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秋蛇
易林:秋蛇向穴,不失其节。
《骈字类编》:蛇走
韩愈 射训狐诗见枭惊下蛇苏轼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诗囊破 巳走 尚未省齧伤。
《漢語大詞典》:修蛇
亦作“ 修虵 ”。 长蛇,大蛇。常比喻坏人。《汉书·扬雄传上》:“屨般首,带修蛇。”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铜头铁额,兴暴皇年;封豨修虵,行灾中国。” 唐 李白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诗:“修蛇横 洞庭 ,吞象临江岛。”参见“ 脩蛇 ”。
《漢語大詞典》:画蛇(畫蛇)
(1).绘画蛇的形象。《战国策·齐策二》:“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巵,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元 张昱 《寄松江杨维桢儒司》诗:“画蛇饮酒合谁先,尘土东华四十年。”参见“ 画蛇添足 ”。
(2).指墙上的雕弓映照在酒杯中而形成的弯曲的影子。因形似蛇,故称。多用作武臣卧疾或赋闲之典。 唐 李端 《酬秘书元丞郊园卧疾见寄》诗:“撒枕销行蚁,移杯失画蛇。” 宋 苏轼 《书刘君射堂》诗:“兰玉当年刺史家,双鞬驰射笑穿花。而今白首闲驄马,只有清樽照画蛇。”参见“ 杯弓蛇影 ”。
(2).指墙上的雕弓映照在酒杯中而形成的弯曲的影子。因形似蛇,故称。多用作武臣卧疾或赋闲之典。 唐 李端 《酬秘书元丞郊园卧疾见寄》诗:“撒枕销行蚁,移杯失画蛇。” 宋 苏轼 《书刘君射堂》诗:“兰玉当年刺史家,双鞬驰射笑穿花。而今白首闲驄马,只有清樽照画蛇。”参见“ 杯弓蛇影 ”。
《國語辭典》:画蛇添足(畫蛇添足) 拼音:huà shé tiān zú
战国时有楚人以比赛画蛇决定谁可以喝酒,有人画好后又添画四只脚,此时第二个人也已画成,第一个人则因为多画了根本不存在的蛇足,反而失去本已赢得的酒。典出《战国策。齐策二》。后比喻多此一举而于事无补。《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也作「画蛇著足」、「为蛇添足」、「为蛇画足」。
《漢語大詞典》:走蚓惊蛇(走蚓驚蛇)
形容矫健迅捷的笔势。 明 汤式 《一枝花·赠明时秀》套曲:“锦綉额赠新题走蚓惊蛇,丹青帧摸巧样迴鸞舞鹤。” 明 陈大声《北伴读书·富文堂宴赏》曲:“简书文半逼 苏 ,诗律法全学 杜 ,走蚓惊蛇,写一笔 唐 怀素 。”参阅《宣和书谱·草书·唐释怀素》。
《骈字类编》:蛇虎
水经注:浦阳江又东北,径始宁县𡻻山之成工峤,峤北有𡻻浦,浦口有庙,庙甚灵验,行人及樵伐者皆先敬焉。若相侵窃,必为蛇虎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