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践迹(踐跡)
亦作“ 践跡 ”。
(1).踩着前人的足迹。犹蹈袭,因袭。论语·先进:“ 子张 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明 李贽 《〈世纪列传总目〉后论》:“儒臣虽名为学而实不知学,往往学步失故,践迹而不能造其域,卒为名臣所嗤笑。” 明 袁宏道 《钦叔阳秀才》:“善人不践跡,彼却步步学 尧 舜 ,有恒踽踽凉凉,彼却与物无忤。” 清 顾炎武 日知录·不践迹:“服 尧 之服,诵 尧 之言,行 尧 之行,所谓践迹也。” 王闿运 《江陵书院记》:“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言远慕古圣,未若践迹循涂之易为功也。”
(2).实践,实行。 晋 郗超 《答傅郎》诗:“奇趣感心,虚飇流芳。始自践跡,遂登慧场。”
(3).行迹;行为。 金 王若虚 《复之纯交说》:“慵夫因人而寄声曰:‘子之病果革矣。已寔行行,谓人之亢;悯我将颠,而子则先。是何其言之近似而践跡之乖歟!’”
《漢語大詞典》:律行
(1).指僧徒持守戒律的行为。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下·求那跋摩:“律行从是竟,摄心缘中住。”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楚 僧 灵 ,律行高洁,而能为文。” 唐 法照 《送清江上人》诗:“一国诗名远,多生律行高。”
(2).谓僧徒按戒律实践。 明 李贽 《豫约·早晚钟鼓》:“然声音之道原与心通,未有平素律行僧宝而鐘鼓之音不清越而和平也。”
《国语辞典》:收脚(收脚)  拼音:shōu jiǎo
比喻停止不正当的行为。如:「江湖路上多险恶,我劝你还是赶快收脚吧!」
《漢語大詞典》:奇侅
(1).奇异,非常。说文·人部:“侅,奇侅,非常也。” 段玉裁 注:“奇侅与今云‘奇骇’音义皆同。”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陆珪》:“就中唯一僧,年约三十餘,形貌奇侅。”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己虽正,人以为奇侅, 騶子 、 南公 虽僻违,人顾谓之眇道。”
(2).指邪僻不规的行为。 明 归有光 《松江新建行省颂》:“孰是番鬼,敢作奇侅?”
《漢語大詞典》:迹行
亦作“蹟行”。
(1).指行为。管子·正世:“其设赏有薄有厚,其立禁有轻有重,迹行不必同。”
(2).停止不前。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恐惧而悼慄,危视而蹟行。”
分類:停止行为
《漢語大詞典》:做造
(1).制造。 宋 辛弃疾 《唐河传·傚〈花间〉体》词:“晚云做造些儿雨。折花去,岸上谁家女。” 清 李渔 《凰求凤·作难》:“我想这许多事故,都是我做造出来的。”
(2).行为。朱子语类卷七一:“刚自外来,是所以做造无妄。”
(3).做作,不自然。 金 王若虚 《文辨》:“《邵氏闻见録》云:尝得 退之 《薛助教誌》石,与印本不同,‘挟一矢’作‘指一矢’……予谓‘指’太做造,不若‘挟’之自然。”
《國語辭典》:兽行(獸行)  拼音:shòu xìng
违反人性的秽乱、残暴行为。如:「这种天理难容的兽行,稍有人性的人都不可能做得出来。」
《漢語大詞典》:丑状(醜狀)
(1).指形貌丑陋。后汉书·周燮传:“ 燮 生而钦颐折頞,丑状骇人。” 南朝 宋 谢灵运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 李牧 愧长袖, 郤克 慙躧步,良时不见遗,丑状不成恶。”
(2).指丑恶的行为。新唐书·元载传:“会 李少良 上书詆其丑状, 载 怒,奏杀 少良 。”
《漢語大詞典》:毒蠚
(1).毒虫用毒刺刺扎施毒。 汉 贾谊 新书·礼:“攫囓搏击之兽鲜,毒蠚猛叨之虫密。”
(2).指毒蠚之虫。
(3).毒害;残害。 唐 沈迥 《武侯庙碑铭》:“羣雄蝟起,毒蠚九州。”
(4).指毒害人的行为。汉书·刑法志:“当 孝惠 、 高后 时,百姓新免毒蠚,人欲长幼养老。” 宋 司马光 《横山疏》:“然若纵其毒蠚,亦足以为亭鄣之患。” 清 黄遵宪 《逐客篇》:“眼见手足伤,谁能忍毒蠚。”
《漢語大詞典》:暴恶(暴惡)
(1).残暴凶恶。汉书·西域传上·莎车国:“ 万年 初立,暴恶,国人不説。” 唐 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状》:“﹝ 郭晞 ﹞领行营节度使,寓军 邠州 ,纵士卒无赖。 邠 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
(2).指残暴凶恶的人或行为。汉书·刑法志:“凡制刑之本,将以禁暴恶,且惩其未也。”
《漢語大詞典》:奸秽(姦穢)
亦作“姧秽”。
(1).指邪恶污秽的行为。 晋 陆云 《国人兵多不法启》:“都督 李婴 ,行实姧秽。”北齐书·司马子如传:“﹝ 司马世云 ﹞恃叔之势,所在聚敛,仍肆姦秽。”
(2).指邪恶污秽的人。《后汉书·董卓传》:“今臣輒鸣鐘鼓如 洛阳 ,请收 让 等,以清姦秽。”
《漢語大詞典》:逆道
(1).违背事理。晏子春秋·外篇下十:“且夫见色而忘义,处富贵而失伦,谓之逆道。” 唐 颜真卿 《守政帖》:“吾去岁中言事得罪,又不能逆道苟时,为千古罪人也。”
(2).指叛逆的行为。《史记·李斯列传》:“今 高 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如 子罕 相 宋 也;私家之富,若 田氏 之於 齐 也。兼行 田常 、 子罕 之逆道而劫陛下之威信,其志若 韩玘 为 韩安 相也。” 汉 王符 潜夫论·衰制:“愚君闇主,託坐於左,而姦臣逆道,执轡於右。”
《漢語大詞典》:廉角
(1).棱角。 宋 苏轼 《文登蓬莱阁下作诗遗垂慈堂老人》诗:“ 阳侯 杀廉角,阴火发光采。”
(2).喻方正的行为。 明 李东阳 《祭朴翁先生黎公文》:“厠官翰林,復为公徒,示我以廉角,造我以范模,谓形迹不可以不慎,而富贵不可以力图。”
《漢語大詞典》:末失
指衰世违反礼仪的行为。礼记·檀弓上:“小敛之奠在西方, 鲁 礼之末失也。” 郑玄 注:“末世失礼之为。” 孔颖达 疏:“依礼,小敛之奠设於东方。”
《漢語大詞典》:邪巧
指邪恶机巧的行为。管子·八观:“民贫则姦智生,姦智生则邪巧作。”后汉书·寇荣传:“陛下发神圣之听,启独覩之明,拒谗慝之谤,絶邪巧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