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57,分104页显示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8  29  30  3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虎奔
虎睛
虎颈
虎路
虎珀
虎乳
虎身
笔虎
铅虎
虎臂
虎狗
虎阚
虎剑
虎脚
虎狼心
《漢語大詞典》:虎奔
即虎贲。《后汉书·百官志二》“虎賁中郎将” 南朝 梁 刘昭 注:“虎賁旧作‘虎奔’,言如虎之奔也。 王莽 以古有勇士 孟賁 ,故名焉。”按,奔、賁古通。 刘 说 王莽 改“奔”为“賁”不足为据。参见“ 虎賁 ”。
分類:虎贲
《國語辭典》:虎贲(虎賁)  拼音:hǔ bēn
1.勇士。《书经。牧誓。序》:「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受战于牧野。」
2.星官名,仅由一颗星组成,属太微垣,在西方为狮子座72号星。《宋史。卷四九。天文志二》:「虎贲一星,在下台星南,一曰在太微西蕃北,下台南,静室旄头之骑官也。」
3.职官名。周礼夏官有虎贲氏,掌王出入护卫,汉置期门郎,至平帝更名虎贲郎,置虎贲中郎将、虎贲郎等主宿卫之事,历代沿袭,至唐始废。《周礼。夏官司马。虎贲氏》:「虎贲氏掌先后王而趋以卒伍。军旅会同亦如之。舍则守王闲,王在国,则守王宫。国有大故,则守王门。大丧亦如之。」
《骈字类编》:虎睛
本草:虎睛丸治痫疾发作,涎潮搐搦,时作谵语。 杜牧杜秋娘诗见犀镇下。
《骈字类编》:虎颈(虎颈)
后汉书班超传:行诣相者曰: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超问其状,相者指曰: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
《漢語大詞典》:虎路
即虎落。《文选·扬雄〈羽猎赋〉》:“尔迺虎路 三嵕 以为司马,围经百里而为殿门。外则正南极海,邪界 虞渊 。” 李善 注引 晋灼 曰:“路,音落。” 刘良 注:“虎落,以竹为藩落也。 三嵕 ,山也,言围落此山,其经百里也。”参见“ 虎落 ”。
《漢語大詞典》:虎落
篱落;藩篱。古代用以遮护城邑或营寨的竹篱。亦用以作为边塞分界的标志。《汉书·晁错传》:“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邑,毋下千家,为中周虎落。” 颜师古 注:“虎落者,以竹篾相连遮落之也。” 王先谦 补注:“於内城、小城之中间,以虎落周绕之,故曰中周虎落也。” 唐 皎然 《从军行》之五:“誓师张虎落,选将擐犀渠。” 清 黄遵宪 《将应顺天试仍用前韵呈霭人樵野丈》:“眼看虎落环甌脱,心冀 燕 讎復 望诸 。”
《漢語大詞典》:虎珀
见“ 虎魄 ”。
《漢語大詞典》:虎魄
亦作“ 虎珀 ”。 树脂入地多年,经过石化而成。质优者,用作珍贵装饰品;较差者,用作药物。亦有用作器物,如杯、瓶、枕之类。今写作“琥珀”。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 罽宾国 ﹞出封牛、水牛、象、大狗、沐猴、孔爵、珠璣、珊瑚、虎魄、璧流离。” 晋 郭璞 《玄中记》:“枫脂沦入地中,千秋为虎珀。”宋书·武帝纪下:“ 寧州 尝献虎魄枕,光色甚丽。时将北征,以虎魄治金创,上大悦,命擣碎以付诸将。”参见“ 琥珀 ”。
《骈字类编》:虎乳
左传:初若敖娶于郧,生斗伯比。若敖卒,从其母畜于郧。淫于郧子之女,生子文焉。郧夫人使弃诸梦中,虎乳之。郧子田见之,惧而归,夫人以告,遂使收之。水经注:沔水西,又有孝子墓。河南秦氏性至孝,事亲倦,亲没之后,负土成坟,常泣血墓侧。于墓无所得,病不能食,虎常乳之,百馀日卒。今林木幽茂,号曰孝子墓也。杨维桢神羊赋见狗续下。
《骈字类编》:虎身
山海经西山经:昆崙之邱,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又中山经:蔓渠之山有兽焉,其名曰马腹,其状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又大荒东经有夏州之国,有盖余之国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天吴。
分类:虎身
《國語辭典》:笔虎(筆虎)  拼音:bǐ hǔ
唐代李阳冰善作篆书,时人称「笔虎」。后也指书法写得最好的人。宋。周越《法书苑》:「窦泉谓李阳冰篆曰:『笔虎』。」
分類:篆书人称
《漢語大詞典》:铅虎(鉛虎)
铅汞。炼丹家以为:龙从火里出,虎向水边生。以五行属水之汞为虎之魄,属火之铅为龙之魂,故铅汞亦称“ 铅虎 ”。亦指代人之精神。 宋 张炎 《三姝媚·送舒亦山游越》词:“莫趁江湖鸥鷺。怕太乙炉荒,暗消铅虎。”
《国语辞典》:虎臂  拼音:hǔ bì
形容形势凶险的水滩。《幼学琼林。卷一。地舆类》:「滩之凶无如虎臂,路之险莫若羊肠。」
分类:形势凶险
《骈字类编》:虎狗
尔雅见虎子下。
《漢語大詞典》:虎阚(虎闞)
虎怒视貌。语本《诗·大雅·常武》:“闞如虓虎。” 清 黄遵宪 《哀旅顺》诗:“炮臺屹立如虎闞,红衣大将威望儼。”
分類:怒视
《分类字锦》:虎剑(虎剑)
岑参 隼旗新刺史,虎剑旧将军。
分类:
《骈字类编》:虎脚
梅尧臣 观拽龙舟诗 适闻天子降玉辇,当年虎脚看大旗。
《漢語大詞典》:虎狼心
喻指贪残暴虐之心。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王 为人,蜂準,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汉 刘向 说苑·正谏:“今 秦 ,四塞之国也,有虎狼之心,恐其有木梗之患。”后汉书·仲长统传:“ 秦政 乘并兼之埶,放虎狼之心,屠裂天下,吞食生人,暴虐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