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4,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张若虚(世称 吴中四士 )
韦虚心(字 无逸 正 )
释清虚( 唐 )
兰冲虚
贾虚已
杨若虚
刘慎虚(字 全乙 )
郭虚己( 献 )
刘音虚(字 全乙 行第 大 )
毛若虚
武充(字 虚受 )
谢太虚
李逢吉(字 虚舟 淳国公、凉国公 成 行第 二十 )
卢若虚
其它辞典(续上)
侯味虚张若虚(世称 吴中四士 )
韦虚心(字 无逸 正 )
释清虚( 唐 )
兰冲虚
贾虚已
杨若虚
刘慎虚(字 全乙 )
郭虚己( 献 )
刘音虚(字 全乙 行第 大 )
毛若虚
武充(字 虚受 )
谢太虚
李逢吉(字 虚舟 淳国公、凉国公 成 行第 二十 )
卢若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6 【介绍】: 唐绛州人。累官员外郎,曾获罪,为杜景佺推而释之。历左司郎中。武周万岁通天元年,统兵讨契丹,不利,谎称有蛇虎导契丹军。武则天遣使按验其状,斩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60—约720 【介绍】: 唐扬州人。曾官兖州兵曹。中宗神龙中,以文词俊秀驰名京师,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杰”。存诗仅二首,以《春江花月夜》著名。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60?—720? 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中与贺知章、万齐融、邢巨、包融等诗人,以“文词俊秀”而显名长安。又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友情甚笃,俱以诗作有名当时,号“吴中四士”(《新唐书·刘晏传》附《包佶传》)。事迹散见《旧唐书·贺知章传》、《新唐书·刘晏传》、《唐诗纪事》卷一七。其诗大都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一为《代答闺梦还》,写闺情,诗风近齐梁,无甚特色;一为《春江花月夜》,则是千古绝唱。今人王启兴、张虹有《贺知章、包融、张旭、张若虚诗注》。唐诗汇评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今属江苏)人。神龙中,与贺知章、包融、张旭等吴越文士,俱以文词俊秀杨名京师,合称“吴中四士”。后官至兖州兵曹参军。《全唐诗》存诗二首。
作品评论
明皇杂录
天宝中,刘希夷、王昌龄、祖咏、张若虚、孟浩然、常建、李白、杜甫、虽有文章盛名,俱流落不偶,恃才浮诞而然也。《载酒园诗话又编》
《春江花月夜》,其为名篇不待言,细观风度格调,则刘希夷《捣衣》诸篇类也。此诚盛唐中之初唐。且若虚与贺季真同时齐名,遽分初盛,编者殊草草。吾读诗至贺秘书,真若云开山出,境界一新,毋宁置张于初,列贺于盛耳。《唐诗别裁》
若虚开元初人,与贺知章、张旭齐名。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72—741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字无逸。韦维子。举孝廉,迁大理丞、侍御史。中宗景龙中,西域羌人叛,并擒获,有诏悉诛,虚心惟论酋长死,原活其余。迁御史中丞。历荆、潞、扬三大都督府长史。所在官吏振肃,威令甚举,中外以为标准。入为工部尚书、东都留守。封南皮郡子。卒谥正。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九
虚心字无逸。右庶子维子。举孝廉。景龙中官御史中丞。历荆潞扬三州大都督府长史。入为工部尚书东京留守。累封南皮郡子。卒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蜀之梓州慧义僧也。平生素以持诵金刚般若经为专业。常居山中。七鹿驯扰。又邻家失火。连甍接栋皆燬。而虚所在之屋。独无他。长安二年。偶游蓝田悟真寺。上方北院旧无井泉。时华严大师法藏闻虚之德。请祷泉。虚即入弥勒阁诵经。自夜达且者三。似见三玉女以刀子剜阁西北山腹地。明日掘之得泉于其处。四年坐夏少林寺。或以为山顶佛室有妖祟。尝杀人。虚治之遂已。青龙二十。诏入内祈雨。祈二七日乃得雪。上以为未称民望。使就寺佛殿内虔祷。于是虚炼一指雨大霔。指烬而复出如故。寺濒江。每水至屋辄垫溺。独虚院截然无所苦。其他异验率类此。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读诵篇第八之二
释清虚。姓唐氏。梓州人也。立性刚决桀黠难防。忽回心长诵金刚般若。三业偕齐无有懈怠。尝于山林持讽。有七鹿驯扰若倾听焉。声息而去。又邻居失火连甍灰烬。唯虚之屋飙焰飞过。略无焦灼。长安二年独游蓝田悟真寺。上方北院旧无井泉。人力不及。远取于涧。挈瓶荷瓮运致极劳。时华严大师法藏。闻虚持经灵验乃请祈泉。即入弥勒阁内焚香。经声达旦者三。忽心中似见三玉女在阁西北山腹以刀子剜地随便有水。虚熟记其处遂趋起掘之。果获甘泉。用之不竭。四年从少林寺坐夏山顶。有一佛室甚宽敞。人无敢到者。云鬼神居宅焉。尝有律师恃其戒行夜往念律。见一巨人以矛刺之。狼狈下山逡巡气绝。又持火头金刚咒僧。时所宗重。众谓之曰。君咒力无双能宿彼否。曰斯焉足惧。于是赍香火入坐持咒。俄而神出以手揽足。投之涧下。七日不语精神昏倒。虚闻之曰。下趣鬼物敢尔。即往彼如常诵经。夜闻堂东有声甚厉。即念十一面观音咒。又闻堂中似有两牛斗。佛像皆振。咒既亡效。还持本经一契。帖然相次影响皆绝。自此居者无患。神遂移去。神龙二年准诏入内祈雨。绝二七日雪降。中宗以为未济时望。令就寺更祈请。即于佛殿内精祷并炼一指。才及一宵雨周千里。指复如旧。才遇大水寺屋皆垫溺。其院无苦若无涝没。凡诸异验皆如此也。神僧传·卷第六
释清虚。姓唐氏。梓州人也。立性刚决桀黠难防。忽回心长诵金刚般若。三业偕齐无有懈怠。尝于山林持诵。有七鹿驯扰若倾听焉。声息而去。又邻居失火连薨灰烬。唯虚之屋飙焰飞过略无焦灼。长安二年独游蓝田悟真寺上方北院。旧无井泉人力不及。远取于涧掣瓶荷瓮运致极劳。时华严大师法藏。闻虚持经灵验。乃请祈泉。即入弥勒阁内焚香经声达旦者三。忽心中似见三玉女在阁西北山腹以刀子剜地。随便有水。虚熟记其处遂趋起掘之。果获甘泉用之不竭。四年从少林寺坐夏。山顶有一佛室甚宽敞。人无敢到者。云鬼神居宅焉。尝有律师恃其戒行夜往念律。见一巨人以矛刺之。狼狈下山逡巡气绝。又持火头金刚咒僧。时所宗重。众谓之曰。君咒力无双能宿彼否。曰斯焉足惧。于是赍香火入坐持咒。俄而神出以手揽足。投之间下。七日不语精神昏倒。虚闻之曰。下趣鬼物敢尔。即往彼如常诵经。夜闻堂中似有声甚厉。即念十一面观音咒。又闻堂中似有两牛斗。佛像皆振咒既亡效。还持本经一契。帖然相次。影响皆绝。自此居者无患。神遂移去。神龙二年准诏入内祈雨。二十七日雪降。中宗以为未济时望。令就寺更祈请。即于佛殿内精祷并炼一指。才及一宵雨足千里。指复如旧才遇大水寺屋皆垫溺。其院无苦若无涝没。凡诸异验皆如此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道士。涪州人。居精思观。据传于中宗神龙元年得道仙去。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江东人,字全乙。玄宗开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官夏县令。与孟浩然、王昌龄友善。工诗,有盛名。唐诗汇评
刘慎虚,生卒年不详,字全乙,江东(今江苏南部及浙江一带)人。或云洪州(今江西南昌)人。开元十一年登进士第;又登宏词科,授校书郎。与孟浩然、王昌龄友善。虽有文章盛名,竟流落不偶。天宝中年。《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文·卷四百八
慎虚。江东人。天宝时官夏县令。
作品评论
河岳英灵集
慎虚诗,情幽兴远,思苦语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顷东南高唱者数人,然声律宛态,无出其右,唯气骨不逮诸公。自永明已还,可杰立江表。至如“松色空照水,经声时有人”,又“沧溟千万里,日夜一孤舟”,又“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乡”……并方外之言也。惜其不永,天碎国宝。唐诗归
钟云:“妙在止十四首,一字去不得。其用意狠处,全在不肯多。予尝爱十四首,命林茂之书成小册,而题其后有云:“陶公坐高秋,孤意先自立。”自谓此君实录。又去:诗少而妙,难矣。然难不在陶洗,而在包孕;妙不在孤片,而在深广。读慎虚一字一句一篇,若读数十百篇,隐隐隆隆,其中甚多,吾取此为少者法,《载酒园诗话又编》
高、岑非无流走为律者,轻重(与刘)迥自不同。殷墦赏其“思苦语奇”,独谓“气骨不逮诸公”,此深识之论也。《渔阳诗话》
刘慎虚字挺卿,其诗超远幽夐,在王、孟、王昌龄、常建、祖咏伯仲之间。考其人,盖深于经术,不但词华也。李华《三贤论》曰:“刘名儒,史官之家,兄弟以学称。述《易》、《诗》、《书》、《春秋》、《礼乐》为五说,条贯源流,备古今之变……”《小澥草堂杂论诗》
刘慎虚亦是齐梁体段,其骨清耳,且字句外有灵气往来。剑溪说诗
如慎虚诗于王、孟外又辟一径,气象一派空明。剑溪说诗
刘慎虚诗、空明深厚,饶有理趣。《越缦堂诗话》
刘挺卿诗所传只十四首,钟伯敬、林古度、王贻上皆极赏之,以为字字可传。其诗多清气如话,却有不落色相之妙,然稍近率易。殷璠谓其“气骨不逮”,诚哉是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9 【介绍】: 唐京兆人。玄宗开元中,为河西节度使萧嵩判官,甚见委任。入朝,历监察、殿中侍御史、侍御史、驾部员外郎,为朔方节度行军司马,兼御史中丞、关内道采访处置使。天宝初,迁工部侍郎。五载,自户部侍郎出为剑南节度副大使、剑南及山南西道采访处置使,守工部尚书。卒谥献。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49 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属山西)人。玄宗开元十五年(727)任河西节度判官。后历任侍御史、监察御史、驾部员外郎兼御史中丞、朔方节度行军司马、关内道采访处置使、左庶子。天宝初,自工部侍郎改户部侍郎。天宝五载(746),出为剑南节度使。八年,兼工部尚书,旋卒。事迹见《元和姓纂四校记》卷一〇。《会稽掇英总集》卷二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慎,一作慎。字全乙,排行大。洪州新吴(今江西奉新)人。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登进士第,《唐才子传》云“调洛阳尉,迁夏县令”。似将刘晏事迹附会致误(参看傅璇琮《唐代诗人考略(八、刘慎虚)》,载《文史》八辑)。又前人亦有将刘慎虚与刘迅混为一人者,参看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二《刘慎虚》。慎虚性高古,脱略势利,啸傲风尘,与王昌龄、孟浩然相友善。《唐诗纪事》引《明皇杂录》云:天宝末,刘慎虚辈“虽有文章盛名,皆流落不偶。”生平见《唐诗纪事》卷二五、《唐才子传》卷一。殷璠评其诗云:“情幽兴远,思苦语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顷东南高唱者数(一本数下有十)人。然声律宛态,无出其右,惟气骨不逮诸公,自永明以还,可杰立江表。……惜其不永,天碎国宝。”(《河岳英灵集》卷上)《全唐诗》存诗15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0 【介绍】: 唐绛州太平人。玄宗天宝末为武功丞,年六十余。肃宗还京师,擢监察御史,以国用大竭,数请征剥天下财。巧傅以法,日月有献,渐见识用。乾元中,以按狱与御史中丞崔伯阳激争,入告于帝,贬伯阳等岭外,罢李岘相,擢若虚御史中丞。由是若虚威震朝列,公卿慑惧。上元元年,以罪贬宾化尉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4—802 【介绍】: 唐并州太原人,字虚受。武攸暨孙。以荫补两馆生,解褐授南昌尉,迁江宁,累转陈州录事参军。德宗兴元中,李希烈叛,充将兵守城,又献破敌之计。以功迁虞部员外郎。后退居郑郊五六年。贞元十三年,拜贺州刺史,有治迹,卒于官。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8—835 【介绍】: 唐郑州人,祖籍陇西,字虚舟。登进士第。宪宗时累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天性奸回,妒贤伤善,密阻裴度讨淮、蔡,帝知而恶之,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穆宗即位,逢吉以有侍读之恩,召为兵部尚书。敬宗时,封淳国公,兼右仆射。有张又新等八人附逢吉,复有八人相攀附,贿赂公行,号为“八关十六子”。文宗时,官至太子太师、东都留守,加开府仪同三司,迁尚书左仆射,以司徒致仕。卒谥成。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8—835 字虚舟,排行二十,陇西(今甘肃临洮)人。德宗贞元十年(794)登进士第。范希朝辟为振武军节度掌书记。历左拾遗、右司郎中、中书舍人。宪宗元和十一年(816)权知礼部贡举。未及放榜,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次年因密沮裴度对淮西用兵罢相。穆宗长庆二年(822)代裴度为门下侍郎平章事,封凉国公。所亲张又新、李续之等8人居要职,称“八关十六子”。敬宗宝历二年(826)出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卒谥成。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8首。《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全唐文·卷六百十六
逢吉字虚舟。陇西人。第进士。德宗朝以荐为左拾遗。元和中累迁中书舍人。加朝议大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罢为剑南东川节度使。穆宗立。拜兵部尚书。复知政事。敬宗朝封凉国公。兼右仆射。出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徙宣武。召拜左仆射。兼守司徒。大和九年卒。年七十八。赠太尉。谥曰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幽州范阳人。卢藏用弟。多才博物。有人获异鼠,豹首虎臆,大如拳,若虚谓是鼨鼠,众人惊服。官终起居郎、集贤院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