘之行,而礼拜途中之人。唱云:「我不敢轻慢。汝等皆当作佛。」是谓之不轻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