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蠹鱼(蠹魚)  拼音:dù yú
白鱼的别名。参见「白鱼」条。
《國語辭典》:蠹简(蠹簡)  拼音:dù jiǎn
被蠹虫蛀蚀的书简。唐。陆龟蒙和袭美江南书情二十韵寄秘阁韦校书贻之商洛宋先辈垂文二同年次韵〉诗:「背风开蠹简,冲浪试新帆。」
《國語辭典》:巨蠹  拼音:jù dù
巨大的蛀虫。比喻害民不浅的奸恶之徒。《后汉书。卷三三。虞延传》:「尔人之巨蠹,久依城社,不畏熏烧。今考实未竟,宜当尽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狎侮宾客,侵耗乡党,此亦为家之巨蠹矣。」
《漢語大詞典》:蠹弊
亦作“蠧敝”。亦作“蠧弊”。
(1).侵蚀破坏。 唐 陈子昂 《上蜀川安危事》之三:“ 蜀中 诸州百姓所以逃亡者,实缘官人贪暴,不奉国法,典吏游容,因此侵渔……以前 剑南 ,蠹弊如斯。”新五代史·杂传·刘昫:“ 昫 性察,而嫉三司蠧敝尤甚,乃句计文簿,覈其虚实,残租积负,悉蠲除之。”
(2).公害和积弊。 宋 陆游 《奉直大夫陆公墓志铭》:“在 玉山 时,刳剔蠹弊,根原窟穴,毫髮必尽。” 明 许浩 《两湖麈谈录》:“凡其施为之品式,举行之次第,抉剔之蠧弊,往迹具在,有志经国者所当一一究心者也。”
《漢語大詞典》:蠹书(蠹書)
亦作“蠧书”。
(1).谓晒去书中的蠹虫。穆天子传卷五:“仲秋甲戌,天子东游,次於 雀梁 ,蠧书於 羽陵 。” 郭璞 注:“蠧书,谓暴书中蠹虫。”
(2).被蛀坏的书。泛指破旧书籍。 宋 陆游 《昼睡》诗:“一卷蠹书栖倦手,数声残角报斜阳。” 清 恽敬 《谢南冈小传》:“越一日乙亥,早起,自扫除蠹书,一册堕于架,取视之,则 南冈 诗也。”
《國語辭典》:蠹国(蠹國)  拼音:dù guó
祸害国家。《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昭因黄皓蠹国害民,令武士押出市曹,凌迟处死。」
分類:危害国家
《漢語大詞典》:耗蠹
耗费损害。 唐 李德裕 《上尊号玉册文》:“曩者北狄矜功,耗蠹中国。” 宋 苏辙 《论黄河东流札子》:“今为分水之故,添为两 河 东西四岸,内北流横添四十五埽,使臣三十四员,河清兵士三千六百餘人,物料七百一十六万三千餘束,其为耗蠹,何可胜言。”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是年大 清 怒西洋鸦片烟之耗蠹 中国 ,钦差大臣赴 广东 严禁鸦烟,并罢 英 夷互市,声其罪恶,布告诸国。”
分類:耗费损害
《漢語大詞典》:奸蠹(姦蠹)
亦作“姦蠧”。亦作“奸蠧”。亦作“姧蠧”。
(1).见“ 姦蠹 ”。后汉书·梁统传:“小人姦蠹,比屋可诛。”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 义方 以 义府 姦蠹害政,将加弹奏,以问其母。” 康有为 《上清帝第一书》:“至於奸蠹丛生,则虽良法美意,反成巨害,不如不变之为愈矣。”
(2).指有害国家社会的不法行为。后汉书·梁统传:“小人姦蠹,比屋可诛。”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 义方 以 义府 姦蠹害政,将加弹奏,以问其母。” 康有为 《上清帝第一书》:“至於奸蠹丛生,则虽良法美意,反成巨害,不如不变之为愈矣。”
(3).行为不法的坏人。南齐书·裴叔业传:“搜盈山源,纠虔姦蠹。” 宋 苏轼 《张文定公墓志铭》:“復赐问目曰:‘朕之闕失,国之姦蠹,朝之憸諛,皆直言其状。’”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三折:“幸遇着青天老爷,似明镜不容姦蠹。”明史·周经传:“户部尤奸蠹所萃,挟势行私者不可胜纪。” 清 姚鼐 《张逸园家传》:“君以严能治办,姧蠹屏除。” 清 恽敬 《前临川县知县彭君墓志铭》:“ 临川 多姦蠹,素称难治,知县屡以訐去官。”
《漢語大詞典》:奸蠹
见"奸蠹"。
《漢語大詞典》:蠹蚀(蠹蝕)
亦作“蠧蚀”。
(1).指被虫蛀坏。 宋 范成大 《以狨坐覆蒲龛中》诗:“蠹蚀尘昏度几年,蒙茸依旧輭如绵。”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五:“旧稿蠧蚀不復存,今仅能追忆一二语。”
(2).侵蚀;逐渐侵害,使之变坏。 宋 梅尧臣 《饮刘原甫家古钱劝酒》诗:“精铜不蠧蚀,肉好鉤婉全。” 清 方苞 《书考定文王世子后》:“ 歆 ( 刘歆 )蠧蚀经传以诬圣人。”
(3).暗中侵占,侵吞。 清 魏源 《陶文毅公神道碑铭》:“间有讲求刷剔,芟薙更革者,则中饱蠹蚀之人轰起而交持之。”
《國語辭典》:桂蠹  拼音:guì dù
1.桂树上所寄生的虫。《汉书。卷九五。南粤传》:「桂蠹一器」。唐。颜师古。注:「此虫食桂,故味辛,而渍之以蜜食之也。」
2.比喻拿俸禄却不忠心的臣子。《楚辞。东方朔。七谏。怨世》:「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虫不知徙乎葵菜。」
《國語辭典》:书蠹(書蠹)  拼音:shū dù
1.蛀蚀书籍的虫子。清。陈曾寿〈南歌子。鸡唱催将息〉词:「半床书蠹共销沉,字里凄迷时遇少年心。」也称为「蠹书虫」。
2.比喻读死书而不知融会贯通的人。也称为「蠹书虫」、「书虫」。
分類:书籍
《國語辭典》:朽蠹  拼音:xiǔ dù
1.朽败及被虫蚀。《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府藏朽蠹,而礼悖于诸侯。菽粟藏深,而怨积于百姓。」
2.腐朽生虫的粮食、木材。《左传。昭公三年》:「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唐。韩愈 题木居士诗二首之二:「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
《漢語大詞典》:蠹耗
亦作“蠧秏”。亦作“蠧耗”。
(1).败坏,损害。陈书·宣帝纪:“且众将部下,多寄上下,军民杂俗,极为蠹秏。”《旧唐书·武宗纪》:“是由季时,传此异俗,因缘染习,蔓衍滋多,以至于蠧耗国风,而渐不觉;诱惑人意,而众益迷。”
(2).侵蚀损耗。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六年:“屯田郎官 王定 言 严州 岁歉,又言义仓为官吏蠹耗。帝曰:‘此是民户寄留于官,专为水旱之备者,奈何耗之?’”
《國語辭典》:蠹虫(蠹蟲)  拼音:dù chóng
1.白鱼的别名。参见「白鱼」条。
2.比喻危害团体利益的人。如:「社会的蠹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