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83,分39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蛇躯
蛇吼
蛇伸
蛇螫
蛇长
梦蛇
蛇口
蛇丘
蛇人
蛇吞象
蛇文
蛇纹
两头蛇
箧蛇
玄蛇
《骈字类编》:蛇躯(蛇躯)
梁简文帝南郊颂见龙准下。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伏羲鳞身,女娲蛇躯。 成公绥天地赋:人首蛇躯,鸟翼龙身。
《骈字类编》:蛇吼
杜甫上水遣怀诗见熊挂下。
《漢語大詞典》:蛇伸
亦作“虵伸”。 修长舒展貌。 三国 魏 曹丕 《柳赋》:“脩干偃蹇以虹指兮,柔条阿那而虵伸。”文苑英华卷一二○引无名氏《五丝续宝命赋》:“龙烂虵伸,光气腾腾,以御邪也。”
分類:修长舒展
《骈字类编》:蛇螫
水经注:王歆始兴记曰:林水源里石室,室前盘石上列罗十瓮,中悉是饼银,采伐遇之不得取,取必迷闷。晋太元初,民封驱之,家仆密窃三饼归,发看,有大蛇螫之而死。
《骈字类编》:蛇长(蛇长)
录异记见兔头下。
又见牛吼下。
《国语辞典》:梦蛇(梦蛇)  拼音:mèng shé
语本《诗经。小雅。干斯》:「维虺维蛇,女子之祥。」梦见蛇。古代认为是生女孩的预兆。《幼学琼林。卷二。老幼寿诞类》:「梦虺梦蛇,女子之祥。」
《骈字类编》:蛇口
萨婆多论:宁以身分内毒蛇口中,不犯女人。
《骈字类编》:蛇丘
史记武帝纪:天子从封禅还,坐明堂,群臣更上寿。于是制诏御史,赐民百户牛一,酒十石,加年八十孤寡布帛二匹,复博奉高蛇丘历城,毋出今年租税人。汉书地理志:泰山郡县蛇丘隧乡,故隧国。春秋曰:齐歼于隧也。师古曰:蛇音移,隧音遂。后汉书郡国志:泰山郡济北国蛇丘有遂乡,古遂国。 左传:庄十三年,齐人灭遂水。又南阳郡复阳侯国西有断蛇丘,即衔珠之蛇也。 经汶水又西南过蛇丘县南,注汶水。又西径蛇丘县南,县治铸乡故城,春秋左传:宣叔娶于铸,是也乡。又濄水又东径广乡城北。圈称曰:襄邑有蛇丘亭故矣,改曰广世居。元中记:东海有蛇丘之地,险多沮洳众蛇 之无人民,蛇或人头而蛇身。
《漢語大詞典》:蛇人
以弄蛇为业的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蛇人:“蛇人又饲之,乃食……大抵蛇人之弄蛇也,止以二尺为率。”
《國語辭典》:蛇吞象  拼音:shé tūn xiàng
相传古时有巴蛇能吞食大象,经过三年,象的骨头才被吐出。见《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身躯瘦长,而象的体形庞大,后世将这种以小吞大的情形,用来比喻人心的贪婪无度。《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梁尚宾看这场交易,尽有便宜,欢喜无限。正是:贪痴无底蛇吞象,祸福难明螳捕蝉。」也作「巴蛇吞象」、「巴蛇食象」。
分類:贪婪
《骈字类编》:蛇文
云仙杂记:傅咸掌有卧蛇文,指甲上隐起花草如雕刻,是以文章过人。 符载说:玉气吞蛇文,弥贯鱼目。
《漢語大詞典》:蛇纹(蛇紋)
蛇身的花纹。 茅盾 《子夜》八:“他刚到了楼下厢房,还没坐定,女儿也就来了;拿着蛇纹皮的化妆皮包,是立刻要出门的样子。”
分類:蛇身花纹
《國語辭典》:两头蛇(兩頭蛇)  拼音:liǎng tóu shé
同身而蛇头分歧的蛇,或首尾均有头的蛇。比喻心狠手辣、十分阴险的人。元。无名氏〈乔捉蛇。毒似两头蛇〉曲:「毒似两头蛇,狠如双尾蝎。闪的我无情无绪无归著。」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三折:「一个李存信,两头蛇谗言佞语。」
《骈字类编》:箧蛇(箧蛇)
王僧孺中寺碑铭:箧蛇争赴藤,鼠无息缘。梁元帝梁安寺刹下铭:箧蛇未断,藤蛇方。
《漢語大詞典》:玄蛇
一种大蟒。山海经·大荒南经:“ 黑水 之南,有玄蛇,食麈。” 郭璞 注:“今南山蚦蛇吞鹿,亦此类。” 唐 杜甫 《上水遣怀》诗:“苍苍众色晚,熊掛玄蛇吼。”
分類:郭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