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嘉禾处

相关人物
唐叔虞


《尚书·周书·归禾·序》
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王命唐叔归周公于东,作《归禾》。
《史记》卷四《周本纪》
「晋唐叔得嘉谷,献之成王,成王以归周公于兵所。」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郑玄曰:『二苗同为一穗。』」

例句

地失嘉禾处,风存蟋蟀辞。 韩愈 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

典故  
薰琴
 
解愠风
 
南风薰
 
咏南风
 
南薰曲
 
南风琴
 
薰风解愠
  
虞薰
 
南风弦
 
南风解愠
 
五弦歌
 
风解愠
 
舜歌南风
       
相关人物


《史记》卷二十四〈乐书〉~97~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作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孰,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级远;其治民佚者,其舞行级短。故观其舞而知其德,闻其谥而知其行。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王肃曰:『〈南风〉,育养民之诗也。其辞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此诗之辞出《尸子》及《家语》。」
《孔子家语》卷八〈辩乐解〉
子路鼓琴,孔子闻之,谓冉有曰:「甚矣由之不才也。夫先王之制音也,奏中声以为节,流入于南,不归于北。夫南者,生育之乡,北者,杀伐之城。故君子之音温柔居中以养生育之气,忧愁之感不加于心也,暴厉之动,不在于体也。夫然者,乃所谓治安之风也。小人之音则不然,亢丽微末,以象杀伐之气,中和之感,不载于心,温和之动,不存于体,夫然者乃所以为乱之风。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唯脩此化,故其兴也勃焉,德如泉流,至于今王公大人述而弗忘。殷纣好为北鄙之声,其废也忽焉,至于今王公大人举以为诫。夫舜起布衣,积德含和而终以帝,纣为天子,荒淫暴乱而终以亡,非各所修之致乎。由今也匹夫之徒,曾无意于先王之制,而习亡国之声,岂能保其六七尺之体哉?」冉有以告子路,子路惧而自悔,静思不食,以至骨立。夫子曰:「过而能改,其进矣乎。」

例句

应是南风曲,声声不合今。 于武陵 匣中琴

湛露羞依草,南风耻带熏。 令狐楚 青云干吕

熏弦歌舜德,和鼎致尧名。 司空曙 御制雨后出城观览敕朝臣已下属和

方袭缁衣庆,永奉南薰吟。 吕温 奉和张舍人阁中直夜思闻雅琴因书事通简僚友

湛露飞尧酒,熏风入舜弦。 宗楚客 奉和幸上阳宫侍宴应制

汉酺歌圣酒,韶乐舞薰风。 张九龄 奉和圣制登封礼毕洛城酺宴

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 张九龄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公赴朔方

晞阳人似露,解愠物从风。 张九龄 恩赐乐游园宴应制

不闻北斗倾尧酒,空觉南风入舜琴。 曹唐 三年冬大礼五首

已获千箱庆,何以继薰风。 李世民 秋暮言志

于焉欢击筑,聊以咏南风。 李世民 重幸武功

惭非薰风唱,曷用慰吾人。 李商隐 中和节日宴百僚赐诗

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李峤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

不思五弦琴,作歌咏南薰。 李群玉 穆天子

清如南薰丝,韵若黄钟吼。 李群玉 赠方处士兼以写别

顾非咸池奏,庶协南风薰。 李适 中春麟德殿会百僚观新乐诗

湛露晞尧日,薰风入舜弦。 杜正伦 玄武门侍宴

熏风行应律,湛露即歌诗。 杜甫 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

远师驺忌鼓鸣琴,去和南风惬舜心。 柳宗元 李西川荐琴石

熏风一万里,来处是长安。 杨巨源 送太和公主和蕃

和气生中国,熏风属外家。 杨巨源 送殷员外使北蕃

湛露恩方浃,薰风曲正调。 权德舆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词三首之二

阶下蓂荚生,琴上南风薰。 卢仝 感古四首

缄愁赴蜀道,题拙奉虞薰。 卢照邻 至望喜瞩目言怀贻剑外知己

政奉南风顺,心依北极尊。 蒋防 藩臣恋魏阙

篑桴均下调,和木等南薰。 薛存诚 闻击壤

逍遥岂有事,于此咏南薰。 薛能 升平词十首

南薰歌自溥,北极响皆通。 薛能 国学试风化下

汤征随北怨,舜咏起南风。 袁朗 赋饮马长城窟

且歌玄云曲,御酒舞熏风。 陈子昂 登泽州城北楼宴

永播南薰音,垂之万年耳。 陆龟蒙 杂讽九首

始议新尧历,将期整舜弦。 韩偓 感事三十四韵

骑驴到京国,欲和熏风琴。 韩愈 孟生诗

既欣东日户,复咏南风篇。 魏徵 奉和正日临朝应诏

典故
虞翻骨相屯
 
虞翻枉
 
弃虞翻
 
时情弃仲翔
 
虞翻地远

相关人物
虞翻


《三国志》卷五十七《吴书·虞翻传》
「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与张昭论及神仙,翻指昭曰:『彼皆死人,而语神仙,世岂有仙人邪!』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南朝宋·裴松之注引《翻别传曰》:「翻放弃南方,云『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使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不恨。』」

例句

地远虞翻老,秋深宋玉悲。 李白 赠易秀才

世议排张挚,时情弃仲翔。 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末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共叹虞翻枉,同悲阮籍途。 贾至 送王员外赴长沙

宁嗟人世弃虞翻,且喜江山得康乐。 钱起 送毕侍御谪居

久钦江总文才妙,自叹虞翻骨相屯。 韩愈 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

典故
青蝇悲虞氏

相关人物
虞翻


《三国志》卷五十七〈吴书·虞翻传〉~32~
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与张昭论及神仙,翻指昭曰:「彼皆死人,而语神仙,世岂有仙人邪!」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又为《老子》、《论语注疏》、《国语》训注,皆传于世。南朝宋·裴松之注引《虞翻别传》:「翻放弃南方,云:『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使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不恨。』」

例句

青蝇岂独悲虞氏,黄犬应闻笑李斯。 李德裕 到恶溪夜归泊芦岛

典故
穷愁著书
 
著穷愁
 
虞卿著书
 
厌穷愁
 
虞卿

相关人物
虞卿
 
魏齐


《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传·虞卿〉~2375~
虞卿既以魏齐之故,不重万户侯卿相之印,与魏齐閒行,卒去赵,困于梁。魏齐已死,不得意,乃著书,上采春秋,下观近世,曰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凡八篇。以刺讥国家得失,世传之曰《虞氏春秋》。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馀万众,邯郸几亡。虞卿料事揣情,为赵画策,何其工也!及不忍魏齐,卒困于大梁,庸夫且知其不可,况贤人乎?然虞卿非穷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云。唐·司马贞《史记索隐》:「魏齐,魏相,与应侯有仇,秦求之急,乃抵虞卿。卿弃相印,乃与齐閒行亡归梁,以托信陵君。信陵君疑未决,齐自杀。故虞卿失相,乃穷愁而著书也。」

例句

谁遣虞卿裁道帔,轻绡一匹染朝霞。 李贺 南园十三首之十二

若逢金马门前客,为说虞卿久著书。 段成式 送穆郎中赴阙

莫怪殷勤谢,虞卿正著书。 韩愈 李员外寄纸笔

典故 
韶凤
  
舜调清管
   
韶音


《风俗通义校注》卷六〈声音〉~267~
夫乐者,圣人所以动天地,感鬼神,按万民,成性类者也。故黄帝作〈咸池〉,颛顼作〈六茎〉,喾作〈五英〉,尧作〈大章〉,舜作〈韶〉,禹作〈夏〉,汤作〈护〉,武王作〈武〉,周公作〈勺〉。勺,言能斟勺先祖之道也;武,言以功定天下也;护,言救民也;夏,大承二帝也;韶,继尧也。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十〈简文帝二·上皇太子圃园讲颂启〉~3004~
窃以舜韶始唱,灵仪自舞;陈律才暄,风心竟萼。
《尚书》卷五〈虞书·益稷〉
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祝柷,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旧题汉·孔安国传:「韶,舜乐名。言箫,见细器之备。」唐·孔颖达疏:「箫是乐器之小者。『言箫见细器之备』,谓作乐之时,小大之器皆备也。」

例句

如何一借羊角风,来听箫韶九成曲。 刘禹锡 吐绶鸟词

赐燕聆箫韶,侍祠阅琮璧。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

汉酺歌圣酒,韶乐舞薰风。 张九龄 奉和圣制登封礼毕洛城酺宴

虞舜调清管,王褒赋雅音。 李峤

罗绮明中识,箫韶暗里传。 梁铉 天门街观荣王聘妃

瑞气千重色,箫韶九奏声。 沈亚之 西蕃请谒庙

过客闻韶濩,居人识冕旒。 温庭筠 过华清宫二十二韵

无因奏韶濩,流涕对幽篁。 温庭筠 题翠微寺二十二韵

舜韶同舞日,汤祝尽飞时。 苏颋 扈从凤泉和崔黄门喜恩旨解严罢围之作

箫韶九奏韵凄锵,曲度虽高调不伤。 韦庄 村笛

至今满耳箫韶曲,徒羡瑶池舞凤皇。 鲍溶 忆郊天

山知槱柞新烟火,臣望箫韶旧鼓钟。 鲍溶 闻国家行将封禅聊抒臣情

太平无一事,天外奏虞韶。 黄颇 风不鸣条

典故
相关人物
唐尧


《尚书》卷十八〈周书·周官〉~269~
王曰:「若昔大猷,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庶政惟和,万国咸宁。』夏、商官倍,亦克用乂。明王立政,不惟其官,惟其人。今予小子,祗勤于德,夙夜不逮。仰惟前代时若,训迪厥官。」
典故
脱韝鹰

相关人物
桓虞


《东汉观记》卷十三《赵勤》
虞乃叹曰:「善吏如良鹰矣!下韝即中。」

例句

今君得所附,势若脱鞲鹰。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

典故
啸父忆鱼

相关人物
虞啸父


《晋书》卷七十六《虞潭传》附《虞啸父传》
啸父少历显位,后至侍中,为孝武帝所亲爱。尝侍饮宴,帝从容问曰:「卿在门下,初不闻有所献替邪?」啸父家近海,谓帝有所求,对曰:「天时尚温,鱼虾鲊未可致,寻当有所上献。」帝大笑。因饮大醉,出,拜不能起,帝顾曰:「扶虞侍中。」啸父曰:「臣位未及扶,醉不及乱,非分之赐,所不敢当。」帝甚悦。

例句

啸父知机先忆鱼,季鹰无事已思鲈。 吴融 渡汉江初尝鳊鱼有作

典故
尧禅舜

相关人物
唐尧
 
虞舜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尧本纪》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例句

古来尧禅舜,何必罪驩兜。 沈佺期 从驩州廨宅移住山间水亭赠苏使君

典故
相关人物
唐尧
 
虞舜


《礼记·大学》
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礼记·中庸》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周易》卷八《系辞下》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尧本纪》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例句

尧舜传天下,同心致太平。 张说 东都酺宴四首

尧舜之事不足惊,自余嚣嚣直可轻。 李白 怀仙歌

典故
一榻尘生谁扫

相关人物
虞愿


《南齐书》卷五十三〈良政列传·虞愿〉~95~
虞愿字士恭,会稽馀姚人也。祖赉,给事中,监利侯。父望之,早卒。赉中庭橘树冬熟,子孙竞来取之,愿年数岁,独不取,赉及家人皆异之。……出为晋平太守,在郡不治生产。前政与民交关,质录其儿妇,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在郡立学堂教授。郡旧出髯胆,可为药,有饷愿者,愿不忍杀,放二十里外山中,一夜还床下。复送四十里外山,经宿,复还故处。愿更令远,乃不复归,论者以为仁心所致也。海边有越王石,常隐云雾。相传云:「清廉太守乃得见。」愿往观视,清彻无隐蔽。后琅邪王秀之为郡,与朝士书曰:「此郡承虞公之后,善政犹存,遗风易遵,差得无事。」以母老解职,除后军将军。褚渊常诣愿,不在,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渊叹曰:「虞君之清,一至于此。」令人扫地拂床而去。
典故
有虞宫殿

相关人物
唐尧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帝舜〉~45~
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皇甫谧曰:「舜嫔于虞,因以为氏,今河东大阳西山上虞城是也。」
典故

《春秋左传·哀公十一年》
「公孙夏曰:『二子必死。』将战,公孙夏命其徒歌《虞殡》。」晋·杜预注:「《虞殡》,送葬歌曲,示必死。」唐·孔颖达疏:「礼,启殡而葬,葬即下棺,反,日中而虞,盖以启殡将虞之歌,谓之《虞殡》。」

例句

寒山寂已暮,虞殡有馀哀。 李百药 文德皇后挽歌

典故
虞兮楚
 
相关人物
项羽
 
虞姬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333~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徐广曰:「一云姓虞氏。」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虞姬墓在濠州定远县东六十里。长老传云项羽美人冢也。」
《漢語大詞典》:南薰
1.亦作“ 南熏 ”。指《南风》歌。相传为 虞舜 所作,歌中有“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等句。参阅《礼记·乐记》疏引《尸子》《史记·乐书》集解、《孔子家语·辩乐解》。 唐 王维 《大同殿赐宴乐敢书即事》诗:“陌上 尧 樽倾北斗,楼前 舜 乐动南薰。” 唐 陆龟蒙 《杂讽》之五:“永播南熏音,垂之万年耳。” 清 高士奇 《己未五日西苑泛舟侍宴恭纪》诗之三:“高张广乐播南薰,宝幄楼船剑佩分。”
2.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 唐 邬载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君字》诗:“和风媚东郊,时物滋南薰。” 明 何景明 《中元节》诗:“北极犹前日,南薰亦旧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 乾隆 庚戌四月,上东巡,遣官祭 尹吉甫 墓并垂问 吉甫 子孙。途次,南薰徐来,上语侍臣曰:‘此即所谓“穆如清风”也。’”
3. 唐 宫殿名。 唐 杜甫 《丹青引》:“ 开元 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 南薰殿 。”
4.泛指宫观楼殿。 宋 张先 《庆同天》词:“海宇称庆,復生元圣,风入 南薰 。拜恩遥闕,衣上晓色犹春,望 尧 云。” 清 陈维嵩 《贺新凉·作客东京寂寥谁侣西风落叶间诣旗亭》词:“却是 吴 中诸小部,队队檀槽罗帕,羣合乐 南薰 门下。”
5.门名。宋史·地理志一:“﹝ 东京 ﹞新城周迴五十里百六十五步。南三门:中曰 南薰 ,东曰 宣化 ,西曰 安上 。”
《國語辭典》:南风(南風)  拼音:nán fēng
1.从南向北吹的风。南朝梁。简文帝 金闺思诗二首之二:「南风送归雁,聊以寄相思。」也称为「薰风」、「凯风」。
2.古代的乐曲。旧传为虞舜所作。《礼记。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孔子家语。卷八。辩乐解》:「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也作「南薰」。
3.南方的音乐。其乐音调微弱。后比喻微弱无能。《左传。襄公十八年》:「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清。吴乔〈雪夜感怀〉诗:「驰来北马多骄气,歌到南风尽死声。」
4.《诗经》的国风。借指古代淳朴的诗风。唐。殷璠〈河岳英灵集。序〉:「海内词场翕然尊古,南风、周雅,称阐今日。」
5.男风、男色。《金瓶梅》第四九回:「他南人的营生,好的是南风,你每休要扭手扭脚的。」
《國語辭典》:南风不竞(南風不競)  拼音:nán fēng bù jìng
南方楚国的音乐,乐声低沉微弱,从而知军队士气低落。《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后比喻竞赛失利。《晋书。卷八○。王羲之传》:「年数岁,尝观门生樗蒲,曰:『南风不竞』。」
《漢語大詞典》:南风歌(南風歌)
古代乐曲名。 宋 王安石 《朝日一曝背》诗:“樵松煮涧水,既食取琴弹。弹作《南风歌》,歌罢坐长嘆。”详“ 南风 ”。
分類:乐曲
《國語辭典》:南风(南風)  拼音:nán fēng
1.从南向北吹的风。南朝梁。简文帝 金闺思诗二首之二:「南风送归雁,聊以寄相思。」也称为「薰风」、「凯风」。
2.古代的乐曲。旧传为虞舜所作。《礼记。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孔子家语。卷八。辩乐解》:「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也作「南薰」。
3.南方的音乐。其乐音调微弱。后比喻微弱无能。《左传。襄公十八年》:「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清。吴乔〈雪夜感怀〉诗:「驰来北马多骄气,歌到南风尽死声。」
4.《诗经》的国风。借指古代淳朴的诗风。唐。殷璠〈河岳英灵集。序〉:「海内词场翕然尊古,南风、周雅,称阐今日。」
5.男风、男色。《金瓶梅》第四九回:「他南人的营生,好的是南风,你每休要扭手扭脚的。」
《漢語大詞典》:熏弦
同“薰弦”。
《孔子家语。辩乐》:"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后以"熏弦"指《南风歌》。
分類:弦之南风
《漢語大詞典》:薰弦
《孔子家语·辩乐》:“昔者 舜 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后以“薰弦”指《南风歌》。 唐 许浑 《登尉佗楼》诗:“ 越 人未必知 虞舜 ,一奏薰弦万古风。” 五代 齐己 《贺行军太傅得白氏东林集》诗:“仰贺斯文归朗鉴,永资声政入薰弦。”
《國語辭典》:熏风(熏風)  拼音:xūn fēng
东南风。亦指和暖的风。《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何谓八风?……东南曰熏风。」南朝陈。徐陵陈文帝哀策文〉:「若水传帝,熏风御民;重光所集,世载于陈。」《石门文字禅。卷二。寄巽中》:「熏风度南枝,馀芳委红绿。」
《国语辞典》:舜弦  拼音:shùn xián
舜弹五弦琴,歌咏南风诗,希望百姓生活富足,天下太平。典出《孔子家语。卷八。辩乐解》。后以舜弦表示歌颂帝王政治圣明,广行德政。唐。杜正伦〈玄武门侍宴〉诗:「湛露晞尧日,熏风入舜弦。」亦指古雅之乐。唐。杨巨源〈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一○首之二:「人醉逢尧酒,莺歌答舜弦。」
《漢語大詞典》:舜琴
五弦琴。相传为 舜 为创,故云。礼记·乐记:“昔者 舜 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风》。” 南朝 梁 沈约 《梁鞞舞歌》:“ 舜 琴中已絶, 尧 衣今復垂。” 前蜀 韦庄 《悼亡姬》诗:“ 湘江 水阔 苍梧 远,何处相思弄 舜 琴。”
《國語辭典》:薰风(薰風)  拼音:xūn fēng
和风,特指夏天由南向北吹的风。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诗:「薰风自南来,吹我池上林。」宋。王沂孙〈齐天乐。一襟馀恨宫魂断〉词:「谩想薰风,柳丝千万缕。」也称为「南风」、「凯风」。
《漢語大詞典》:虞弦
语本礼记·乐记:“昔者 舜 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后因以“虞絃”指琴。 明 高明 《琵琶记·琴诉荷池》:“强对南薰奏 虞 絃,只觉指下餘音不似前。” 明 何景明 《题严内翰赐扇》诗:“象轂银鐶倍光宠,好扬薰风助 虞 絃。” 清 何世麟 《感赋》:“苗顽几费南熏格,一曲 虞 絃响至今。”
《國語辭典》:解愠(解慍)  拼音:jiě yùn
消除怒气。《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一则可以玩景舒怀,二则众同袍剧谈竟日,可以解愠,岂可为无益之悲?误了终身大事。」
分類:消除怨怒
《國語辭典》:箫韶(簫韶)  拼音:xiāo sháo
乐曲名。相传舜所制的大型乐舞曲。也称为「箾韶」、「大韶」、「九韶」,亦简称「韶」。《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清。陈奕禧〈虞帝陵〉诗:「飨堂合乐处,彷佛奏《箾韶》。」
《漢語大詞典》:舜韶
《韶》乐,传说 虞舜 所作。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序》:“夫乐者…… 尧 作《大章》, 舜 作《韶》。” 南朝 梁 简文帝 《上皇太子玄圃讲颂启》:“窃以 舜 《韶》始唱, 灵仪 自舞。”
分類:虞舜
《漢語大詞典》:虞韶
谓 虞舜 时的《韶》乐。 汉 班固 《幽通赋》:“《虞韶》美而仪凤兮, 孔 忘味于千载。” 南唐 陈陶 《闲居杂兴》诗之一:“《虞韶》九奏音犹在,只是 巴 童自弃遗。” 宋 梅尧臣 《送赵升卿之韶幕》诗:“俎肉应多味,《虞韶》不復闻。”
分類:虞舜
《国语辞典》:韶乐(韶乐)  拼音:sháo yuè
相传上古时代,夔所作的音乐,以箫为主乐器,舞者手执长箫,在幽悠清柔的箫音里,缓缓起舞。后以韶乐为乐教的代表。
分类:音乐乐器
《國語辭典》:唐虞  拼音:táng yú
唐尧、虞舜二帝。尧舜时代,皆行禅让,帝位传贤不传子,自古以来,就称为「太平盛世」。《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史记。卷一二○。汲黯传》:「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分類:唐尧虞舜
《國語辭典》:尧舜(堯舜)  拼音:yáo shùn
唐尧与虞舜的合称,二人均为古代的圣君。《礼记。大学》:「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唐。韩愈〈论今年权停举选状〉:「今者陛下圣明在上,虽尧舜无以加之。」
《漢語大詞典》:虞殡(虞殯)
送葬歌曲。左传·哀公十一年:“ 公孙夏 命其徒歌《虞殯》。” 杜预 注:“送葬歌曲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挽歌辞者,或曰古者《虞殯》之歌,或曰出自 田横 之客,皆为生者悼往告哀之意。” 唐 李百药 《文德皇后挽歌》:“寒山寂已暮,《虞殯》有餘哀。” 清 钱谦益 《李将军国樑挽词》之二:“《国殤》应会鼓,《虞殯》已闻歌。”
分類:送葬歌曲
《国语辞典》:虞姬  拼音:yú jī
1.齐威王的爱姬,名娟之,曾劝威王任用贤人北郭先生,王从之,齐国遂大治。见汉。刘向《列女传。卷六。辩通。齐威虞姬》。
2.项羽的爱姬虞美人。参见「虞美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