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09,分48页显示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44  45  46  4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蛆虫师
窃虫
琴虫
切根虫
青虫脱壳
鸟迹虫丝
蠥虫
腻虫
匍滴虫
蟠虫
琵琶虫
十二辰虫
十二时虫
狮子身中虫
食心虫
《漢語大詞典》:蛆虫师(蛆蟲師)
比喻卑下无能之辈。 清 龚自珍 《正译第二》:“或问 龚巩祚 曰:‘阿弥陀四十八愿有之乎?’ 龚巩祚 曰:‘蛆虫师之言也。若非蛆虫师之言,则译者为之。’”
分類:卑下
《漢語大詞典》:窃虫(竊蟲)
虫名。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窃虫:“人家有小虫,至微而响甚。细寻之,卒不可见。俗人以其难见,号窃虫。云有此者不祥。余曾覩此虫,大如半胡麻,形类鼠妇,有两角,白色,振其头则有声,或时暂止,须臾復振。牀壁窗户之间,暗黑之处多有之。”
分類:虫名
《漢語大詞典》:琴虫(琴蟲)
传说中的怪蛇。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 不咸 ……有虫,兽首蛇身,名曰琴虫。” 郭璞 注:“琴虫,亦蛇类。”
分類:郭璞
《漢語大詞典》:切根虫
方言。即地蚕,也称地老虎。
分類:方言
《分类字锦》:青虫脱壳(青虫脱壳)
徐夤胡蝶诗:缥纱青虫脱壳微,不堪烟重雨霏霏。一枝秾艳留教住,几处春风借与飞。
分类:
《漢語大詞典》:鸟迹虫丝(鳥跡蟲絲)
比喻极易消失的事物。 清 蒋士铨 临川梦·了梦:“养娘真信人也,多劳,可怜他把鸟跡虫丝收护的牢。你可也月夕花晨一再瞧。”
分類:消失事物
《漢語大詞典》:蠥虫(蠥蟲)
害虫。
分類:害虫
《漢語大詞典》:腻虫(膩蟲)
蚜虫的通称。
分類:蚜虫
《高级汉语词典》:匍滴虫  拼音:pú dī chóng
匍滴虫属的有鞭毛的原虫
《漢語大詞典》:蟠虫(蟠蟲)
唐 鲜于叔明 的诨号。
《國語辭典》:琵琶虫(琵琶蟲)  拼音:pí pá chóng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为一种害虫,生长于人畜身上,会吸血,传染疾病。也称为「放屁虫」。
《漢語大詞典》:十二辰虫(十二辰蟲)
即十二时虫。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虫篇:“南中有虫名避役,一曰十二辰虫。状似蛇医,脚长,色青赤,肉鬣。暑月时见於篱壁间,俗云见者多称意事。其首倏忽更变,为十二辰状。”
《漢語大詞典》:十二时虫(十二時蟲)
爬行类动物名。一名避役。蜥蜴的一种。相传能随十二时而变易其体色,故称。太平广记卷四七八引 唐 房千里 《投荒杂录》:“南海有毒虫者,若大蜥蜴,眸子尤精朗,土人呼为十二时虫。一日一夜,随十二时变其色。乍赤乍黄,亦呼为篱头虫。传云:伤人立死。既潜噬人,急走於藩篱之上,望其死者亲族之哭。”
《漢語大詞典》:狮子身中虫(獅子身中蟲)
佛教语。比喻从内部破坏佛法的僧团中的败类。语出莲华面经卷上:“ 阿难 ,譬如师子命絶身死,若空、若地、若水、若陆所有众生,不噉食彼师子身肉,唯师子身自生诸虫,还自噉食师子之肉。 阿难 ,我之佛法非餘能坏,是我法中诸恶比丘,犹如毒刺,破我三阿僧祇劫积行勤苦所积佛法。”后亦指混入革命阵营的投机分子。 鲁迅 《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十二)》:“﹝ 高尔基 ﹞早年所作的《鹰之歌》有 韦素园 先生的翻译……这里的信(指 高尔基 一九二八年十月七日发表于 苏联 《真理报》《给苏联的“机械的市民们”》)却是近作,可以看见他的坦白和天真,也还很盛气。‘机械的市民’其实也是坦白的人们,会照他心里所想的说出,并不涂改招牌,来做‘狮子身中虫’。”亦省作“ 狮虫 ”。 陈毅 《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之四:“靠人民打碎旧河山,狮虫灭。”
《漢語大詞典》:食心虫(食心蟲)
鳞翅目幼虫的总称。以钻入内部蛀食桃、梨、苹果、花红、梅、李等果实及豆粒得名。是果树或豆类作物的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