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09,分48页显示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47  4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蛮虫
没毛大虫
麦秆虫
米蛀虫
蠓虫
棉铃虫
连虫陆
狸虫
老咬虫
佛类词典
沙弥爱酪为虫
岑大虫
迦迦罗虫
师子身中虫
无齿大虫
纴婆虫
《漢語大詞典》:蛮虫(蠻蟲)
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贬称。 汉 班固 《白虎通·礼乐》:“蛮虫难化,执心违邪。”
《漢語大詞典》:没毛大虫(没毛大蟲)
没有毛的老虎。比喻凶猛的人或事物。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那怕他物盛财丰,顷刻间早已成空。这一把无情毒火,岂非是没毛大虫。”《水浒传》第十二回:“原来这人是京师有名的破落户、泼皮,叫做 没毛大虫 牛二 ,专在街上撒泼、行凶、撞闹。”《说岳全传》第三四回:“ 粘罕 带领众元帅、平章,分兵左右迎敌,那里当得起这班没毛大虫,声若翻江,势如倒海。”
分類:老虎凶猛
《漢語大詞典》:麦秆虫(麥秆蟲)
虫名。节肢动物,体长一寸左右,呈细杆状,胸部有足七对,第二对特别大。生活在海藻上。也叫竹节虫。
《漢語大詞典》:米蛀虫(米蛀蟲)
(1).蛀米之虫。
(2).比喻旧社会囤积居奇、投机作恶的粮商。
《國語辭典》:蠓虫(蠓蟲)  拼音:měng chóng
蠓科的昆虫。
分類:蠛蠓飞虫
《漢語大詞典》:棉铃虫(棉鈴蟲)
棉花的主要害虫。雌蛾褐色或黄褐色,雄蛾灰褐色。前翅有两个暗褐斑纹,后翅灰黄,边缘有一黑色宽带。幼虫身体细长,一般为绿色或褐色,有斑纹。蛹赤褐色。幼虫钻入棉花蕾铃中为害,也危害茄类、禾谷类等多种作物。
《漢語大詞典》:连虫陆(連蟲陸)
羊蹄草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八·羊蹄
分類:羊蹄
《漢語大詞典》:狸虫(貍蟲)
隐藏在房屋孔穴中的虫类。
《國語辭典》:老咬虫(老咬蟲)  拼音:lǎo yǎo chóng
骂人的话。老妖的意思。多用以詈骂鸨母、虔婆一类的女人。咬虫,指养汉子的女人。《水浒传》第二一回:「他敢也知些风声,好几时不去了;今晚必然吃那老咬虫假意儿缠了去。」《金瓶梅》第四回:「老咬虫,我交你不要慌!我不说与他,也不做出来不信,定然遭塌了你这场门面,交你撰不成钱便!」
沙弥爱酪为虫
【佛学大辞典】
(传说)有一沙弥心常爱酪,诸檀越饷酪于僧,时沙弥得残分,每爱著心中,喜乐不离,命终后,生此残酪瓶中。沙弥之师得阿罗汉道,僧分酪时,言徐徐莫伤此爱酪沙弥。诸人言是虫,何以言爱酪沙弥?答言:此虫本是我沙弥,但贪爱残酪。坐此之故,生于瓶中。
岑大虫
【佛学大辞典】
(杂名)人称景岑禅师也。
迦迦罗虫
【佛学大辞典】
(动物)慧琳音义二十六曰:「迦迦罗虫,此云黑虫,虫必害母。」梵Ka%kala。
师子身中虫
【佛学大辞典】
(譬喻)师子命终,其他兽畜无啖之者,但身中自生虫而食之。以譬佛之正法,他人不能坏之,法中之恶比丘,自坏毁之也。仁王经下曰:「如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非外道也。」莲华面经上曰:「阿难!譬如师子命绝身死,若空若地若水若陆,所有众生不啖食彼师子身肉,唯师子身自生诸虫,还自啖食师子之肉。阿难!我之佛法非馀能坏,是我法中诸恶比丘犹如毒刺,破我三阿僧祇劫积行勤苦所集佛法。」
【佛学常见辞汇】
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譬喻出家比丘自坏佛法。
无齿大虫
【佛学大辞典】
(杂语)大虫者虎,无齿者,年长而无齿也。
纴婆虫
【佛学大辞典】
(动物)食纴婆树之虫也。涅槃经三十二曰:「无智人乐生死,如纴婆虫乐纴婆树。」作维婆虫者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