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掘蛊(掘蠱)
汉武帝 患病, 江充 说是巫蛊为祟,并预埋桐木人于太子宫地下,然后掘起,以诬陷 戾太子 。见汉书·江充传。后以“掘蛊”为诬陷帝位继承人的典故。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褒赐》:“ 天后 致投杼之疑, 中宗 忧掘蛊之变。”旧唐书·则天皇后纪:“ 隋 尚书令 杨素 ,昔在本朝,早荷殊遇……摇动冢嫡,寧唯掘蛊之祸;诱扇后主,卒成请蹯之衅。”
《韵府拾遗 麌韵》:成蛊(成蛊)
岭表录异记岭表山川盘郁多岚雾作瘴人感之多病胪胀成蛊
《漢語大詞典》:吹蛊(吹蠱)
即飞蛊。毒虫名。文选·鲍照〈苦热行〉:“含沙射流影,吹蛊痛行暉。” 李善 注:“《毛诗义疏》曰:‘……吹蛊,即飞蛊也。’ 顾野王 《舆地志》曰:‘ 江 南数郡有畜蛊者,主人行之以杀人,行食饮中,人不觉也。其家絶灭者,则飞游妄走,中之则毙。’”
分類:毒虫虫名
《漢語大詞典》:病蛊(病蠱)
(1).患蛊疾。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刘士彦》:“ 刘 始病蛊,不能食;即日,食如初而益多。”
(2).害人的毒蛊。犹言害人虫。 明 无名氏 《鸣凤记·幼海议本》:“况生贼子,坏朝纲成病蛊。”
分類:害人
《漢語大詞典》:厌蛊(厭蠱)
谓以巫术致灾祸于人。隋书·赵绰传:“刑部侍郎 辛亶 ,尝衣绯褌,俗云利於官,上以为厌蛊,将斩之。”北史·恩倖传·穆提婆:“又恐 胡后 不可以正义离间,乃外求左道行厌蛊之术,旬朔之间, 胡氏 遂即精神恍惚,言笑无恒, 后主 遂渐相畏恶。”新唐书·肃宗七女传·郜国公主:“ 贞元 四年,又以厌蛊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林四娘:“夫人窥见其容,疑人世无此妖丽,非鬼必狐,惧为厌蛊,劝公絶之。”
分類:巫术灾祸
《漢語大詞典》:淫蛊(淫蠱)
惑乱。晏子春秋·外篇上一:“寡人不敏无良,左右淫蛊寡人,以至于此,请杀之。”
分類:惑乱
《漢語大詞典》:蛊虫(蠱蟲)
(1).粮食中蛀虫所化的蛾。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 晋 末, 荆州 久雨,粟化为蛊虫害人。”
(2).传说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宋书·顾觊之传:“时 沛郡 相县 唐赐 往比邨 朱起 母 彭 家饮酒还,因得病,吐蛊虫十餘枚。”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蛊虫﹝集解﹞引 陈藏器 曰:“凡蛊虫疗蛊,是知蛊名即可治之。如蛇蛊用蜈蚣蛊虫,蜈蚣蛊用虾蟇蛊虫,虾蟇蛊用蛇蛊虫之类,是相伏者,乃可治之。”
《漢語大詞典》:蛊蠹(蠱蠹)
毒害侵蚀。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既而 季安 悍诞淫骄,风勃蛊蠹,发则喜杀左右,渐及於骨肉。”
分類:毒害侵蚀
《國語辭典》:气蛊(氣蠱)  拼音:qì gǔ
1.气恼、委屈。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九出:「偏是他将奴误,也不索气蛊。」明。朱权《荆钗记》第二四出:「书中句都是虚,没来由认真闲气蛊。」也作「气苦」。
2.一种腹部胀痛的疾病。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二三出:「你万千愁苦,堆积在闷怀,成气蛊。」《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那乞僧气蛊已成,毕竟不痊,死了。」
《国语辞典》:下蛊(下蛊)  拼音:xià gǔ
将自制的特殊毒剂置于酒、茶中待客,藉以控制饮用者的心智,或使饮用者中毒身亡。
《漢語大詞典》:振蛊(振蠱)
谓清除积弊。 明 张居正 《京师重建贡院记》:“尝谓创始之事,似难而实易;振蛊之道,似易而实难。”
分類:清除积弊
《骈字类编》:蚕蛊(蚕蛊)
本草金蚕集解幕府燕閒录云池州进士邹阆家贫一日启户获一小笼内有银器持归觉股上有物蠕蠕如蚕金色烂然友人曰此金蚕也阆遂吞之寂无所苦时珍窃谓金蚕之蛊为害甚大故备书二事
《國語辭典》:蛊疾(蠱疾)  拼音:gǔ jí
心志惑乱的病。多指惑于女色而生的病。《左传。宣公八年》:「晋胥克有蛊疾,却缺为政,秋废胥克,使赵朔佐下军。」
《漢語大詞典》:蛊蚀(蠱蝕)
困扰侵蚀。 师陀 《寒食节》:“他无力的坐在椅上,心头乱糟糟,被烦躁蛊蚀着,懊悔着不该回来,且想马上离开这里了。”
分類:困扰侵蚀
《漢語大詞典》:狂蛊(狂蠱)
(1).犹狂惑。 汉 扬雄 《太玄·止》:“关其门户,用止狂蛊。” 司马光 集注:“蛊,惑也。”
(2).蛊疾。患此疾者神志惑乱,故称。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寄琼州杨舍人》:“人多药户生狂蛊,吏有珠官出俸钱。”
(3).指蛊惑众人的恶毒言论。 鲁迅 《集外集补遗·破恶声论》:“狂蛊中于人心,妄行者日昌炽,进毒操刀,若惟恐宗邦之不蚤崩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