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分3页显示 2 3 下一页
韦蟾(字 隐圭 )
彭蟾(字 东蟾 )
高蟾
张蟾(别称 留后 )
黄蟾
僧栖蟾( 胡 顾 )
刘海蟾( 哲、操 字 元英、铉英、宗成 号 海蟾子 明悟弘道真君 )
李蟾妃
陆蟾
刘玄英(字 宗成、昭远 号 海蟾子 名 操 )
蟾英
蹇驹(字 少刘 桂孙 蟾客 )
危和(字 应祥、祥仲 号 蟾塘、闲静居士、閒静居士 )
白玉蟾( 葛长庚 字 白叟、如晦、以阅、众甫、紫清 号 海琼子、海蟾、海南翁、琼山道人、蠙庵、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海琼 紫清明道真人 名 白玉蟾 玉蟾 )
其它辞典
李蟾(字 冠山 )韦蟾(字 隐圭 )
彭蟾(字 东蟾 )
高蟾
张蟾(别称 留后 )
黄蟾
僧栖蟾( 胡 顾 )
刘海蟾( 哲、操 字 元英、铉英、宗成 号 海蟾子 明悟弘道真君 )
李蟾妃
陆蟾
刘玄英(字 宗成、昭远 号 海蟾子 名 操 )
蟾英
蹇驹(字 少刘 桂孙 蟾客 )
危和(字 应祥、祥仲 号 蟾塘、闲静居士、閒静居士 )
白玉蟾( 葛长庚 字 白叟、如晦、以阅、众甫、紫清 号 海琼子、海蟾、海南翁、琼山道人、蠙庵、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海琼 紫清明道真人 名 白玉蟾 玉蟾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3—833 【介绍】: 唐宗室。字冠山。宪宗元和六年登进士第,入浙东孟简幕府。为观察推官。迁京兆咸阳尉,复为浙西团练判官。入为虞部员外郎。复从李德裕于浙西、剑南幕府,皆为其副使。官至比部郎中。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九
蟾。太和三年官浙西观察留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字隐圭。韦表微子。宣宗大中七年进士。初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徐商掌书记。懿宗咸通十年,自职方郎中充翰林学士,加户部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十二年,迁工部侍郎、知制诰,为承旨学士。改御史中丞,兼刑部侍郎。僖宗乾符元年,出为鄂岳观察使,六年,任尚书左丞。与温庭筠等襄阳唱和诗编入《汉上题襟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隐圭,下杜(今陕西长安县南)人。韦表微子。宣宗大中七年(853)登进士第,初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徐商幕掌书记,累官职方郎中。懿宗咸通十年(869)充翰林学士,加户部郎中,迁中书舍人。十二年又迁工部侍郎。次年,加承旨学士,旋改御史中丞、兼刑部侍郎。僖宗乾符元年(874),出为鄂岳观察使。六年,任尚书左丞。事迹散见《旧唐书·韦表微传》附、《唐诗纪事》卷五八、岑仲勉《翰林学士壁记注补》一二。蟾工诗,与李商隐、罗隐等交往唱和。其在山南东道幕时,又与元繇、段成式、温庭筠唱和,辑成《汉上题襟诗集》。其诗尤以《岳麓道林寺》著名。杨慎称此诗乃“效工部之体”,“佳句层出”(《升庵诗话》卷一〇)。《全唐诗》存诗10首、残句2联。全唐文·卷八百五
蟾字隐圭。下杜人。大中中进士。徐商辟掌书记。咸通十四年官御史中丞。终上书左丞。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朔人。初落第,十年后始登僖宗乾符三年进士第。昭宗乾宁间为御史中丞。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郡望渤海(今河北沧州一带)人。出身寒素,累举不第。僖宗乾符三年(876)登进士第,昭宗乾宁中官至御史中丞。生平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六一、《唐才子传》卷九。孙光宪谓其“诗思虽清,务为奇险,意疏理寡”(《北梦琐言》卷七)。辛文房则谓其诗“气势雄伟,态度谐远,如狂风猛雨之来,物物竦动,深造理窟”(《唐才子传》卷九)。《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2首。唐诗汇评
高蟾,生卒年不详,渤海(今河北沧县)人。出身寒素,寒举不第。乾符三年(876),登进士第。乾宁中,累官至御史中丞。与郑谷友善。有《高蟾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作品评论
北梦琐言
进士高蟾,诗思虽清,务为奇险,意疏理寡,实风雅之罪人。薛许州谓人曰:“倘见此公,欲赠其掌。”唐诗纪事
郑谷尝赠蟾诗云:“张生‘故国三千里’,知者唯应杜紫微。君有‘君恩秋后叶’,可能更羡谢玄晖。”盖蟾有《后宫词》云:“君恩秋后叶,日日向人疏。”吴礼部诗话引时天彝族《唐百家诗选评》
高蟾工为绝句,然无甚高论矣。唐才子传
蟾本寒士,遑遑于一名,十年始就。性倜傥离群,稍尚气节。人与千金,无故,即身死亦不受。风胸次磊块,诗酒能为消破耳。诗体则气势雄伟,态度谐远,如狂风猛雨之来,物物竦动,深造理窟,亦一奇逢掖也。四溟诗话
凡诗用“恩”字,不粗则俗,难于造句。陈思王“恩纪旷不接”,……高蟾“君恩秋后叶,日日向人疏”,李义山“但保红颜莫保恩”,此皆句法新奇,变俗为雅,名家肖能吻合。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五代时僧。俗姓胡。曾住庐山屏风岩及南岳衡山。历游各地,曾至润州、洪州、巴江诸地,亦曾游边塞。以能诗名,与诗僧齐己、虚中、玄泰,诗人沈彬,道士聂师道等为诗友。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末至五代初诗僧。俗姓胡,一说姓顾。曾住庐山屏风岩及南岳衡山。历游各地,曾至润州、洪州、巴江、南中等地。亦曾游边地。与诗僧齐己、虚中、玄泰、诗人沈彬、道士聂师道等为友。事迹据《唐才子传》卷三。《全唐诗》存诗12首,其中2首一作尚颜诗。唐诗汇评
栖蟾,生卒年里贯均未详,俗姓胡。唐末五代诗僧,与虚中、齐己友善。曾游汉阳、润州、岭南等地,又曾居南岳。《全唐诗》存诗十二首。
作品评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燕山人,一说燕地广阳人。名哲,字元英,一作铉英,号海蟾子;一说名操,字宗成。曾事燕主刘守光为相。好黄老之学,后弃官隐居华山、终南山。传得道仙去,道家以为全真道北五祖之一。元世祖至元六年封为明悟弘道真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南汉刘晟妃。得殊宠。南海有苏氏园,景色幽胜,晟携妃微行至此,憩酌绿蕉林中,大书蕉叶曰“扇子仙”,后人因筑亭于上,名曰“扇子亭”。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刘玄英,字宗成,号海蟾子,初名操,字昭远,入道后改名,燕地广陵(今山西广灵)人。事见《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九。
人物简介
简介
诸葛章妻。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6—1229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应祥,一作祥仲,号蟾塘,又号闲静居士。危稹弟。宁宗开禧元年进士。嘉定七年为上元主簿,立祠祀程颢,真德秀为之记。知德兴县,振荒有惠政。有《蟾塘文集》。全宋诗
危和(一一六六~一二二九),字应祥,号蟾塘,又号閒静居士,临川(今属江西)人。稹弟。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进士。嘉定七年(一二一四)于上元主簿任立祠祀程颢(《西山文集》卷二四《明道先生祠堂记》)。知德兴县。理宗绍定二年卒,年六十四。有《蟾塘文集》,已佚。事见《蒙斋集》卷一七《危君墓志铭》,《宋史》卷四一五《危稹传》附。全宋文·卷六八七七
危和(一一六六——一二二九),字应祥,号閒静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危稹弟。开禧元年进士,为上元主簿。改知德兴县,多有惠政。绍定二年八月卒,年六十四。著有《蟾塘文集》。见袁甫《危君墓志铭》(《蒙斋集》卷一七),《宋史》卷四一五《危稹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闽清人,家琼州,字白叟,又字如晦,号海琼子,又号海蟾。入道武夷山。初至雷州,继为白氏子,自名白玉蟾。博览众籍,善篆隶草书,工画竹石。宁宗嘉定中诏征赴阙,对称旨,命馆太乙宫。传其常往来名山,神异莫测。诏封紫清道人。有《海琼集》、《道德宝章》、《罗浮山志》。全宋诗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为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阅、众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庵、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历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为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𦡱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为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乾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乾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为一卷。全粤诗·卷三一
白玉蟾(一一九四 — 一二二九),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为后,改今名。字如晦、白叟、以阅、众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庵、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本闽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善诗文书画。师事陈楠学道,遍历名山。宋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为南五祖之一。相传理宗绍定二年解化于盰江。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九、明上官崇修唐胄纂正德十六年刊《琼台志》卷四〇有传。词学图录
葛长庚(1194 -?)字如晦、紫清、白叟,为白氏继子,故又名白玉蟾,号蠙庵、海蟾、海琼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闽清(今属福建)人。入道武夷山。嘉定中,诏征赴阙,馆太乙宫,封紫清明道真人。曾举童子科,后出家为道士,师事陈楠九年,楠死,游历天下,后隐居著述,致力传播丹道,为南宗第五代传人,即"南五祖"之五,飞升后封号为"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有石刻留惠州西湖玄妙观。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书画,善篆隶草书。杨慎《词品》称 "亦有思致,不愧词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其《虞美人》诸阕,意极缠绵,语极俊爽,可以步武稼轩,远出竹山之右。"又云:"葛长庚词,脱尽方外气,李易安词却未脱尽闺阁气。" 所著《海琼集》,附词一卷《玉蟾诗余》。 又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后由弟子彭耜编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谢显道编《海琼白真人语录》、《道德宝章》、《海琼词》、彭耜编《海琼问道集》。全宋文·卷六七四六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姓葛,名长庚,父亡,母改适白氏,遂为白氏子,改名玉蟾,字如晦,号海蟾,又号海琼,琼州(治今海南琼山)人。少学道,师翠虚子陈楠于罗浮山。嘉定中游历江南,常居武夷山。徵赴阙,对称旨,诏封紫清真人。绍定中犹在世。博学善属文,工书画,自谓「平生翰墨半天下」。道教奉为南宗第五祖。见《历代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九,《栖真志》卷四,《图绘宝鉴》卷四及所撰诸文。著作今存《常清静经注》、《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上清集》、《玉隆集》、《武夷集》等,后人又辑有《海琼白真人语录》、《海琼问道集》、《海琼传道集》、《紫清指玄集》等。见本集卷首彭耜《琼海玉蟾先生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