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2,分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下一页
释普融(别称 普融知藏 )
章元崇(字 德昂 别称 融堂先生 )
郑丙(字 少融 简肃 )
刘彦融
释道融
钱时(字 子是 号 融堂 世称 融堂先生 )
胡融(字 小瀹 号 四朝老农 )
刘融(字 伯熙 )
郑文融(字 大和 )
释融照(字 慧光 )
孙炎(字 伯融 丹阳县男 忠悯、忠湣 )
卢昭(字 伯融 )
雷燧(字 有融 )
陈景融(号 菊逸 )
其它辞典(续上)
赵希融释普融(别称 普融知藏 )
章元崇(字 德昂 别称 融堂先生 )
郑丙(字 少融 简肃 )
刘彦融
释道融
钱时(字 子是 号 融堂 世称 融堂先生 )
胡融(字 小瀹 号 四朝老农 )
刘融(字 伯熙 )
郑文融(字 大和 )
释融照(字 慧光 )
孙炎(字 伯融 丹阳县男 忠悯、忠湣 )
卢昭(字 伯融 )
雷燧(字 有融 )
陈景融(号 菊逸 )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歙州人,字德昂。两冠乡试。为于潜簿。仕终奉议郎。博通诸经,尤精于《春秋》。筑书堂于杏城溪,人号环溪先生,又称融堂先生。有《周易释疑》、《尚书演义》、《学诗管见》、《蟹螯集》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1—1194 【介绍】: 宋福州长乐人,字少融。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初为谏官,颇以风力称。积官至吏部尚书。朱熹劾奏唐仲友,丙迎合宰相王淮,庇护仲友,且谓道学欺世盗名,不宜信用。曾知泉州,为政暴急。官终端明殿学士。卒谥简肃。全宋诗
郑丙(一一二一~一一九四),字少融,长乐(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历新城县主簿(明万历《新城县志》卷四),平海军节度推官,建州教授、国子监主簿。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为御史台检法官(《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一五),迁监察御史。乾道三年(一一六七),为成都府路转运判官,移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淳熙五年(一一七八),召为秘书少监,累迁吏部尚书。十年,出知建宁府。历知绍兴府、泉州。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致仕,五年卒,年七十四。事见《周文忠集》卷六五《吏部尚书郑公丙神道碑》,《宋史》卷三九四有传。全宋文·卷四八八三
郑丙(一一二一———一一九四),字少融,福州长乐(今福建长乐)人。绍兴十五年进士。淳熙四年为吏部郎中,兼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擢秘书少监,转朝散大夫。出知泉州。积官至吏部尚书,浙东提举。终端明殿学士。绍熙五年八月卒,年七十四,赠金紫光禄大夫。见《吏部尚书郑公丙神道碑》(周必大《文忠集》卷六五),《宋史》卷三九四有传。
人物简介
简介
淳熙十二年(1185)任淮南路转运副使。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严州淳安人,字子是,号融堂。绝意科举,究明理学。江东提刑袁甫建象山书院,招主讲席。理宗嘉熙二年以荐授秘阁校勘,召为史馆检阅,求去,授江东帅属归。有《周易释传》、《学诗管见》、《融堂书解》、《四书管见》、《两汉笔记》等。全宋诗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为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为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七○一六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号融堂,严州淳安(今浙江淳安西)人。幼奇伟不群。四十二岁,始悟于道,焚弃旧稿,拜杨简为师。简尝荐之于朝,不果,遂以讲学为务。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招主讲席。嘉熙元年,时年六十三,以宰相乔行简等交章荐举,理宗召见,特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求去,出佐浙东仓幕。后以李心传荐,授史馆检阅。复求去,授江东帅属。创融堂书院,日与生徒讲道,为世大儒。淳祐四年卒,年七十。著有《周易释传》、《尚书演义》(一作《尚书启蒙》,今本题《融堂书解》,存)、《学诗管见》、《春秋大旨》、《四书管见》(存)、《两汉笔记》(存)、《蜀阜集》、《冠昏记》、《百行冠冕集》等。见《蜀阜存稿》卷首所载《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蓟丘人,字伯熙。官至秘书卿。师郭熙,善画山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婺州浦江人,字大和。郑文嗣从弟。文嗣殁,继主家事,严而有恩,子孙亦皆孝谨,虽曾出仕为官,不敢一毫有违家法。
人物简介
大明高僧传·卷第二 解义篇第二之二
释融照字慧光。世家越之南明。早岁受业于华藏。刻意修习天台教观于台之安国山及杭之天竺。后从渊叟湛法师居华亭延庆寺。力精教乘勤修禅定。燃膏继晷旦夕无间。故学由志臻。表于丛席职跻众右。四十祀矣名闻京师。诏嘉奖赐师号。每岁元日率众修金光明忏祝釐君上。说法之外力事忏摩。与诸众生扫除尘翳摄入善根。既老而弥勤。得其法者三人。曰居简曰宗矩曰宗权。皆法门之龙象也。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融照,字慧光,世家越之南明。早岁受业于华藏,刻意修习天台教观于台之安国山及杭之天竺。后从渊叟湛居华亭延庆寺,力精教乘,勤脩禅定,燃膏继晷,旦夕无閒。故学由志臻,表于丛席,职跻众右,四十祀矣。名闻京师,诏嘉奖,赐师号。每岁元日率众脩金光明谶,说法之外,力事忏摩,与诸众生扫除尘翳,摄入善根,既老而弥勤。得其法者三人,曰居简、曰宗矩、曰宗权,皆法门龙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23—1362 【介绍】: 明应天府句容人,字伯融。元末与丁复、夏煜游,有诗名,谈辨风生,雅负经济。朱元璋下金陵,炎从征浙东,以功授池州同知,进华阳知府,擢行省都事,克处州,授总制,措置有方。后为苗将贺仁德部俘杀,年四十。太祖即位,追封丹阳县男,谥忠悯。有《左司集》。明诗纪事·甲签·卷三
炎字伯融,句容人。太祖下集庆,辟行省掾,擢池州同知。寻进知府,以行省都事总制处州。苗将叛,被擒,骂贼死。追赠丹阳县男,谥忠湣。有《左司集》四卷。 (钱谦益《列朝诗集》:伯融长六尺馀,面黑如铁,一足偏跛,长于歌诗。至正中,天台丁复、同郡夏煜皆以诗名。日夜相切劘,下笔快扫,百纸可立尽。常与煜对饮赋诗,务出奇相胜。每得一隽语,捶案大呼,哗声撼四邻。 田按:汪忠勤《过丛山关观孙炎题壁》诗云:「空翠深深啼竹鸡,丛山塞口日沈西。数行大字光如漆,知是孙炎醉后题。」可以想其豪宕之气。)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伯融,闽人。徙居昆山洪武初官扬州教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建安人,字有融。永乐十六年进士。授御史。奏诛不法内臣多人。被构,出为芜湖知县,升浙江按察佥事,参预镇压处州叶宗留起事。卒官。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一
燧建宁人。洪武初南陵知县。
人物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