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烛信(烛信)  拼音:zhú xìn
用以固定蜡烛的签子。《红楼梦》第五三回:「每一席前竖一柄漆干,倒垂荷叶,叶上有烛信,插著彩烛。」
《国语辞典》:蜡油(蜡油)  拼音:là yóu
蜡烛融化成的液体。
《国语辞典》:蜡铺(蜡铺)  拼音:là pù
原为专售蜡烛的商店,后多兼业捲烟、煤油、兑换等,而仍因其旧名。
《漢語大詞典》:洋蜡烛(洋蠟燭)
用西洋方法制成的蜡烛。 邹韬奋 《经历》二:“夜里十点钟照章要熄灯睡觉,我偷点着洋蜡烛躲在帐里偷看。”
《国语辞典》:美人灯儿(美人灯儿)  拼音:měi rén dēng ér
因旧时的纸灯笼,中间燃烧蜡烛,风一吹就熄灭,故借喻弱不禁风的美女。《红楼梦》第五五回:「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倒好,……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国语辞典》:食用蜡烛木(食用蜡烛木)  拼音:shí yòng là zhú mù
植物名。紫葳科蜡烛树属,常绿小乔木。干皮纵裂斑驳。三出复叶,小叶卵形,总柄有翅。干生花,花冠黄绿色,漏斗形,长四至六公分。果表面光滑,黄白色,圆棒状如蜡烛,约十至二十五公分,由干面垂生,可供食用。原产巴拿马。
《国语辞典》:以蜡代薪(以蜡代薪)  拼音:yǐ là dài xīn
用蜡烛来代替木柴燃烧。形容奢侈浪费。《幼学琼林。卷三。贫富类》:「石崇以蜡代薪,王恺以饴沃釜。」
《国语辞典》:荷花灯(荷花灯)  拼音:hé huā dēng
糊成荷花形状的灯笼。里面点上蜡烛,可以提持。多见于中元盂兰盆会。
《国语辞典》:发光体(发光体)  拼音:fā guāng tǐ
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如太阳、电灯、蜡烛等。
《国语辞典》:蜡头儿(蜡头儿)  拼音:là tóu ér
1.快要燃尽的蜡烛。如:「天快亮时,蜡烛烧得只剩一截蜡头儿。」
2.比喻事情将要结束。如:「这件工程只剩个蜡头儿,就由你来完工吧!」
《国语辞典》:蜡芯儿(蜡芯儿)  拼音:là xìn ér
蜡烛的中心部分。多为纤维所制的细长条状,是点燃蜡烛的引线。
《国语辞典》:香蜡铺(香蜡铺)  拼音:xiāng là pù
售卖香与蜡烛的商店。
《國語辭典》:风中秉烛(風中秉燭)  拼音:fēng zhōng bǐng zhú
风中之烛易灭。比喻随时可能死亡。元。无名氏《村乐堂》第一折:「我将世事都参透,幻身躯似风中秉烛,可怜见便似兀那水上浮沤。」也作「风中之烛」。
《漢語大詞典》:龙凤喜烛(龍鳳喜燭)
旧时结婚用的蜡烛。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於是在沸天震地的锣鼓鞭炮中,这一对小人儿--他十五,她十六--如一对羔羊,昏惑而惊惧,被人笑嘻嘻地推到焰光熊熊的龙凤喜烛之前,一拜,再拜,三拜……从此就在一间冰冷的新房里同住了两年零七个月。”
分類:结婚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