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570,分305页显示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行囊
行次
行次
至行
颁行
歌行
志行
行至
行车
行车
行三
行谊
断行
春行
行径
《國語辭典》:行囊  拼音:xíng náng
出外或旅行时所带的行李袋。明。瞿佑《剪灯新话。卷三。永州野庙记》:「行囊罄谒,不能以牲醴祭享。」《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待要归家,与带去仆人收拾停当,行囊丰满。」也称为「行箧」。
《國語辭典》:行李  拼音:xíng lǐ
1.行人、使者。《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汉。蔡琰〈胡笳十八拍〉:「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兮欲罢弹。」
2.出门时所携带的行装。《福惠全书。卷一。筮仕部。治装》:「行李百物求备。」《儒林外史》第五回:「捲捲行李,一溜烟走急到省城去了。」也作「行具」、「行器」。
《國語辭典》:行次  拼音:háng cì
工作、职务。《红楼梦》第九三回:「你去歇歇去罢,等这里用著你时,自然派你一个行次儿。」
《國語辭典》:行次  拼音:xíng cì
出行夜宿。唐。马戴 旅次寄贾岛兼简无可上人诗:「雁过当行次,蝉鸣复客中。」《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此后除授东台御史,奉诏出关,行次稠桑驿。」
《國語辭典》:至行  拼音:zhì xìng
极高的品性。《晋书。卷三。武帝纪》:「以东海刘俭有至行,拜为郎。」《南史。卷三六。沈演之传》:「顗字处默,幼清静,有至行。」
分類:卓绝品行
《國語辭典》:颁行(頒行)  拼音:bān xíng
公布施行。《宋史。卷八二。律历志十五》:「因更造历,六年,历成,诏试礼部尚书冯梦得序之;七年,颁行,即成天历也。」《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又诏书颁行天下,将元祐贤臣,籍做奸党,立石刊刻姓名。」
《國語辭典》:歌行  拼音:gē xíng
一种乐府诗体。放情长言为「歌」,步骤驰骋为「行」。后渐无严格区别,而合歌行为一体。其音节、格律较一般诗体自由,富于变化。
《國語辭典》:志行  拼音:zhì xìng
志向和品行。汉。赵晔《吴越春秋。句践伐吴外传》:「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不足,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后汉书。吴越春秋。樊宏传》:「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不足,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漢語大詞典》:行至
到达。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行至十岁来,五经三史,无所不通。”
谓行为臻于至善之境。荀子·子道:“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哉!”
《國語辭典》:行车(行車)  拼音:xíng chē
1.行走前进的车子。北周。庾信 见游春人诗:「连杯劝上马,乱果掷行车。」
2.驾驶车辆。如:「行车安全」。
《漢語大詞典》:行车(行車)
方言。装在厂房或厂区上空,可以移动的起重机械。又称天车。
《韵府拾遗 覃韵》:行三
礼记公曰敢问为政如之何孔子对曰夫妇别父子亲君臣严三者正则庶物从之矣公曰寡人虽无似也愿问所以行三言之道可得闻乎
分类:行三
《國語辭典》:行谊(行誼)  拼音:xìng yì
品行道义。唐。韩愈 争臣论:「夫阳子本以布衣隐于蓬蒿之下,主上嘉其行谊,擢在此位。」
《漢語大詞典》:断行(斷行)
果断行事;武断行事。史记·李斯列传:“顾小而忘大,后必有害;狐疑犹豫,后必有悔。断而敢行,鬼神避之,后有成功。” 梁启超 《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当时商务大臣 巴科 既熟知之,徒惮于市有主义党之反抗,不敢断行,遂及延期,此其左右一国政治之明效也。”
隔断行列。 北周 庾信 《奉和赵王喜雨》:“惊鸟洒翼度,湿雁断行来。” 唐太宗 《春日望海》诗:“照岸在分彩,迷云雁断行。”
《骈字类编》:春行
唐 白居易 有小白马乘驭多时奉使东行至稠桑驿溘然而毙足可惊伤不能忘情题二十韵 皂盖春行日,骊驹晓从时。
宋 陆游 舟中夕望 船掠湖堤不入城,葛巾羽扇试春行。
《國語辭典》:行径(行徑)  拼音:xíng jìng
1.道路。《文选。曹植。送应氏诗二首之一》:「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唐。韩愈〈山石〉诗:「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2.行为、举动。明。高濂《玉簪记》第一六出:「他独自理瑶琴,我独立得苍苔冷,分明是西厢行径。」《儒林外史》第八回:「家君在此数年,布衣蔬食,不过仍旧是儒生行径。」
3.行踪、行迹。《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娼家行径没根蒂的,连夜走了,那里去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