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客程蛇绕(客程蛇绕)
杜荀鹤 途中春诗 人世鹤归双鬓上,客程蛇绕乱山中。
分类:羁旅
《國語辭典》:窟里拔蛇(窟裡拔蛇)  拼音:kū lǐ bá shé
形容拖不动的样子。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三折:「鲁智深似窟里拔蛇。(云)宋公明,你也行动些儿。」
分類:行动迟缓
《國語辭典》:惊蛇入草(驚蛇入草)  拼音:jīng shé rù cǎo
惊恐的蛇矫捷的窜入草丛中。多用以比喻草书笔势矫健,豪放不羁。唐。韦续〈书诀墨薮〉:「作一点,如高峰坠石,作一牵,如百岁枯藤,作一放纵,如惊蛇入草。」
《漢語大詞典》:鲸吞蛇噬(鯨吞蛇噬)
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清 鲁一同《秦论》:“ 秦 人一出其师以挠 山 东,诸侯莫能支,鲸吞蛇噬,不及百年,天下席捲而入於 秦 矣。”
《分类字锦》:金蛇绕案(金蛇绕案)
《南唐书》:睦昭符为常州刺史。一日坐厅事,雷雨猝至,电光如金蛇绕案,吏卒皆惊仆。昭符神色自若,抚案叱之,雷电遽散。得铁索重百斤,徐命举索纳库中。
分类:
《漢語大詞典》:金环蛇(金環蛇)
毒蛇的一种。头颈部的背面黑色,全身有黑色和黄色相间环带,毒性大,吃小动物。
《漢語大詞典》:马蛇菜(馬蛇菜)
方言。马齿苋。 萧红 《生死场》十三:“在一片平地上稀疏的生着马蛇菜。”
《國語辭典》:龙蛇飞动(龍蛇飛動)  拼音:lóng shé fēi dòng
龙在飞跃,蛇在摆动。形容书法的笔势苍劲有力,自然生动。宋。苏轼 西江月。三过平山堂下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水浒后传》第三七回:「在照壁上龙蛇飞动,挥下碗口大小的二十八字。」
《漢語大詞典》:龙蛇飞舞(龍蛇飛舞)
见“ 龙蛇飞动 ”。
《國語辭典》:龙蛇飞动(龍蛇飛動)  拼音:lóng shé fēi dòng
龙在飞跃,蛇在摆动。形容书法的笔势苍劲有力,自然生动。宋。苏轼 西江月。三过平山堂下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水浒后传》第三七回:「在照壁上龙蛇飞动,挥下碗口大小的二十八字。」
《國語辭典》:龙蛇混杂(龍蛇混雜)  拼音:lóng shé hùn zá
比喻愚贤不一的人混在一起。《红楼梦》第九回:「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下流人物在内。」《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我这座国子监衙门,管著天下十七省龙蛇混杂的监生。」也作「龙蛇浑杂」、「龙蛇杂处」、「鱼龙混杂」。
《分类字锦》:龙蛇入腕(龙蛇入腕)
陆游《暇日弄笔戏书诗》:龙蛇入我腕,匹素忽已穷。
分类:
《分类字锦》:龙蛇识阵(龙蛇识阵)
苻载《徐将军赞》:虚实知兵,龙蛇识阵。
分类:
《漢語大詞典》:龙蛇之诗(龍蛇之詩)
见“ 龙蛇之章 ”。
《國語辭典》:龙蛇之章(龍蛇之章)  拼音:lóng shé zhī zhāng
春秋时代晋文公因故流亡他国,得以回国后,就赏赐先前跟著逃亡的人,但却漏赏了介之推。介之推便以蛇暗喻,陈己之怨。见《史记。卷三九。晋世家》。后用以比喻赏赐不及而怨叹。《后汉书。卷一九。耿弇传。论曰》:「而苏君恩不及嗣,恭亦终填牢户。追诵龙蛇之章,以为叹息。」
《國語辭典》:龙蛇之章(龍蛇之章)  拼音:lóng shé zhī zhāng
春秋时代晋文公因故流亡他国,得以回国后,就赏赐先前跟著逃亡的人,但却漏赏了介之推。介之推便以蛇暗喻,陈己之怨。见《史记。卷三九。晋世家》。后用以比喻赏赐不及而怨叹。《后汉书。卷一九。耿弇传。论曰》:「而苏君恩不及嗣,恭亦终填牢户。追诵龙蛇之章,以为叹息。」
《漢語大詞典》:龙蛇歌(龍蛇歌)
古歌名。 春秋 时, 晋 介子推 从者有感于 介子推 从亡有功不见赏而作。一说为 介 自己所作。又名《士失志操》。其歌辞为:“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见史记·晋世家。 清 沈廷文 《广事同纂》:“题壁作龙蛇歌。人知有 晋文 之 介之推 ,而不知 晋文 之 舟之侨 。”
《漢語大詞典》:龙屈蛇伸(龍屈蛇伸)
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清 陈恭尹 《送雪公归耕苍梧歌》:“毛摧羽落君莫嘆,龙屈蛇伸自终古。”
分類:君子受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