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4,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戴名世(字 田有、褐夫 号 药身、忧庵、懮庵 世称 宋潜虚先生、南山先生、潜虚先生 )
成献徵(字 文式 号 洞虚斋 )
王澍(字 若霖、箬林 号 虚舟、二泉寓客、竹云 )
沈宗敬(字 南季、恪庭 号 狮峰、卧虚山人 )
张泽瑊(字 虚受、宝甫 )
蒋祈年(字 东郊 号 虚舟 )
孙灏(字 载黄、虚船、竹所、戴黄 )
吴颖芳(字 西林 号 临江乡人、树虚 )
僧明中( 施 字 大恒 号 烎虚、啸崖、啸岩 演中 )
鄂容安(字 休如 号 虚亭 刚烈、号刚烈 三等襄勤伯 )
博卿额(字 虚宥 )
刘淳(字 叔口 号 虚白 )
万友正(字 端友 号 虚舫 )
庄炘(字 景炎、似撰、虚庵 )
其它辞典(续上)
释性愿(字 虚白 林 )戴名世(字 田有、褐夫 号 药身、忧庵、懮庵 世称 宋潜虚先生、南山先生、潜虚先生 )
成献徵(字 文式 号 洞虚斋 )
王澍(字 若霖、箬林 号 虚舟、二泉寓客、竹云 )
沈宗敬(字 南季、恪庭 号 狮峰、卧虚山人 )
张泽瑊(字 虚受、宝甫 )
蒋祈年(字 东郊 号 虚舟 )
孙灏(字 载黄、虚船、竹所、戴黄 )
吴颖芳(字 西林 号 临江乡人、树虚 )
僧明中( 施 字 大恒 号 烎虚、啸崖、啸岩 演中 )
鄂容安(字 休如 号 虚亭 刚烈、号刚烈 三等襄勤伯 )
博卿额(字 虚宥 )
刘淳(字 叔口 号 虚白 )
万友正(字 端友 号 虚舫 )
庄炘(字 景炎、似撰、虚庵 )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八
释性愿,字虚白。姓林氏,江阴人。少而颖异,记诵不忘,与群儿游,未尝嬉戏。年十五,随父过城山,访无生大德,欣慕禅林,恳求二亲,允从出家。闻天童密云开法黄檗,多以棒喝接人,心甚疑之。有超宗自槜李还,与人言,举临济参黄檗三棒因缘,性闻之跃然,始知知识用处,回出常情。因励志参究,尝诣狮岩叩隐元,见而契之,及应黄檗携之入山,遂登戒具。又往参金粟费,问:“蚯蚓斩作两段,佛性在那一头?”性请开示,即蓦然一棒,直得迷闷盈臆,寝食不宁,欲彻此怀。因看《百丈政禅师语录》老宿见日影透窗问䛡因缘,忽有省,乃颂曰:“窗就日兮日就窗,现成一物露堂堂。房中有客好归去,莫向渠侬问短长。”呈似西堂玄密,密曰:“何物露堂堂?”性举拳示之曰:“见么?”密击一棒云:“且道,是赏、是罚?”性喝,密亦喝,遂作礼而退。俄随密回闽,住芙蓉。密寂,复还檗山,后住长乐德成岩。忽忆古人云“差别未明,住山无益。”重诣黄檗,更进侍寮。潜鞭密练,益臻玄奥。及隐元乘桴浮海,倡道扶桑,性乃潜处松溪白云庵。隐元遣使,航海万里,付与法衣以表信。寻有江西之行,路出宁化,缁素恳留,重兴东山古刹。寺前长桥久颓,行者病涉。乃募千金,先为筑造,鼎建寺宇,规制弘丽,遂为甲观。落成未几,黄檗耆宿以玉融檀信敦请继席。性至,重法剔蠹,拣魔辨异,登堂演说,如香象渡河,径截逆流,鹅王择乳,不事乱唼。以故诸方翘仰,龙象骈趋。有浙僧冒称福严法糸,持数十金入山扫塔,性验其非是而郤之。有楚僧频以怪异惑众,领宰官善信至寺设宴,性疾其邪,斥之而逃。时或以为执拗,后两僧皆败露,人始服其卓识。居山十载,怡养恬静,气韵孤特。而诱进初机,唯恐不及。挫败类之偷心,指学人于实地,皆从自證中发用,真切生平。法利所获,悉付司库。及将迁化,囊钵空悬。以康熙十二年癸丑六月十四日示寂,得年五十有八,坐夏四十三,塔于黄檗宝峰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3—1713 【介绍】: 清安徽桐城人,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药身,又号忧庵。身后人称宋潜虚先生(戴氏出自先秦宋国)。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授编修。自少时即留心明史,遍访遗书,网罗故老传闻,得方孝标《滇黔纪闻》,采其内容入己作。左都御史赵申乔劾奏所撰《南山集》用永历年号,遂得罪下狱,被杀,家属充发黑龙江。今存《潜虚先生文集》。晚晴簃诗汇·卷五十七
戴名世,字田有,一字褐夫,号忧庵,桐城人。康熙己丑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维基
戴名世(1653年—1713年),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药身,又号懮庵。安徽桐城人,人称南山先生,又称“潜虚先生”,清朝文学家。为“桐城派”的奠基人之一。康熙四十八年榜眼,因文字狱“南山集案”被斩。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昌宁人。字文式。号洞虚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9—1735 【介绍】: 清江苏华亭人,字南季,一字恪庭,号狮峰,又号卧虚山人。沈荃子。康熙二十七年进士,官太仆寺卿,提督四译馆。精音律,善吹箫鼓琴。画传家学,山水师倪瓒、黄公望,小景小幅尤佳。圣祖南巡时,曾献画并进《琴辨》、《画品》二说,受到赞赏。晚晴簃诗汇·卷四十九
沈宗敬,字恪庭,号狮峰,江南华亭人。康熙戊辰进士,历官太常寺少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青浦(今上海青浦区)人,字虚受,一字宝甫。康熙五十九年举人。乾隆元年举鸿博,不赴。善诗文,兼工书画。有《天香阁草》、《怀古堂集》。卒年八十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奉天镶蓝旗人,字东郊,号虚舟。雍正间入赀为知县,请往河工自效,以勤干闻。迁沂郯海赣同知,防修禹王台、竹络坝诸险工。换黄河同知,坐擅用官钱罢。卒年五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00—1766 【介绍】: 清浙江钱塘人,字载黄,一字虚船,又字竹所。雍正八年进士,官编修,乾隆间累迁左副都御史,敢于直言。官终通政使。有《道盥斋集》。全台诗
孙灏(?~?),字戴黄,号虚船。浙江仁和人。清雍正年间(1723~1735)进士,曾任监察御史。著有《道盥斋集》。〖参考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台银本。〗(施懿琳撰)维基
孙灏(1700年—1760年),字载黄、号虚船、竹所,浙江省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进士出身。雍正八年登进士,二甲四十名,改翰林院庶吉士。雍正十年,担任编修。乾隆元年,担任湖北乡试正考官。乾隆三年,担任贵州道监察御史。乾隆六年,担任顺天府府丞。乾隆十年,掌京畿道监察御史。乾隆十一年,担任太常寺少卿。乾隆十二年,任顺天府府丞。乾隆十三年,任光禄寺卿。乾隆十四年,任湖南布政使。乾隆十六年,任少詹事、通政使司副使。乾隆十七年,任太仆寺卿。乾隆十八年,任通政使,后改河南学政。乾隆二十一年,在尚书房行走。乾隆二十二年,担任左副都御史。乾隆二十三年,改任通政使。乾隆二十五年,任顺天武乡试正考官。著有《道盥斋集》。有子孙同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02—1781 【介绍】: 清浙江仁和人,字西林,因居地之名自号临江乡人。信佛教,号树虚。少时赴试场,为差役所诃,自此弃科举。读书著作。与厉鹗为友,从其劝告,致力于诗。又精律吕之学,著《吹豳录》。于文字音韵亦探讨有得,著《说文理董》、《音韵讨论》。中年以后,治唯识论尤深。另有《临江乡人集》。晚晴簃诗汇·卷七十八
吴颖芳,字西林,仁和人。有《临江乡人诗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僧。浙江桐乡人,俗姓施,字大恒,号烎虚,又号啸崖。七岁在嘉兴楞严寺出家,其师于佛经外,兼教以儒书。乾隆中主西湖天竺、南屏、净慈诸道场。高宗南巡,三次赐紫,刊石净慈。工诗,善山水,尤精篆刻。有《烎虚诗钞》等。晚晴簃诗汇·卷一九六
明中,原名演中,字大恒,又字烎虚,号啸岩,桐乡人,本姓施。尝侍世宗讲禅学,雍正乙卯放还。晚年住持杭州净慈寺。乾隆乙酉南巡,赐紫。有《烎虚大师遗集》。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八
释明中,字大恒,一字烎虚。原名演中,后得法于无阂永觉,始从玉琳支派,易演为明。姓施氏,桐乡人也。七岁薙染于秀水楞严寺,其师早世。依太师含明读内典外籍,过目不忘,颖悟非凡儿所及。清雍正十二年,受皇戒于京师法源寺。世宗耆年,潜心释氏,宏度千僧,留选二十二人侍讲佛楼,明中与焉。复于二十二人选得四人,明中又与焉。命住吉祥苑池南,参究禅学。万几之暇日,必一至讨论课程,训谕翔切,于明中尤笃恩赐,手敕数千言发挥本地光明,及杖、钵、如意、法帖诸物。未三岁,龙驭上宾。高宗御极,始各还本籍。乾隆四年,受法于永觉。六年,主席西湖圣因寺,寺为圣祖行宫,百寮肃谒,绣岭屏围,花堤带绕,规模崇焕,冠于诸刹。众仰清望,檀施云集,禅侣日臻,常数百人。住持十载,香积无缺,山阴道俗。介邑侯舒瞻请驻锡乾峰寺,智杖暂临,旋归湖上,移主上天竺。此间香市,盛于补陀,僧伽所欣羡。然明中为大吏所引重,清操弥励,纤尘不染。十六年春三月,翠华南幸,驻跸寺中,御制七言,命明中赓和,日未移晷,恭进一律,并南巡颂十八首,册皆留览。及法驾重临,从容奏称曰:“三竺有上中下者,本土人习称,恳肇锡嘉名,以光青简。”竟邀俞允,赐额“法喜寺”。宸眷俯肯,天章下贲。是岁冬,皇太后万寿,赐如意一柄。二十二年,移住净慈,会高宗重游江南,赐紫。二十七年,圣驾三巡,复赐紫,御书“片石孤云”联语。三十年,驾幸净慈,三次赐紫,御制诗一首,刋石寺中。云汉昭回,照耀山谷,前所未觏。以乾隆三十三年二月一日示寂,年五十八,腊五十一。其辞世偈有“披蓑赤脚千峰去,不问芦塘旧钓舟”之语。得法弟子六人,为建塔慧日峰下。杭世骏为之铭,具山志。所著《语录》上下卷,诗集三卷。明中天性冲夷,耻与物迕。瓶拂萧然,犍椎不设,而戒律精严,道风秀出。禅馀为诗,性海游泳,了自忘机。间涉绘事,妙参三昧,得其片楮,咸知宝贵。晋有林远,唐惟禅月,反覆比儗,庶几彷佛云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14—1755 【介绍】: 清满洲镶蓝旗人,字休如,号虚亭,西林觉罗氏,鄂尔泰长子。雍正十一年进士。充军机处章京。乾隆间历编修、兵部侍郎、河南巡抚、两江总督。授参赞大臣,从征伊犁。会阿睦尔撒纳叛,力战不支,自尽,谥刚烈。工诗,有《鄂虚亭诗草》。晚晴簃诗汇·卷六十八
鄂容安,字休如,号虚亭,满洲旗人。雍正癸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袭三等襄勤伯,官至两江总督、太子少傅。殉难,谥刚烈。有《鄂虚亭诗草》。维基
鄂容安(1714年—1755年),西林觉罗氏,字休如,镶蓝旗满洲人,清朝大臣、将领,大学士鄂尔泰长子,封爵三等襄勤伯,官至太子少傅、两江总督,卒谥刚烈。雍正十一年(1733年),中式癸丑科会试,殿试位列第二甲第八名进士出身。选翰林院庶吉士。雍正帝命充任军机章京。乾隆元年(1736年),授翰林院编修,入值南书房行走。五年(1740年),升授詹事府詹事。父亲鄂尔泰坚决辞退,乾隆帝表示:「鄂容安与张若霭(张廷玉子),是雍正帝命在军机处行走,原本希望培养成材。朕因此擢升任用,鄂尔泰勿以自己意念而辞让。」随后又命鄂容安在上书房行走。七年(1742年)十二月,因左副都御史仲永檀承认鄂善受贿案密奏留中之事曾与鄂容安商议,鄂容安及仲永檀皆革职、下内务府慎刑司监狱,由庄亲王,履亲王,和亲王,平郡王,大学士张廷玉、徐本,尚书讷亲、来保、哈达哈审讯。鄂容安、仲永檀承认在仲永檀未奏前共同谋划,奏后又互相照会,诸王、大臣以泄漏机密事务律论罪,乾隆帝指责鄂容安、仲永檀是结党营私,用律不合,命令王大臣会同三法司覆审。王大臣奏请对鄂容安、仲永檀刑讯,乾隆帝谕:鄂容安、仲永檀不必刑讯;仲永檀受特恩擢升,却依附师门,参劾官员时预先与鄂容安商酌,暗结党派为后援、排挤异己,罪责重大;鄂容安同样罪无可逭,但应当较仲永檀稍微减轻,命王大臣定拟具奏。之后鄂容安被定罪应流放,乾隆帝予以宽免。八年(1743年),乾隆帝命鄂容安仍在上书房行走,并授国子监祭酒。十年(1745年),父鄂尔泰卒,鄂容安承袭三等伯爵。十二年(1747年),授兵部侍郎。十三年(1748年),外放为河南巡抚,赏戴花翎。十五年(1750年)加封号「襄勤」。十六年(1751年),调任山东巡抚。十七年(1752年),调任江西巡抚。十八年(1753年)正月,升授两江总督。十九年(1754年),加太子少傅,随后因第一次准噶尔之役,攻打达瓦齐,乾隆帝以鄂容安年轻力盛、勇壮晓畅,召授参赞大臣。二十年(1755年),鄂容安随同西路军定西将军永常出征。同年,达瓦齐被平定后,阿睦尔撒纳在前往承德避暑山庄觐见途中反叛,鄂容安与班第力战不支,突围失败,自刭身亡。乾隆亲往清河迎灵,赐谥号刚烈,作《双烈诗》。后被列入紫光阁,位列紫光阁五十功臣之一。著有《鄂刚烈诗》1卷。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八十
博卿额,字虚宥,满洲旗人。乾隆戊辰进士,历官奉天府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奉天铁岭人,字叔口,号虚白,隶汉军镶红旗。初为诸生,改途由武生历云麾使,兼佐领。一作乾隆十五年武举人。退而作画、赋诗,兼究心篆、籀,摹古印章,善琢砚。后以督造金器亏空,遣戍年余。有《虚白印稿》、《虚白诗钞》。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八十一
万友正,字端友,号虚舫,阿迷人。乾隆壬申举人,官青神知县。有《汗漫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5—1818 【介绍】: 清江苏武进人,字景炎,一字似撰。乾隆三十三年副贡。由州判累官邠州知州,历署兴安、凤翔、榆林知府。与洪亮吉、孙星衍等人同治汉学,尤深于声音训诂之学。尝校刊《淮南子》、《一切经音义》。诗文谨于法度。有《宝绘堂集》等。晚晴簃诗汇·卷九十三
庄炘,字虚庵,阳湖人。乾隆戊子副贡,官邠州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