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709
典故
18
词典
666
佛典
17
其它
8
共709,分48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15
16
17
18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虫流
虫形
凡虫
老大虫
蠕虫
跳虫
痴虫
应声虫
仙虫
若虫
蜡虫
蛊虫
黑虫
孩虫
蜚虫
《漢語大詞典》:
虫流(蟲流)
春秋 齐桓公 不听 管仲 的话,任用 竖刁 ,专权乱政。 桓公 死,诸子争立,陈尸三月不收,尸虫流出户外。事见
《
韩非子·十过
》
。后因以“虫流”为死不得葬的典实。 晋
葛洪
《
抱朴子·名实
》
:“或虫流而莫敛,或逆窜於申亥,或擢筋於庙梁,或絶命於望夷,盖所拔之非真,而忠能之不用也。”
《
旧唐书·太宗纪论
》
:“君臣之际,遭遇斯难,以至抉目剖心,虫流筋擢,良由遭值之异也。”
分類:
齐桓公
不听
管仲
《骈字类编》:
虫形(虫形)
王起 书同文赋 或虫形而惟错,或鸟迹以相混。
分类:
虫形
《漢語大詞典》:
凡虫(凡蟲)
骂人的话。蠢物。“风”的拆字。 南朝 梁元帝
《
金楼子·立言下
》
:“世人有忿者,题其门为‘凤’字,彼不觉大以为欣,而意在‘凡鸟’也。有寄檳榔与家人者,题为‘合’字,盖‘人一口’也。人有駡奴而命名‘风’者,‘凡虫’也。”
分類:
骂人
骂人的话
拆字
《漢語大詞典》:
老大虫(老大蟲)
老虎。喻猛将。 宋
陆游
《
老学庵笔记
》
卷三:“ 彝叔 赴召时,有 华山 道人献诗曰:‘北蕃群犬窥篱落,惊起南朝老大虫。’”
分類:
老虎
猛将
《漢語大詞典》:
蠕虫(蠕蟲)
爬虫。 汉
孔臧
《蓼虫赋》
:“爰有蠕虫,厥状似螟。”
分類:
爬虫
《漢語大詞典》:
跳虫(跳蟲)
(1).戏剧中角色的名称。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
:“凡花部脚色,以旦丑跳虫为重,武小生大花面次之……跳虫又丑中最贵者也。”
(2).昆虫。身体很小,细长或圆形,无翅,有细毛,触角粗短,脚短,腹部第四节有跳跃的器官。多生在水边或湿地,吃腐烂的植物。
分類:
戏剧
昆虫
身体
角色
细长
圆形
细毛
《國語辭典》:
痴虫(痴蟲)
拼音:
chī chóng
用以斥骂迷恋于儿女私情的人。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出:「呵呸!两个痴虫,你看国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
分類:
詈词
蠢货
《國語辭典》:
应声虫(應聲蟲)
拼音:
yìng shēng chóng
随声答和的昆虫。本指唐代洛州人士所得的怪病,每发言则喉中有回应之声。见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后比喻胸无定见,随声附和的人。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摘抄。卷四。非文事》:「已无特见,一一随人之声而和之,譬之应声虫焉。」
分類:
自己
无主
主见
人患
随声附和
怪病
腹内
内生
生虫
《漢語大詞典》:
应病(應病)
唐 时传说中的一种怪病,患者说话,体内即有应声。 唐
张鷟
《
朝野佥载
》
卷一:“ 洛州 有士人患应病,语即喉中应之。” 唐
刘餗
《隋唐嘉话》
卷中:“有患应病者,问医官 苏澄 ,云:‘自古无此方。今吾所撰
《本草》
,网罗天下药物,亦谓尽矣。试将读之,应有所觉。’其人每发一声,此中輒应,唯至一药,再三无声。过至他药,復应如初。 澄 因为处方,以此药为主,其病自除。”参见“ 应声虫 ”。
分類:
怪病
患者
体内
应声
《漢語大詞典》:
仙虫(仙蟲)
蝉的别名。 宋
陶谷
《
清异录·青林乐
》
:“ 唐 世京城游手,夏月採蝉货之,唱曰:‘只卖青林乐。’妇妾小儿争买,以笼悬窗户间。亦有验其声长短为胜负者,谓之仙虫社。”
分類:
蝉
《国语辞典》:
若虫(若虫)
拼音:
ruò chóng
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自孵化后,翅膀未长成,外形和成虫相似,生殖器官尚未成熟,此时期的昆虫称为「若虫」。
分类:
完全变态
昆虫
孵化
翅膀
长成
《國語辭典》:
蜡虫(蠟蟲)
拼音:
là chóng
白蜡虫的别名。参见「白蜡虫」条。
分類:
白蜡虫
成群
栖息
女贞
树上
《漢語大詞典》:
蛊虫(蠱蟲)
(1).粮食中蛀虫所化的蛾。 南朝 梁
任昉
《
述异记
》
:“ 晋 末, 荆州 久雨,粟化为蛊虫害人。”
(2).传说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
《
宋书·顾觊之传
》
:“时 沛郡 相县 唐赐 往比邨 朱起 母 彭 家饮酒还,因得病,吐蛊虫十餘枚。” 明
李时珍
《
本草纲目·虫四·蛊虫
》
﹝集解﹞引 陈藏器 曰:“凡蛊虫疗蛊,是知蛊名即可治之。如蛇蛊用蜈蚣蛊虫,蜈蚣蛊用虾蟇蛊虫,虾蟇蛊用蛇蛊虫之类,是相伏者,乃可治之。”
分類:
蛊虫
粮食
种人
蛀虫
人工
所化
培育
毒虫
《骈字类编》:
黑虫(黑虫)
唐 贯休
归东阳临岐上杜使君七首 其三
谁报田中有黑虫,一家斋戒减仙容。
《漢語大詞典》:
孩虫(孩蟲)
幼虫,初生之虫。
《
礼记·月令
》
:“﹝孟春之月﹞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 郑玄 注:“为伤萌幼之类。”
分類:
幼虫
初生
《漢語大詞典》:
蜚虫(蜚蟲)
飞虫。
《
神异经·南荒经
》
:“南方蚊翼下有小蜚虫焉……此虫既细且小,因曰细蠛。”
分類:
飞虫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