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11
典故
38
词典
202
佛典
39
其它
132
共411,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熙熙融融
圆融三谛
核融合
融券
融资
春光融融
金融卡
金融业
融解点
融解热
融通物
符彩昭融
革融
贯穿融会
贯通融会
《国语辞典》:
熙熙融融
拼音:
xī xī róng róng
亲爱和睦的样子。如:「如今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熙熙融融,一片祥和。」
分类:
亲爱
和睦
《国语辞典》:
圆融三谛(圆融三谛)
拼音:
yuán róng sān dì
佛教用语。中国天台宗的重要观念。三谛,指空谛、假谛、中谛。空谛是指现象没有实体;假谛指现象只是幻有;中谛指现象是既非无也非有的方式存在。天台宗认为说空谛也就包含假谛和中谛;说中谛也就包含空谛和假谛。三谛互相融通。《
止观义例
》卷上:「尔前虽观圆融三谛,但是自行、观行相似,约位仍在若俗若真。」
分类:
佛教
佛教用语
中国
天台宗
观念
《国语辞典》:
核融合
拼音:
hé róng hé
在核反应中原子受高热(至少数千万度)后互相撞击而结合在一起,并释出巨大能量的现象。太阳能源的产生即为此种反应。
分类:
核反应
中原
原子
高热
至少
少数
千万
相撞
撞击
结合
《国语辞典》:
融券
拼音:
róng quàn
股票术语。投资人于證券金融公司开立户头,并向该公司借股票来卖出。按规定,融券卖出时要扣除交易手续费、證交税、借券费及保證金。也称为「垫股」。
分类:
股票
股票术语
投资人
开立
立户
户头
《国语辞典》:
融资(融资)
拼音:
róng zī
1.资金融通。将资金贷款给需要者的行为,属借贷关系,必须偿还。融资方式有直接借贷和透过金融机构借贷。
2.股票术语。指證券商让投资人开立户头,以信用交易的方式,依公告利率垫款买进股票。
分类:
融资
资金
股票
股票术语
金融
融通
券商
贷款
投资人
需要
开立
立户
户头
《国语辞典》:
春光融融
拼音:
chūn guāng róng róng
形容春光明媚、和煦动人。唐。杜牧〈阿房宫赋〉:「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儒林外史
》第三三回:「趁著这春光融融,和气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
分类:
春光明媚
和煦
动人
杜牧
《国语辞典》:
金融卡
拼音:
jīn róng kǎ
一种可于自动匮员机或付款机取款的卡片。当各金融机构间发展完成自动化服务机器共同系统时,银行存款人可持金融卡至各金融机构所设立的自动匮员机提款。进行交易前,须将金融卡插入机器中,并输入密码,确认无误后,即可迅速提取存款。
分类:
自动
付款
取款
卡片
《国语辞典》:
金融业(金融业)
拼音:
jīn róng yè
流通货币的行业。如银行、信用合作社、农会、渔会等。
分类:
流通
通货
货币
行业
银行
信用
合作社
渔会
《国语辞典》:
融解点(融解点)
拼音:
róng jiě diǎn
在一定的压力下,晶体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时,所保持的固定温度。为旧名,现已不使用,应称为「熔点」。
分类:
压力
晶体
体物
物质
固态
转变
液态
《国语辞典》:
融解热(融解热)
拼音:
róng jiě rè
一单位质量的纯物质在熔点时,由固体转变为同温度液体所需吸收的热量。为旧名,现已不使用,应称为「熔化热」。
分类:
质量
熔点
固体
转变
温度
液体
所需
吸收
热量
《国语辞典》:
融通物
拼音:
róng tōng wù
法律上指于私法上得为交易客体的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如土地、房屋、器物等。
分类:
法律
私法
交易
客体
动产
不动产
《分类字锦》:
符彩昭融
唐宪宗册遂王为皇太子文符彩昭融器业英远
分类:
青宫
《韵府拾遗 东韵》:
革融
周书宇文贵传元颢入洛贵率乡兵从尔朱荣焚河桥力战有功封革融县侯
《漢語大詞典》:
贯穿融会(貫穿融會)
见“ 贯通融会 ”。
《漢語大詞典》:
贯通融会(貫通融會)
犹言融会贯通。 宋
袁燮
《〈象山先生文集〉序》
:“自始知学,讲求大道,弗得弗措,久而寖明,又久而大明,此心此理,贯通融会,美在其中,不劳外索。” 元
袁桷
《题〈雪窦潜师语录〉后》
:“乃痛自卓立,游诸方,能采其所长,不专於一师,而共贯通融会,慊然犹以为未足。” 明
吴承恩
《诸史将略序》
:“泥法而不知变,非筭之胜也,盖有贯通融会、神而明之者存焉。”亦作“ 贯穿融会 ”。 清
戴名世
《方舟传》
:“年十四五,尽通六经诸史及百家之书,贯穿融会,发挥为义理之文,穷微阐幽,务明其所以然之故。”
分類:
融会贯通
《漢語大詞典》:
贯通融会(貫通融會)
犹言融会贯通。 宋
袁燮
《〈象山先生文集〉序》
:“自始知学,讲求大道,弗得弗措,久而寖明,又久而大明,此心此理,贯通融会,美在其中,不劳外索。” 元
袁桷
《题〈雪窦潜师语录〉后》
:“乃痛自卓立,游诸方,能采其所长,不专於一师,而共贯通融会,慊然犹以为未足。” 明
吴承恩
《诸史将略序》
:“泥法而不知变,非筭之胜也,盖有贯通融会、神而明之者存焉。”亦作“ 贯穿融会 ”。 清
戴名世
《方舟传》
:“年十四五,尽通六经诸史及百家之书,贯穿融会,发挥为义理之文,穷微阐幽,务明其所以然之故。”
分類:
融会贯通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