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事务(事務) 拼音:shì wù
事情、杂务。《管子。正世》:「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红楼梦》第四六回:「家下一应大小事务,俱由贾赦摆布。」
《漢語大詞典》:十道
(1).指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的十个方面。《尚书大传》卷一下:“五作十道,孝力为右。” 郑玄 注:“十道,谓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恭、夫和、妻柔、姑慈、妇听者也。”
(2).十个行政区域。 唐 贞观 初,分全国为 关内 、 河南 、 河东 、 河北 、 山南 、 淮南 、 江南 、 陇右 、 剑南 、 岭南 等十道。
(3).十个行政区域。 元 代 江南 行台所辖十道: 江东 建康道 、 江西 湖东道 、 江南 浙西道 、 浙东 海右道 、 江南 湖北道 、 岭北 湖南道 、 岭南 广西道 、 海北 广东道 、 海北 海南道 、 福建 闽海道 。参阅《元史·百官志二》。
(4).即十善。不犯十恶。见《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六。
(2).十个行政区域。 唐 贞观 初,分全国为 关内 、 河南 、 河东 、 河北 、 山南 、 淮南 、 江南 、 陇右 、 剑南 、 岭南 等十道。
(3).十个行政区域。 元 代 江南 行台所辖十道: 江东 建康道 、 江西 湖东道 、 江南 浙西道 、 浙东 海右道 、 江南 湖北道 、 岭北 湖南道 、 岭南 广西道 、 海北 广东道 、 海北 海南道 、 福建 闽海道 。参阅《元史·百官志二》。
(4).即十善。不犯十恶。见《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六。
《漢語大詞典》:行法
(1).按法行事。《礼记·曲礼上》:“班朝治军,蒞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君於 颠頡 之贵重如彼甚也,而君犹行法焉,况於我则何有矣?”《史记·酷吏列传》:“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 都 ( 郅都 )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 都 ,侧目而视。” 宋 章炳文《搜神秘览》卷一:“ 旻 ( 王旻 )悲泣言曰:‘死只死矣,但 孝先 ( 费孝先 )所言,终无验耳。’左右以是语上达,翌日,郡守命,未得行法。”
(2).做法。《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小的正要回老爷:这下月便是河臺的正寿,可不知老爷打算怎么样个行法?”
(3).谓书法中行书的字法笔势。《宣和书谱·李邕》:“ 邕 初学,变 右军 行法,顿剉起伏,既得其妙,復乃摆脱旧习,笔力一新。”
(4).指行政权。 梁启超 《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边沁之政法论》:“立法、行法、司法三权鼎立之説,自 希腊 之 亚里士多德 既已论及,至 孟德斯鳩 而大倡之, 美国 独立,採其学理著诸宪法,於是诸国靡然效之,此义几成金科玉律矣。”
(2).做法。《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小的正要回老爷:这下月便是河臺的正寿,可不知老爷打算怎么样个行法?”
(3).谓书法中行书的字法笔势。《宣和书谱·李邕》:“ 邕 初学,变 右军 行法,顿剉起伏,既得其妙,復乃摆脱旧习,笔力一新。”
(4).指行政权。 梁启超 《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边沁之政法论》:“立法、行法、司法三权鼎立之説,自 希腊 之 亚里士多德 既已论及,至 孟德斯鳩 而大倡之, 美国 独立,採其学理著诸宪法,於是诸国靡然效之,此义几成金科玉律矣。”
《國語辭典》:内阁(內閣) 拼音:nèi gé
1.古代中央官署,大学士治事之处,下设学士、中书等职。宋。苏轼 赐新除宝文阁直学士李之纯辞恩命不允诏:「故内阁之命,非独以宠卿,抑将使蜀人知朕用卿,盖以德选也。」
2.明清两代的政务机关。乃设置多位大学士共同行使宰相权,为按照皇帝的意旨,批办各项事件。《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过了三日,待侍郎将内阁抄出圣旨送来。」
3.由内阁总理及内阁阁员组成的最高行政机关,负责国家政策的拟订及推展。参见「内阁制」条。
4.妇女的居室。《北史。卷四三。邢峦传》:「与妇甚疏,未尝内宿。自云:『尝昼入内阁,为狗所吠。』」唐。刘长卿〈观李凑画美人〉诗:「华唐翠幕春风来,内阁金屏曙色开。」
2.明清两代的政务机关。乃设置多位大学士共同行使宰相权,为按照皇帝的意旨,批办各项事件。《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过了三日,待侍郎将内阁抄出圣旨送来。」
3.由内阁总理及内阁阁员组成的最高行政机关,负责国家政策的拟订及推展。参见「内阁制」条。
4.妇女的居室。《北史。卷四三。邢峦传》:「与妇甚疏,未尝内宿。自云:『尝昼入内阁,为狗所吠。』」唐。刘长卿〈观李凑画美人〉诗:「华唐翠幕春风来,内阁金屏曙色开。」
《漢語大詞典》:有土
(1).有土地;有封地。《礼记·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史记·平準书》:“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汉书·食货志上》引此文, 颜师古 注曰:“有土,谓国之宗姓受封邑土地者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若夫剖符有土,所谓禄利耳,非富贵也。”
(2).指有土地之君或有封地之臣。《书·皋陶谟》:“达于上下,敬哉有土!” 孔 传:“有土之君,不可不敬慎。”《书·吕刑》:“王曰:‘吁!来,有邦有土,告尔祥刑。’” 曾运乾 正读:“有土者,畿内有采地之臣。”
(3).谓任地方行政长官。 唐 元稹 《赠楚继吾等制》:“竝追有土之荣,用明死政之节。” 章炳麟 《谢本师》:“昔 戴君 与 全绍衣 并污伪命,先生亦授职为伪编修。非有土子民之吏,不为谋主,与 全戴 同。何恩于虏,而恳恳蔽遮其恶?”
(2).指有土地之君或有封地之臣。《书·皋陶谟》:“达于上下,敬哉有土!” 孔 传:“有土之君,不可不敬慎。”《书·吕刑》:“王曰:‘吁!来,有邦有土,告尔祥刑。’” 曾运乾 正读:“有土者,畿内有采地之臣。”
(3).谓任地方行政长官。 唐 元稹 《赠楚继吾等制》:“竝追有土之荣,用明死政之节。” 章炳麟 《谢本师》:“昔 戴君 与 全绍衣 并污伪命,先生亦授职为伪编修。非有土子民之吏,不为谋主,与 全戴 同。何恩于虏,而恳恳蔽遮其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