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蛤蚌  拼音:gé bàng
蛤蜊的别名。参见「蛤蜊」条。
《國語辭典》:蛤蚌  拼音:gé bèng
用来装饰器物的贝壳。也称为「蛤蜊蚌子」。
分類:蚌蛤
《分类字锦》:向月
家语蚌蛤龟珠与月而盛虚苏舜钦 永叔石月屏图诗 老蚌向月月降胎,海犀望星星入角。
分类:蚌蛤
《分类字锦》:吐光
方舆胜览:蚌湖在兴宁东北四十里,有老蚌大数尺,夜吐光。
分类:蚌蛤
《分类字锦》:斗龙(斗龙)
五杂俎:吴陈湖旁有巨潭,中产老蚌,其大如船。一日张口滩畔,有浣衣妇以为沉船也,蹴之,蚌闭口而没,妇为惊仆。尝有龙来取其珠,蚌与斗三昼夜,风涛大作,龙爪蚌于空中高数丈,复坠,竟无如之何。
玉堂閒话:吉州龙渔观有巨钟,上有文曰:晋元康年铸。钟顶有一窍,古老相传,则天时钟声震长安,遂有诏凿之,其窍是也。天祐年中,忽一夜失钟所在,至旦如故。见蒲牢有血,㾗并蕬草。蕬草者,江南水草也,叶如薤,随水深浅而生。先观前大江数夜,居人闻江水风浪之声,至旦,有渔者见江心有一红旗,水上流下,渔者掉小,舟往接取之。至则见金鳞光耀,波涛汹涌。渔者急回,始知蒲牢斗伤江龙也。
分类:蚌蛤
《漢語大詞典》:土肉
(1).蚌蛤类软体动物。文选·郭璞〈江赋〉:“玉珧海月,土肉石华。” 李善 注引《临海水土物志》:“土肉,正黑,如小儿臂大,长五寸,中有腹,无口目,有三十足,炙食。” 吕延济 注:“并水虫,蚌蛤之属。”一说,即鹿角菜。
(2).谓泥土。 宋 苏轼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之三:“不堪土肉埋山骨,未放苍龙浴渥洼。”
《國語辭典》:蒲芦(蒲蘆)  拼音:pú lú
壶芦的别名。参见「壶芦」条。
《漢語大詞典》:蒲蠃
蚌蛤之属。国语·吴语:“今 吴 民既罢,而大荒荐饥,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其民必移就蒲蠃於东海之滨。”
分類:蚌蛤
《分类字锦》:琼蚌(琼蚌)
郭璞江赋:琼蚌晞曜以莹珠。注:异物志曰:蚌似车螯,洁白如玉。晞曜,向日也。扬雄蜀都赋曰:蚌含珠而擘裂。
分类:蚌蛤
《國語辭典》:蛤灰  拼音:gé huī
蛤壳烧成的灰,可用来粉饰墙壁。
《漢語大詞典》:蜃灰
用蜃壳烧成的灰。其用途与石灰同。周礼·秋官·赤犮氏“以蜃炭攻之” 唐 贾公彦 疏:“蜃炭者,谓蜃灰是也。”隋书·南蛮传·林邑:“其国延袤数千里……以塼为城,蜃灰涂之,东向户。”
《分类字锦》:函珠
张衡南都赋:巨蚌函珠,駮瑕委蛇。注:蚌与蚌同,函与含同。何逊七召:珠玑产于蚌蛤,圭璧出于山渊。
分类:蚌蛤
《漢語大詞典》:月蛤
蛤蜊的别名。古人谓蚌蛤之实虚随月之望晦而变化,故称。 宋 梅尧臣 《泰州王学士寄车螯蛤蜊》诗:“车螯与月蛤,寄自 海陵郡 。谓我抱餘醒, 江都 多美醖。”
分類:蛤蜊蚌蛤
《漢語大詞典》:蜃珧
蚌蛤之属。山海经·东山经:“又西南四百里,曰 嶧皋之山 ,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堊; 嶧皋之水 出焉,东流注于 激女之水 ,其中多蜃珧。” 郭璞 注:“蜃,蚌也。珧,玉珧,亦蚌属。”
分類:蚌蛤郭璞
《漢語大詞典》:蜃醢
以蚌蛤类肉制成的酱。周礼·地官·川衡“祭祀宾客共川奠” 唐 贾公彦 疏:“《醢人》云:‘馈食之豆,有蜃醢、蠯醢,蜃蠯是蛤。’”
分類:蚌蛤
《分类字锦》:含珰(含珰)
见上注。
分类:蚌蛤
《分类字锦》:与月盈亏(与月盈亏)
郭璞蚌赞:万物变蜕,其理无方;雀雉之化,含珠怀珰。与月盈亏,协气晦望。
分类:蚌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