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5,分14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下一页
周凤藻
施菼( 藻修、菼 字 悦秋、采生 )
汪凤藻(字 云章 号 芝房 )
刘翰藻
施仁思(字 藻香 号 子芹、石峰 )
郭钦沐(号 藻臣 )
梁銮藻
陈日翔(字 藻耀 号 梧冈 )
刘亮藻
陈凤藻
杨长藻
张凤藻
张文藻(字 子惠 )
何藻翔(名 国炎 字 翙高、梅夏 号 溥廷、邹崖逋者 )
其它辞典(续上)
潘江(字 藻如 )周凤藻
施菼( 藻修、菼 字 悦秋、采生 )
汪凤藻(字 云章 号 芝房 )
刘翰藻
施仁思(字 藻香 号 子芹、石峰 )
郭钦沐(号 藻臣 )
梁銮藻
陈日翔(字 藻耀 号 梧冈 )
刘亮藻
陈凤藻
杨长藻
张凤藻
张文藻(字 子惠 )
何藻翔(名 国炎 字 翙高、梅夏 号 溥廷、邹崖逋者 )
人物简介
维基
潘江,字藻如,直隶省天津府盐山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年(1876年),参加丙子恩科会试,得贡士第202名。殿试登进士2甲第101名。同年五月(6月3日),著分六部学习。曾任河南辉县知县。
人物简介
维基
周凤藻,江苏省扬州府江都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三年(1877年),参加丁丑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13名。同年五月,经吏部掣签,授即用知县。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施菼(1848~1909),原名藻修,字悦秋,一字采生。清彰化鹿港人。光绪十二年(1886)因清丈田亩事,违逆知县李嘉棠;适逢施九缎起事抗官,受株连,被刘铭传革去廪生身份,并遭通缉,遂逃往泉州,改名菼。光绪十九年(1893)中举。乙未(1895)割台时,曾与士绅施仁思、庄士哲、吴德功于彰化白沙书院设筹防局,事败内渡。于晋江衙口兴建「?玉山庄」。曾兴洋学,参与创建泉州府立中学;办洋务,捐资漳厦铁路,并担任铁路协理之职。生平颇有诗名,诗作大多已散佚。近年施氏后裔施性山整理《?玉山庄联珠集》、《?玉山庄唱酬集》,收录施菼、施缉亭、施介予祖孙三代的楹联、诗稿,及与诗友间的唱和之作。 兹以《?玉山庄联珠集》所收施菼《慕慕庐庐集稿》诗八十首为底本,并参照洪繻《披晞集》、吴幅员《台湾诗钞》、陈汉光《台湾诗录》、赖子清《台海诗珠》编校。
人物简介
维基
汪凤藻(1851年10月16日—1918年),字云章,号芝房,江苏省苏州府元和县人。进士出身。汪凤藻早年就读于上海外国语言文字学馆英文班、京师同文馆,光绪九年(1883年)中癸未科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二年(1886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清廷驻俄使馆二等参赞。光绪十八年(1892年)出任出使日本钦差大臣。光绪二十年(1894),因第一次中日战争开战,奉旨离日返国。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盛宣怀任命其为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总理,同年因墨水瓶事件辞职。后又任翰林院侍读、京师大学堂格致科监督。
人物简介
维基
刘翰藻,江西省吉安府永新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十二年(1886年),参加光绪丙戌科殿试,登进士三甲65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施仁思(1858~1897),字藻香,号子芹,又号石峰,清彰化鹿港人。光绪十七年(1891)辛卯举人。生具奇才,有豪杰气,与鹿港生员许咸中交情甚笃,对其子嗣许梦青亦关照有加。割台之际,台中知府黎景嵩,在彰化白沙书院设筹防局以禦日军,施仁思挺身而为佐理。及日军陷竹堑,施氏更与武进士许肇清,偕同鹿港士绅组成义勇军,共谋抗日。及彰化城陷,为奉亲保家,始携眷返回泉州。光绪二十三年(1897)六月卅日病卒,著有《施子芹先生诗文集》,今不传。 以下诗作据施梅樵编《孔教报》、赖子清《台湾诗醇》、洪宝昆《瀛海吟草》、陈汉光《台湾诗录》等辑录编校。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郭钦沐(1858~1909),号藻臣,官章彝。清台湾府安平县(今台南安平)人。原籍福建铜山(今福建东山),落款常题「东山」二字,以示不忘本。郭氏通经史,擅画梅,又精于草书,为台南艺苑之佼佼者。光绪十一年(1885)应嘉义知县罗建祥之聘入幕,佐理县务,颇有佳绩。因清赋主张与刘铭传相左,遭撤职。返乡后,于光绪十三年(1887)入安平协镇署担任岱龄之幕僚。割台之初全家西渡厦门避难,时局稍定后,于明治二十九年(1896)四月返台。明治三十年(1897)与当地文人蔡国琳同应台南知事矶贝静藏之聘,纂修《台南县志》。后婉拒安平区长之职,转任英商海兴洋行主计,因郭氏善于筹画,使该行业务蒸蒸日上。明治四十二年(1909)五月亲自携带现洋赴三嵌店发饷,途中因气候炎热,沐浴溪水受凉,返家后发烧兼下痢,后病情转剧,于五月二十九日病逝。郭氏生前以市字卖画为主,作品不曾出版。民国四十二年(1953)十一月《台南文化》三卷三期「史料丛辑」刊登〈藻臣遗录〉,内容多为简牍书信,同时有告示、联语、谷帐、药方之类,并无郭氏诗作。南史于同期刊登〈郭藻臣先生之诗词〉收录诗两首,词一首。后台南文史家卢嘉兴据郭氏现存书画,发表〈清末台湾绘梅的艺术家郭藻臣〉一文,又收录郭氏诗作七首,以下即根据前述资料编校。
人物简介
维基
梁銮藻,广东省广州府顺德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十五年(1889年),参加光绪己丑科殿试,登进士三甲33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检讨,官至福州府知府。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陈日翔 (1860~1913),字藻耀,号梧冈,清凤山县鼓山(今高雄市)人,为当地豪富陈福谦长子。幼时尝至晋江就读,后返乡应童子试,入邑庠为县学附生。光绪四年(1878)与施士洁、汪春源、陈望曾、丘逢甲、许南英等人,于竹溪寺设「崇正社」,为台南诗社之滥觞。光绪十一年(1885)中举,次年任职内阁中书,旋因改葬祖茔辞官返台。光绪十八年(1892)台湾倡修通志,与举人卢德祥、恩贡生周熙清、儒学教官王春华等人共同纂修《凤山县采访册》,由卢氏总其成,光绪二十年(1894)书成,约三十万言。乙未(1895)割台,陈日翔将家产委交诸弟,孑然内渡,寓居厦门鼓浪屿。后奉朝命为清廷驻菲律宾总领事,一年后又升任驻南美秘鲁公使,辞不赴任。1903年担任鼓浪屿会议公所首任议长。1904年与林辂存集资十二万银元创办「华宝制瓷公司」,乃厦门第一家侨办工厂。后返台修墓,日人待之以礼。宣统年间,授广东布政司,上任前辛亥革命爆发,陈日翔之政治生涯至此终止。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北向痛哭,遗命以清制衣冠殉。大正二年(1913)五月二十一日卒,年五十四。〖参考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4年;许成章《高雄市志。艺文篇》,高雄:高雄市文献委员会,1968年1月。 〗 (欧纯纯撰)
人物简介
维基
刘亮藻,湖北省黄州府黄安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十八年(1892年),参加光绪壬辰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13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维基
陈凤藻,江苏省苏州府新阳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十八年(1892年),参加光绪壬辰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7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人物简介
维基
杨长藻,山西省太原府太谷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年(1894年),参加光绪甲午科殿试,登进士三甲9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凤藻,浙江省湖州府乌程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参加光绪戊戌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52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张文藻(1868—1937),字子惠,斋名庸隐庐,江苏无锡人。以优廪生中光绪丁酉年(1897)副榜举人,设塾授徒多年。遗著有《庸隐庐文存·诗存》、《庸隐庐文存·诗存续抄》、《庸隐庐联存》、《庸隐庐联存续抄》等。
人物简介
维基
何藻翔(1865年—1930年),初名国炎,字翙高、梅夏,号溥廷,晚号邹崖逋者,广东广州府顺德县(今广东省顺德县)人,清末民初官员。光绪八年,顺天府乡试中举;光绪十八年,登进士,后以主事分部学习。光绪十九年,任兵部武选司帮总办。光绪二十六年,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光绪三十四年,任外务部考工司主事。宣统二年,任外务部员外郎、资政院议员。民国四年,任广东通志局总纂;次年改广东全省保卫团总局长。民国六年,任广州医学学习馆馆长。后赴香港任教,最后在香港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