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藿菽
(1).豆叶和大豆。泛指豆类植物。 唐 柳宗元 《武功县丞厅壁记》:“其植物丰畅茂遂,有秬秠藿菽之宜。” 明 刘基 《雨中杂诗》之二:“囊槖罄留貲,藿菽难充食。”
(2).比喻清贫的生活。 宋 晁补之 《求志赋》:“曾藿菽不足以化兮,求予身其庶几。”
《骈字类编》:藿蘼
沈与求 客游元都赋 酌馀波之清泠,撷遗芳之藿蘼。
《漢語大詞典》:菽藿
豆和豆叶。泛指粗劣的杂粮。荀子·荣辱:“今使人生而未尝睹芻豢稻粱也,惟菽藿糟糠之为睹,则以至足为在此也。” 南朝 梁 王僧孺 《伤乞人》诗:“苇蓆何由足,菽藿不能周。” 宋 曾巩 《书阁》诗:“惟将菽藿还求志,未有秋毫可为人。”
《骈字类编》:苋藿(苋藿)
危素别友赋:旋轻辀于汝滨兮,将同采乎苋藿。
《國語辭典》:鹿藿  拼音:lù huò
植物名。豆科鹿藿属,多年生蔓性草本。茎与叶被褐色毛及红色腺点。叶互生,三出复叶。总状花序腋生,花冠蝶形,黄色或淡紫色。荚果长椭圆形,熟时红褐色,内藏二枚黑色球形的种子。自生于山野及田泽间。也称为「饿马黄」。
分類:入药
《骈字类编》:长藿(长藿)
唐 元稹 遣悲怀三首 其一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國語辭典》:藿香  拼音:huò xiāng
植物名。唇形科藿香属。叶对生,卵形或阔卵形,锯齿缘。夏秋开花,轮伞花序多花,密集成穗状;花冠二唇形,淡蓝紫色,上唇伸直、微凹,下唇三裂。小坚果,平滑。茎叶香气极烈,可入药。也称为「香薷」。
《漢語大詞典》:豆藿
豆叶。亦泛指野蔬。 清 唐甄 潜书·明鉴:“茅舍无恙,然后寳位可居;簔笠无失,然后衮冕可服;豆藿无缺,然后天禄可享。”
分類:豆叶野蔬
《骈字类编》:时藿(时藿)
潘岳 闲居赋 蘘荷依阴,时藿向阳。
《骈字类编》:秋藿
梁简文帝重请御讲启见春华下。
《国语辞典》:蘼藿  拼音:mí huò
蘼芜和豆类的嫩叶。都是粗疏的山间野菜。
《漢語大詞典》:羹藿
以藿为羹。泛指粗粝的食物。《淮南子·说林训》:“屠者羹藿,为车者步行。” 元 耶律楚材 《和移刺继先韵》:“问渠林肉与丘糟,奚如饭麦而羹藿。” 明 刘基 《郁离子·羹藿》:“野人羹藿以食之。”
分類:粗粝食物
《骈字类编》:藿山
明一统志:藿山在肇庆府德庆州东北五里,山有草如藿。
《骈字类编》:藿蒳
左思吴都赋见姜汇下。
《骈字类编》:春藿
谢灵运山居赋:寒葱标旧以陵阴,春藿吐苕以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