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南郡襄阳人。有高行,不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丹阳人。聚众数百依同郡陶谦,谦使督广陵、下邳、彭城运粮。遂垄断三郡委输,大起佛寺。及曹操击谦,融走广陵,杀太守赵昱。又过江南奔杀豫章郡守朱皓而据其城。后为扬州刺史刘繇击破,走入山中,为人所杀。
霍融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全后汉文·卷四十九
融,永元中待诏太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9—166 【介绍】: 东汉扶风茂陵人,字季长。马严子。师事挚恂,博通经籍。初为邓骘舍人,安帝永初四年拜校书郎,典校东观秘籍。因上《广成颂》忤邓太后,十年不得调,又遭禁锢。太后死召拜议郎,历武都、南郡太守。得罪大将军梁冀,免官髡徙朔方。赦还,复拜议郎,重在东观著述。由此不敢忤权势,为梁冀起草劾李固章奏,又作《西第颂》颂之,颇为正直者所耻。后以病去官。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生徒千余,卢植、郑玄皆出门下。注《孝经》、《论语》、《》、《》、《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生活奢华,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
全后汉文·卷十八
融,字季长,严第五子。永初中,大将军邓骘召为舍人,拜校书郎,又拜郎中。在东观十年不调,自劾归,为邓太后所怒,禁锢六年。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召拜郎中。顺帝即位,移病去,为郡功曹。阳嘉中,举敦朴对策,拜议郎,大将军梁商表为从事中郎。转武都太守。桓帝时,迁南郡太守。以忤梁冀免官,髡徙朔方,自刺不殊。遇赦,复拜议郎,重在东观著述。以病去官。延熹九年卒于家,年八十八。有《周易注》十卷,《尚书注》十一卷,《毛诗注》十卷,《周官注》十二卷,《丧服经传注》一卷,《孝经注》二卷,又《仪礼注》《礼记注》《春秋三传同说》《论语注》《列女传注》《老子注》《淮南子注》《离骚注》若干卷,《集》九卷。
韩融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颍川舞阳人,字元长。韩韶子。少能辩理而不为章句学。声名甚盛,五府并辟。少帝光熹初征拜尚书。献帝兴平二年,官至太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208 【介绍】: 东汉鲁国人,字文举。孔子二十世孙。性好学,有异才。初辟司徒杨赐府,大将军何进举高第,为侍御史。后辟司空掾,拜北军中候,迁虎贲中郎将。以忤董卓,转议郎。献帝时为北海相,立学校,表儒术,荐贤良。历少府、太中大夫,名重天下。自负才气,对曹操多侮慢之辞,曾被免官,终与操积怨,构陷成罪,为操所杀。文辞有名于世,为“建安七子”之一。有《孔北海集》。
全后汉文·卷八十三
融,字文举,孔子二十世孙。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中平初,举高第,为侍御史,病免。辟司空掾,拜中军侯,廷虎贲中郎将。献帝初,以忤董卓,左转议郎,出为北海相,刘备表为青州刺史。建安元年,为袁谭所攻,城陷出奔。徵为将作大匠,迁少府,以忤曹操免。复为太中大夫,与刘桢,王粲、陈琳、阮瑀、徐干、应玚为建安七子。有《春秋》杂议难五卷,集十卷。
诸葛融 朝代:孙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吴琅邪阳都人,字叔长。诸葛恪弟。数以巾褐奉朝请,拜骑都尉。孙权赤乌中为新都都尉。袭父爵,领兵驻公安。孙亮立,徙奋威将军。诸葛恪征淮南,使入沔,击西兵。恪诛,孙峻遣收融,自杀。
华融 朝代:孙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吴广陵江都人,字德蕤。少有令志,为张温所荐,擢为太子庶子,遂知名显达。后官侍中左将军。孙亮太平初,吕据、滕胤发兵谋废孙綝,融为胤所劫,使诈诏发兵,不从,被杀。
荀融 朝代:曹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魏颍川颍阴人,字伯雅。荀彧侄孙。与王弼、钟会俱知名于时,曾与弼、会论《易经》、《老子》义。历仕洛阳令,参大将军军事。
乐道融 朝代:东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322 【介绍】: 东晋丹阳人。少有大志,有国士之风。为王敦参军,敦将反,遣道融召甘卓。道融说卓攻敦。及卓起兵,敦遣使求和。卓将还军,道融苦谏,不从,忧愤而卒。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一 弘法科
汲郡林虑人也。史亡其氏。十二弃家从师。无所得书。遣借论语于旁舍。晚不持归。曰已习之矣。师使覆之。不遗一字。大嗟异。为落发。及受具戒。长游关中。依依罗什。什谓姚兴曰。比见融公。殆是人类精奇。引见与语。心服之。诏入逍遥园参译。当是时。什译菩萨戒本。又译中论。方就两卷。融便能讲之。什又使讲新法华经。而自听其判析曰。大法之兴。正赖此子也。国有婆罗门。自谓尽读西国书。闻什在关中。乃曰岂可使释氏之风。独传震旦耶。遂驼其书至。姚兴几惑其说。婆罗门乞与僧辨优劣。关中僧皆相视缺然。什谓融曰。子可当之。融顾外道经书未读。乃密使人尽录其书目。一览即诵。剋日论义。姚兴与公卿大集。婆罗门以博观为夸。融数其所读。并秦地经史。三倍之。什嘲之曰。君乃未闻大秦有学者乎。敢轻远来。于是婆罗门愧服。再拜融足而去。后还彭城讲授。众常数百人。性不喜喧狎。常登楼读书。人罕识面。殁寿七十四。著法华大品。维摩义疏。金光明十地品义若干卷。
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三
释道融。汲郡林虑人。十二出家。厥师爱其神彩先令外学。往村借论语竟不赍归。于彼已诵。师更借本覆之不遗一字。既嗟而异之。于是恣其游学。迄至立年才解英绝。内外经书闇游心府。闻罗什在关故往咨禀。什见而奇之。谓姚兴曰。昨见融公复是奇特聪明释子。兴引见叹重。敕入逍遥园参正详译。因请什出菩萨戒本。今行于世。后译中论始得两卷。融便就讲剖折文言预贯终始。什又命融令讲新法华。什自听之乃叹曰。佛法之兴融其人也。俄而师子国有一婆罗门。聪辩多学。西土俗书罕不披诵。为彼国外道之宗。闻什在关大行佛法。乃谓其徒曰。宁可使释氏之风独传震旦。而吾等正化不洽东国遂乘驼负书来入长安。姚兴见其口眼便僻。颇亦惑之。婆罗门乃启兴曰。至道无方各尊其事今请与秦僧捔其辩力。随有优者即传其化。兴即许焉。时关中僧众相视缺然莫敢当者。什谓融曰。此外道聪明殊人。捔言必胜。使无上大道在吾徒而屈。良可悲矣。若使外道得志则法轮摧轴。岂可然乎。如吾所睹在君一人。融自顾才力不减。而外道经书未尽披读。乃密令人写婆罗门所读经目。一披即诵。后剋日论义。姚兴自出。公卿皆会阙下。关中僧众四远必集。融与婆罗门拟相詶抗。锋辩飞玄彼所不及。婆罗门自知辞理已屈。犹以广读为誇。融乃列其所读书并秦地经史名目卷部。三倍多之。什因嘲之曰。君不闻大秦广学。那忽轻尔远来。婆罗门心愧悔伏顶礼融足。数日之中无何而去。像运再兴融有力也。融后还彭城常讲说相续。问道至者千有馀人。依随门徒数盈三百。性不狎諠。常登楼披玩。慇勤善诱毕命弘法。后卒于彭城。春秋七十四矣。所著法华大品金光明十地维摩等义疏。并行于世矣。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汲郡林虑人。十二出家。厥师爱其神彩。先令外学。往村借论语。竟不赍归。于彼已诵。师借本覆之。不遗一字。嗟而异之。于是恣其游学。迄至立年。才解英绝。闻罗什在关。特往咨禀。什见而奇之。谓姚兴曰。昨见融公。复是大奇聪明释子。兴引见叹重。敕入逍遥园。参正详译。因请什出菩萨戒本。并译中论。始得两卷。融复就讲。剖析文言。预贯终始。什又命融令讲新法华。什自听之。叹曰。佛法之兴。融其人也。俄而师子国。有一婆罗门。聪辨多学。西土俗书。罕不披诵。为彼国外道之宗。闻什在关。大行佛法。乃谓其徒曰。宁可使释氏之风。独传震旦。而吾等不洽东国。遂驼负书。来入长安。姚兴见其口眼便辟。颇亦惑之。婆罗门乃启兴曰。至道无方。各遵其事。今请与秦僧捔其辩力。随有优者。即传其化。兴即许焉。时关中僧众。相视缺然。莫敢当者。什谓融曰。此外道聪明殊人。捅言必胜。使无上大道在吾徒而屈。良可悲矣。若使外道得志。则法轮摧轴。岂可然乎。吾所睹。在君一人。融自顾才力不减。而外道经书。未尽披读。乃密令人写婆罗门所读经目。一披即诵。后尅日论义。姚兴自出。公乡皆会阙下。关中僧众。四远毕集。融与婆罗门拟相训抗。锋辩飞玄。彼所不及。婆罗门自知辞理已屈。犹以广读为誇。融乃列其所读书。并秦地经史。名目卷部。三倍多之。什因嘲之曰。君不闻大秦广学。那忽轻尔远来。婆罗门心愧悔伏。顶礼融足。旬日之中。无何而去。融后还彭城。常讲说相续。依随门徒。数盈三百。后卒于彭城。春秋七十四。所著法华。大品。金光明。十地。维摩等义疏。并行于世。
司马融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司马融,字、生卒年不详,河内温县人,淮陵元王司马漼之子,袭封淮陵王,谥号贞王。

人物简介

简介
司马融,字、生卒年不详,河内温县人,晋朝宗室、晋人、乐成县王、河间王司马颙嗣子(本彭城王司马植之子)。

人物简介

全晋文
融字洪远,陈郡长平人,咸和初为庾亮都督府司马,后为丹阳尹,迁尚书,穆帝时拜太常卿吏部尚书,有集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3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略阳临渭人,氐族,字博休。苻坚季弟。封阳平公。坚即位,累拜司隶校尉、太子太傅、领宗正、录尚书事。苻坚建元八年代王猛镇邺。为将有谋略,征伐多有殊功。力谏止符坚伐晋,不听。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淝水之战,融率三十万人为前锋,攻陷寿阳,隔淝水与晋军对峙。晋将谢玄要求秦军稍退,渡河决战,秦军乱,融马倒被杀。谥哀。
全晋文
融字博休,坚季弟,封平阳公,拜侍中中书监左仆射,除中军将军,迁司隶校尉,寻代王猛为镇东大将军冀州牧,征拜侍中、中书监、都督中外军事、车骑大将军司隶校尉太子太传,领示正录尚书事,寻为征南大将军,战死,赠大司马,谥曰哀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