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拼音:táng láng bǔ chán,huáng què zài hòu
比喻眼光短浅,只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参见「螳螂搏蝉」条。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槐西杂志十四》:「后数年,闻山东雷击一道士,或即此道士淫杀过度,又伏天诛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挟弹者,又在其后,此之谓矣。」
《漢語大詞典》:螳螂奋臂
1.亦作"螗螂奋臂"。
2.犹螳臂当车。
分類:螳臂当车
《漢語大詞典》:螳螂黄雀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略语。《水浒传》第四三回:“打虎功思悬赏,杀人身被官拿,试看螳螂黄雀,劝君得意休夸。”参见“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国语辞典》:螳螂搏蝉(螳螂搏蝉)  拼音:táng láng bó chán
螳螂欲捕蝉而不知黄雀在后。典出《庄子。山木》。比喻眼光短浅,只贪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后患。也作「螳螂捕蝉」。
《国语辞典》:蕈螂  拼音:xùn láng
动物名。形状像瓢虫,体形扁圆而呈黄褐色,背上有四点黑色圆点花纹。身长约一公分半。食蕈类为生,故称为「蕈螂」。
《国语辞典》:斫螂(斫螂)  拼音:zhuó láng
螳螂的别名。参见「螳螂」条。《通俗常言疏證。动物。斫螂》引《说文》段玉裁注:「江东呼为石螂。石即斫,今江东呼为斫螂。」
分类:螳螂
《国语辞典》:螳螂拳  拼音:táng láng quán
一种拳术,相传为明末清初山东即墨县人王朗所创。王朗由螳螂两臂的动作得到启发,并吸收当时中国北方的名拳,集其大成,而创为此拳。螳螂拳的特点为手脚紧密配合,招法精妙迅术速,在受对方攻击的同时自己也进攻,并用其独特的螳螂手迷人眼目,再配合闭门脚攻击对手。如:「他练习打螳螂拳的样子滑稽可爱。」
《漢語大詞典》:鹤势螂形(鶴勢螂形)
谓腰肢纤袅,体态轻盈。红楼梦第四九回:“﹝ 湘云 ﹞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鹿皮小靴:越显得蜂腰猿背,鹤势螂形。”
《國語辭典》:刀螂  拼音:dāo láng
螳螂的别名。参见「螳螂」条。
分類:螳螂
《漢語大詞典》:蜣螂之转(蜣蜋之轉)
蜣螂推转而成的粪丸。常指低下无用之物。新五代史·唐臣传·任圜:“ 圜 谓 重诲 曰:‘ 李琪 才艺,可兼时辈百人,而谗夫巧沮,忌害其能,若舍 琪 而相 协 ( 崔协 ),如弃苏合之丸而取蜣蜋之转也!’”亦省作“ 蜣转 ”。 宋 何仙姑 《八声甘州》词:“伤感,蜣转却做灵丹。”参见“ 蜣蜋 ”。
《國語辭典》:蜣螂  拼音:qiāng láng
动物名。昆虫纲鞘翅目金龟子科。背有坚甲,全体黑色,富金属光泽,常把人畜的粪便推转成丸球,而慢慢食用,并产卵于粪上,孵化的幼虫也以粪便为食。也称为「虼螂」、「蛣蜣」、「转丸」、「屎蚵螂」。
《漢語大詞典》:蜣螂转粪(蜣螂轉糞)
见“ 蜣蜋转丸 ”。
《漢語大詞典》:蜣螂转丸
1.亦作"蜣郎转丸"。
2.蜣螂把粪推滚成球形。常指一种天然的低下的本能。
《漢語大詞典》:蜣螂转丸
1.亦作"蜣郎转丸"。
2.蜣螂把粪推滚成球形。常指一种天然的低下的本能。
《漢語大詞典》:屎虼螂
即屎蜣螂。 元 刘庭信 《寨儿令·戒嫖荡》曲:“呆小姐,悔难迭,正撞着有钱的壁虱倈。屎虼蜋推车,饿老鴟拿蛇,甚的是羊背皮马腰截。”参见“ 屎蜣螂 ”。
《漢語大詞典》:屎蜣螂
即蜣螂。一种吃屎或动物尸体的黑甲虫。胸脚多毛。常用以比喻徒有其表而内在丑恶的人。
《國語辭典》:屎蚵螂(屎蚵蜋)  拼音:shǐ kē láng
蜣螂的别名。参见「蜣螂」条。
《漢語大詞典》:屎蜣螂
即蜣螂。一种吃屎或动物尸体的黑甲虫。胸脚多毛。常用以比喻徒有其表而内在丑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