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73,分79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虎井
虎困
虎目
虎躯
虎盐
金虎符
蝎虎
虬虎
猎虎
后虎
虎阱
虎而冠
虎队
虎鼻
唐伯虎
《骈字类编》:虎井
明一统志虎井在保宁府巴州学前凡遇有声如雷必有登科者
《骈字类编》:虎困
唐 韩愈 过鸿沟 龙疲虎困割川原,亿万苍生性命存。
《骈字类编》:虎目
晋语叔鱼生其母视之曰是虎目而豕喙注虎视眈眈豕喙长而锐 韩非子赵王游于圃中左右以莬与虎而辍观之盻然环其眼王曰可恶哉虎目也
又尔雅栲山樗郑注山樗似樗而叶差狭樗木叶似椿江东呼为虎目叶脱处有痕如樗蒱子又如虎目得又茅亭客话虎视只以一目放光一目看物猎人捕记其头藉之处须至月黑掘之尺馀方得如石子色琥珀状此是虎目精魄沦入地而成琥珀之称因此
《骈字类编》:虎躯(虎躯)
白居易驺虞画赞不识其形得之于图白质黑文猊首虎躯
《漢語大詞典》:虎盐(虎鹽)
(1).虎形的盐。语本左传·僖公三十年:“盐虎形。” 宋 王禹偁 《仲咸以二十韵诗相赠依韵和之》:“虎盐宜燕享,猴棘谩雕鐫。我笔非 江氏 ,君才胜 孟坚 。”
(2).诗人亦用以喻指雪。 宋 韩琦 《喜雪》诗:“凝霤收冰乳,堆庭鏤虎盐。”
分類:诗人虎形
《漢語大詞典》:金虎符
古代发兵或表明身份的凭证。文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授君印綬、册书,金虎符第一至第九。” 吕向 注:“金虎、竹使符, 汉 家符名。”元史·兵志一:“万户佩金虎符。符趺为伏虎形,首为明珠,而有三珠、二珠、一珠之别。”元史·地理志六:“ 至元 十七年,命 都实 为招讨使,佩金虎符,往求 河 源。”亦省称“ 金虎 ”。 元 萨都剌 《送管监司升广西宣慰使》诗:“花驄一日行千里,金虎三珠照百蛮。”
《漢語大詞典》:蝎虎
亦作“蝎虎”。
(1).守宫;壁虎。 宋 苏轼 《蝎虎》诗:“黄鷄啄蝎如啄黍,窗间守宫称蝎虎。” 元 乔吉 《水仙子·怨风情》曲:“野蜂儿难寻觅,蝎虎儿乾害死,蚕蛹儿毕罢了相思。”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物性相制:“壁虎復以尾逗之,迅速缩去,蝎螫之不中,又自中其身,如是者三次,蝎遂不復动,盖已死矣……闻壁虎以是术制蝎,百不失一,盖其以蝎为粮也久矣,故又谓之蝎虎云。”
(2).方言。厉害。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四:“四回劳工,数 牡丹江 那一回蝎虎,二十天,二十宿,没有睡觉,一天吃两顿橡子面,吃了肚子胀,连饿带冻,死的人老鼻子啦。” 李英儒 《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十三章二:“这几天的情况可蝎虎啦, 日本 军带了全部伪治安军去山地‘讨伐’。”
《漢語大詞典》:虬虎
犹龙虎。比喻君臣或贤人。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虬虎虽惊,风云未和。”一本作“虯虎”。 吕向 注:“虬,龙也。云从龙,风从虎。言未和者,君臣未相应合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鞠歌行》:“譬如虬虎兮来风云,亦如形声影响陈。”
《韵府拾遗 麌韵》:猎虎(猎虎)
陆游诗猎虎蹴踏南山空
《骈字类编》:后虎(后虎)
高迈济河焚舟赋哮阚兮前貔后虎威棱兮左霜右雪
《漢語大詞典》:虎阱
捕虎的陷阱。比喻艰险的境地。 唐 李商隐 《商於新开路》诗:“六百 商於 路,崎嶇古共闻。蜂房春欲暮,虎穽日初曛。” 元 郝经 《原古上元学士》诗:“今乃得溟勃,问津有龟镜。挈我登龙门,綆我出虎穽。”
《國語辭典》:虎而冠  拼音:hǔ ér guàn
老虎虽穿戴人的衣物,但实质上仍俱有老虎凶暴的本性。比喻行为残虐的人。《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杨仆传》:「奸滑穷治,大抵尽靡烂狱中,行论无出者。其爪牙吏虎而冠。」
《漢語大詞典》:虎队(虎隊)
比喻勇猛的军队。 唐 孟郊 《猛将吟》:“虎队手驱出,豹篇心卷藏。” 唐 曹唐 《羽林贾中丞》诗:“四十年前百战身,曾驱虎队扫胡尘。”
分類:勇猛军队
《骈字类编》:虎鼻
列子昔者庖牺女娲神农夏后虬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状而有大圣之德 竹书纪年夏后氏虎鼻大口两耳参镂首戴钩钤胸有玉斗足文履已故名文命 皇甫松大隐赋见螭质下
又河图悬虎鼻门上官家子孙得印绶悬虎鼻门中一年取烧作屑与妇饮之可得子且贵
《國語辭典》:唐伯虎  拼音:táng bó hǔ
人名。指明文人唐寅。参见「唐寅」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