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79,分4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金蛇
秋蛇
惊蛇
蛇行
蛇龙
蛇走
修蛇
画蛇
如蛇
蝮蛇
蛇矛
走龙蛇
毒蛇
蛇虎
斩蛇
《國語辭典》:金蛇  拼音:jīn shé
1.金色的蛇。《隋书。卷三六。后妃列传。宣华夫人陈氏》:「晋王广之在蕃也,阴有夺宗之计,规为内助,每致礼焉。进金蛇、金驼等物,以取媚于陈氏。」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三。鳞部。金蛇》:「集解:金蛇生宾州、澄州,大如中指,长尺许,常登木饮露,体作金色,照日有光。」
2.闪电光。唐。顾云〈天威行〉:「金蛇飞状霍闪过,白日倒挂银绳长。」宋。陆游 南𣞼遇大风雨诗:「千群铁马云屯野,百尺金蛇电掣空。」
《骈字类编》:秋蛇
易林:秋蛇向穴,不失其节。
《漢語大詞典》:惊蛇(驚蛇)
喻笔墨飞舞。 宋 陆游 《午晴试笔》诗:“明窗揽笔聊挥洒,颯颯惊蛇又数行。”
分類:笔墨飞舞
《國語辭典》:蛇行  拼音:shé xíng
如蛇爬行般迂回绕行。唐。柳宗元 至小邱西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现亦用以指汽、机车在道路上作s状的急行。
《漢語大詞典》:蛇龙(蛇龍)
亦作“虵龙”。
(1).蛇与龙。传说为造成洪水者。孟子·滕文公下:“ 禹 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 菹 。” 汉 王充 论衡·吉验:“洪水滔天,虵龙为害, 尧 使 禹 治水,驱虵龙,水治东流,虵龙潜处。”
(2).比喻盘绕屈曲的树枝。 宋 王令 《八桧图》诗:“雷疲风休云雨去,蛇龙鬭死犹鉤缠。”
《骈字类编》:蛇走
韩愈 射训狐诗见枭惊下蛇苏轼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诗囊破 巳走 尚未省齧伤。
《漢語大詞典》:修蛇
亦作“ 修虵 ”。 长蛇,大蛇。常比喻坏人。汉书·扬雄传上:“屨般首,带修蛇。”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铜头铁额,兴暴皇年;封豨修虵,行灾中国。” 唐 李白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诗:“修蛇横 洞庭 ,吞象临江岛。”参见“ 脩蛇 ”。
《漢語大詞典》:脩蛇
长蛇;大蛇。《淮南子·本经训》:“逮至 尧 之时,十日竝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脩蛇皆为民害。” 高诱 注:“脩蛇,大蛇,吞象三年而出其骨之类。”
分類:长蛇大蛇
《漢語大詞典》:画蛇(畫蛇)
(1).绘画蛇的形象。战国策·齐策二:“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巵,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元 张昱 《寄松江杨维桢儒司》诗:“画蛇饮酒合谁先,尘土东华四十年。”参见“ 画蛇添足 ”。
(2).指墙上的雕弓映照在酒杯中而形成的弯曲的影子。因形似蛇,故称。多用作武臣卧疾或赋闲之典。 唐 李端 《酬秘书元丞郊园卧疾见寄》诗:“撒枕销行蚁,移杯失画蛇。” 宋 苏轼 《书刘君射堂》诗:“兰玉当年刺史家,双鞬驰射笑穿花。而今白首闲驄马,只有清樽照画蛇。”参见“ 杯弓蛇影 ”。
《國語辭典》:画蛇添足(畫蛇添足)  拼音:huà shé tiān zú
战国时有楚人以比赛画蛇决定谁可以喝酒,有人画好后又添画四只脚,此时第二个人也已画成,第一个人则因为多画了根本不存在的蛇足,反而失去本已赢得的酒。典出《战国策。齐策二》。后比喻多此一举而于事无补。《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也作「画蛇著足」、「为蛇添足」、「为蛇画足」。
《國語辭典》:杯弓蛇影  拼音:bēi gōng shé yǐng
相传杜宣夏至日赴宴,见酒杯中似有蛇,不敢不饮。酒后胸腹极痛,医治不瘉,后得知是壁上赤弩照在杯中,形影如蛇,于是病痛立刻痊瘉。见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九。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后比喻为不存在的事情枉自惊惶。也作「杯底逢蛇」、「杯中蛇影」、「弓影杯蛇」、「弓影浮杯」、「影中蛇」。
《分类字锦》:如蛇
杨万里 过陂子径五十馀里乔木蔽天遣闷诗 一事说来人不信,蕨长如树蚓如蛇。
分类:如蛇
《漢語大詞典》:蝮蛇
蝮蛇科。头呈三角形,体色灰褐而有斑纹,口有毒牙。生活在平原及山野,以鼠、鸟、蛙等为食,也能伤人畜。毒腺的毒液可治麻风病。《楚辞·招魂》:“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新唐书·南蛮传下·南平獠:“山有毒草、沙虱、蝮虵,人楼居,梯而上,名为干栏。” 林百举 《悲愤》诗之四:“天下民穷鸿雁唳,西来宝气蝮蛇涎。”
《漢語大詞典》:蛇矛
亦作“虵矛”。 古兵器名。矛之长者。 唐 杜牧 《郡斋独酌》诗:“犀甲 吴 兵鬭弓弩,蛇矛 燕 戟驰锋鋩。”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一》:“ 陈安 刀矛并发,十伤五六,一时目为壮士,而 平先 搏战,三交,夺其虵矛,悬头涧曲,易若探囊。” 鲁迅 《呐喊·风波》:“他两手同时捏起拳头,仿佛握着无形的蛇矛模样,向 八一嫂 抢进几步道,‘你能抵挡他么!’”
分類:兵器长者
《漢語大詞典》:走龙蛇(走龍蛇)
形容矫健迅捷的笔势。 元 宋方壶 《醉花阴·走苏卿》套曲:“走龙蛇字体儿堪人敬,他诉衷肠表志诚。”参见“ 走蚓惊蛇 ”。
《漢語大詞典》:走蚓惊蛇(走蚓驚蛇)
形容矫健迅捷的笔势。 明 汤式 《一枝花·赠明时秀》套曲:“锦綉额赠新题走蚓惊蛇,丹青帧摸巧样迴鸞舞鹤。” 明 陈大声《北伴读书·富文堂宴赏》曲:“简书文半逼 苏 ,诗律法全学 杜 ,走蚓惊蛇,写一笔 唐 怀素 。”参阅宣和书谱·草书·唐释怀素
《國語辭典》:毒蛇  拼音:dú shé
两颊具有毒腺的蛇。毒腺由上颔唇腺所形成,有管子和上颚的长牙相通,而将毒液由毒腺经由管子,注入被咬动物的皮下。未经救治,可以致死。
《骈字类编》:蛇虎
水经注:浦阳江又东北,径始宁县𡻻山之成工峤,峤北有𡻻浦,浦口有庙,庙甚灵验,行人及樵伐者皆先敬焉。若相侵窃,必为蛇虎所伤。
《國語辭典》:斩蛇(斬蛇)  拼音:zhǎn shé
相传汉高祖刘邦起事前,曾夜行泽中,遇大蛇当道,拔剑斩之。典出《汉书。卷一。高帝纪上》。后以斩蛇指有帝王之运的徵兆。唐。薛逢 重送徐州李从事商隐诗:「斩蛇泽畔人烟晓,戏马台前树影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