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79,分46页显示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委委蛇蛇
土骨蛇
土虺蛇
土脚蛇
退食委蛇
纹如蛇腹
为蛇画足
为蛇添足
踒蛇
握蛇骑虎
握灵蛇之珠
岁在龙蛇
铁钱蛇
天蛇
眼镜蛇
《漢語大詞典》:委委蛇蛇
见“ 委委佗佗 ”。
《漢語大詞典》:委委佗佗
亦作“ 委委蛇蛇 ”。 雍容自得貌。《诗·鄘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 毛 传:“委委者,行可委曲踪迹也;佗佗者,德平易也。” 朱熹 集传:“雍容自得之貌。” 明 宋濂 《梅府君墓志铭》:“命也奈何,芝生巖阿;既采且歌,委委佗佗。” 清 钱谦益 《御史族兄汝瞻画像赞》:“委委佗佗,开颜舒眉。” 王闿运 《女箴》:“委委蛇蛇,如山如河。匪惟修貌,以绰以和。”一说,美貌。参阅尔雅·释训、 唐 陆德明 经典释文·毛诗音义上
分類:雍容自得
《漢語大詞典》:土骨蛇
见“ 土虺蛇 ”。
《漢語大詞典》:土虺蛇
亦称“ 土骨蛇 ”。亦称“ 土脚蛇 ”。 蝮蛇的俗称。常省称为“土虺”。《汉书·田儋传》“蝮蠚手则斩手,蠚足则斩足。何者?为害於身也。” 唐 颜师古 注:“虺若土色,所在有之,俗呼土虺。”尔雅·释鱼“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 清 郝懿行 义疏:“尔雅所释,乃是土虺,今山中人多有见者。 福山 、 栖霞 谓之土脚蛇, 江 淮 间谓之土骨蛇。长一尺许,头尾相等,状类土色。人误践之,跃起中人。” 章炳麟 新方言·释动物:“説文:‘虫,一名蝮。’尔雅作虺。今自 淮 汉 以南称土虺蛇,亦云土骨蛇。”
分類:蝮蛇
《漢語大詞典》:土虺蛇
亦称“ 土骨蛇 ”。亦称“ 土脚蛇 ”。 蝮蛇的俗称。常省称为“土虺”。《汉书·田儋传》“蝮蠚手则斩手,蠚足则斩足。何者?为害於身也。” 唐 颜师古 注:“虺若土色,所在有之,俗呼土虺。”尔雅·释鱼“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 清 郝懿行 义疏:“尔雅所释,乃是土虺,今山中人多有见者。 福山 、 栖霞 谓之土脚蛇, 江 淮 间谓之土骨蛇。长一尺许,头尾相等,状类土色。人误践之,跃起中人。” 章炳麟 新方言·释动物:“説文:‘虫,一名蝮。’尔雅作虺。今自 淮 汉 以南称土虺蛇,亦云土骨蛇。”
分類:蝮蛇
《漢語大詞典》:土脚蛇
见“ 土虺蛇 ”。
《漢語大詞典》:土虺蛇
亦称“ 土骨蛇 ”。亦称“ 土脚蛇 ”。 蝮蛇的俗称。常省称为“土虺”。《汉书·田儋传》“蝮蠚手则斩手,蠚足则斩足。何者?为害於身也。” 唐 颜师古 注:“虺若土色,所在有之,俗呼土虺。”尔雅·释鱼“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 清 郝懿行 义疏:“尔雅所释,乃是土虺,今山中人多有见者。 福山 、 栖霞 谓之土脚蛇, 江 淮 间谓之土骨蛇。长一尺许,头尾相等,状类土色。人误践之,跃起中人。” 章炳麟 新方言·释动物:“説文:‘虫,一名蝮。’尔雅作虺。今自 淮 汉 以南称土虺蛇,亦云土骨蛇。”
分類:蝮蛇
《漢語大詞典》:退食委蛇
谓退朝休息而从容自得。语本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朱熹 集传;“退食,退朝而食於家也。自公,从公门而出也。委蛇,自得之貌。” 宋 沈括 《熙宁十年谢早出表》:“从事鞅掌,未申补报之勤;退食委虵,更沐优容之赐。”
《分类字锦》:纹如蛇腹(纹如蛇腹)
洞天清禄集:古琴以断纹为證,有蛇腹断,有纹横截琴面,相去或一寸,或二寸,节节相似,如蛇腹下纹。
分类:
《國語辭典》:为蛇画足(為蛇畫足)  拼音:wèi shé huà zú
比喻多此一举或无中生有。参见「画蛇添足」条。《三国志。卷四五。蜀书。张翼传》:「维大怒。曰:『为蛇画足。』维竟围经于狄道,城不能克。」清。全祖望〈梅花岭记〉:「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
《國語辭典》:为蛇添足(為蛇添足)  拼音:wèi shé tiān zú
比喻多此一举或无中生有。参见「画蛇添足」条。明。王廷相〈答何柏斋造化论〉一四首之八:「此论为蛇添足,又岂自然而然之道哉。」
《國語辭典》:为蛇画足(為蛇畫足)  拼音:wèi shé huà zú
比喻多此一举或无中生有。参见「画蛇添足」条。《三国志。卷四五。蜀书。张翼传》:「维大怒。曰:『为蛇画足。』维竟围经于狄道,城不能克。」清。全祖望〈梅花岭记〉:「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
《漢語大詞典》:踒蛇
逶迤。曲折绵延貌。 汉 焦赣 《易林·大壮之鼎》:“长尾踒虵,画地为河,深不可涉。”
《國語辭典》:握蛇骑虎(握蛇騎虎)  拼音:wò shé qí hǔ
比喻非常险恶的处境。语出《魏书。卷二一。献文六王传下。彭城王协传》:「兄识高年长,故知有夷险,彦和握蛇骑虎,不觉艰难。」
《漢語大詞典》:握灵蛇之珠(握靈蛇之珠)
相传古时 隋侯 见一大蛇伤断,即以药敷之。后蛇从 江 中衔出一大珠报之。因称其珠曰 隋 珠或蛇珠。见《淮南子·览冥训》“ 隋侯 之珠” 汉 高诱 注。后以“握灵蛇之珠”喻具有非凡的才华。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 荆山 之玉。”亦省称“ 握蛇 ”。旧唐书·文苑传序:“爰及我朝,援生贤俊, 文皇帝 解戎衣而开学校,饰賁帛而礼儒生,门罗吐凤之才,人擅握蛇之价。”
分類:大蛇蛇伤
《國語辭典》:岁在龙蛇(歲在龍蛇)  拼音:suì zài lóng shé
语本《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五年春,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既寤,以谶合之,知命当终。」句下章怀太子注引北齐。刘昼〈高才不遇传〉论玄曰:「辰为龙,巳为蛇,岁至龙蛇贤人嗟。」后以岁在龙蛇指年寿将尽。宋。苏轼再过超然台赠太守霍翔〉诗:「昔饮雩泉别常山,天寒岁在龙蛇间。」
分類:岁星命数
《漢語大詞典》:铁钱蛇(鐵錢蛇)
一种状如蚯蚓的小蛇,无毒,又名盲蛇。分布于 浙江 、 福建 等地。 鲁迅 《野草·死火》:“我的身上喷出一缕黑烟,上升如铁线蛇。”
分類:蚯蚓
《漢語大詞典》:天蛇
(1).星名,即腾蛇星。晋书·天文志上:“腾蛇二十二星,在营室北,天蛇也,主水虫。”
(2).毒虫名。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一吏为虫所毒,举身溃烂,有一医言能治,呼使视之,曰:‘此为天蛇所螫。’……然不知天蛇何物,或云‘草间黄花蜘蛛是也’。”
《國語辭典》:眼镜蛇(眼鏡蛇)  拼音:yǎn jìng shé
动物名。爬虫类有鳞目。长四、五尺,颈部有一对有白边黑心的环状斑纹,形如眼睛。背褐色,腹青白色,毒牙有沟,可注毒液,怒则颈膨大,昂首直立,昼伏夜出。俗称为「饭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