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黔驴(黔驢)
比喻虚有其表、技艺低下的人。 宋 欧阳修 《和武平学士岁晚禁直书怀五言二十韵》:“贪荣同 衞 鹤,取笑类 黔 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月餘,妇起,宾事良人。久觉 黔 驴无技,渐狎,渐嘲,渐駡。”《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乡民讨英夷檄》:“我 粤东 乃文物之邦,岂容社鼠;人才皆英勇之士,尽识 黔 驴。”参见“ 黔驴之技 ”。
《國語辭典》:黔驴之技(黔驢之技) 拼音:qián lǘ zhī jì
比喻拙劣的技能已经使完,而终至露出虚弱的本质。参见「黔驴技穷」条。宋。李曾伯 〈代襄阃回陈总领贺转官〉:「虽长蛇之势若粗雄,而黔驴之技已尽展。」
《國語辭典》:羊质虎皮(羊質虎皮) 拼音:yáng zhí hǔ pí
羊披上虎皮,本性仍是怯弱。比喻空有壮丽的外表,而缺乏实力。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元。汪元亨〈折桂令。厌红尘拂袖而归〉曲:「鄙高位羊质虎皮,见非辜兔死狐悲。」也作「虎皮羊质」。
分類:虚有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