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波发藻(波发藻)  拼音:bō fǎ zǎo
植物名。绿藻类波发科波发藻属,藻体不分枝丝状。常附著于湖泊或小河中的石块及生物上。其个体由短柱状细胞所构成。这些细胞型态及功能均很类似,只有近基部的细胞有分化迹象,转变为长柱形具有附著力的细胞,藉以附著在其他物体上,但也有浮生在水面上。细胞具有一枚细胞核、一条带状叶绿体以及一至数枚淀粉核。也称为「披藻藻」。
《国语辞典》:孢子体(孢子体)  拼音:bāo zǐ tǐ
植物、许多藻类及少数菌类世代交替中,具二倍体之世代,即有二套染色体而能经减数分裂产生孢子的植物体。也作「胞子体」。
《国语辞典》:矽藻  拼音:xì zǎo
具有矽质细胞壁及坚硬外壳的单细胞藻类,由上下两半相组合,生长在海水或淡水中,约有万种,为所有藻类中种类最多,数量最丰富,分布最广之一群。
《国语辞典》:海带芽(海带芽)  拼音:hǎi dài yá
褐藻类翅藻科「海芥菜」、「裙带菜」的别名。也称为「裙带菜」。
分类:褐藻藻类
《国语辞典》:裸藻  拼音:luǒ zǎo
一种藻类,兼有动植物双方的特徵。其含叶绿素,能行光合作用,另一方面能游动,也能感光,且无细胞壁。
《国语辞典》:褐藻  拼音:hé zǎo
属植物界,大部分为海生的藻类,为藻类中体型最大且大小最悬殊之一群,藻体最简单者为分枝之丝状体,最大者如昆布,其叶状体可长达数十公尺,多生于温带及较冷之海水中,基部著生于岩石上。除叶绿素外,并含有藻褐素、碘质及胡萝卜素,光合产物为昆布多糖,故常呈茶褐色。如海带、裙带菜等。
《国语辞典》:孢子世代  拼音:bāo zǐ shì dài
植物、许多藻类及少数菌类之孢子体经减数分裂产生有单套染色体孢子(n)的世代。也作「胞子世代」。
《国语辞典》:藻红素(藻红素)  拼音:zǎo hóng sù
红藻类常具的水溶性光合色素,一部分蓝藻类亦有。与叶绿素同存于叶绿体中,与叶绿素不同在其不含镁原子及叶绿醇,在空气中、光中及高温中极易被破坏,因善吸收蓝色、绿色、黄色光线,而反射红色光线,故呈红色。
《国语辞典》:配子体(配子体)  拼音:pèi zǐ tǐ
植物、许多藻类和少数菌类的世代交替中单位体之世代,其个体可经由有丝分裂产生配子。
《国语辞典》:金黄藻(金黄藻)  拼音:jīn huáng zǎo
植物名。海水、淡水及湿泥中常见的一群藻类,为构成海洋中浮游生物的重要部分。单细胞或呈疏松排列的群体。细胞内有明显的核、液泡及色素体,含大量叶绿素及胡萝卜素,呈深金黄色或黄褐色,大部分具有矽质的壁,体呈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细胞壁状如由上、下二壳嵌合而成,含有多量矽化物,并呈现各种微细花纹。
《国语辞典》:蓝绿藻(蓝绿藻)  拼音:lán lǜ zǎo
属原核生物之藻类,即蓝藻的别称。也称为「蓝绿菌」或「蓝菌」。参见「蓝藻」条。
《国语辞典》:新月藻  拼音:xīn yuè zǎo
植物名。绿藻类,星藻科新月藻属,藻体弯曲似新月,半月形,无凹入之峡部,两端锐形。单细胞,细胞核位于中央。长约零点二毫米,在显微镜下才可看到。为淡水中常见的生物。
《漢語大詞典》:鹅掌菜(鵝掌菜)
亦作“鵞掌菜”。 即昆布。一种藻类,形似鹅掌,故名。 清 姚元之 竹叶亭杂记卷一:“ 吉林 属每岁进贡方物……丛生磨菇、鵞掌菜。”参见“ 昆布 ”。
分類:昆布藻类
《國語辭典》:昆布  拼音:kūn bù
植物名。昆布科昆布属。海生大型褐藻类,藻体带状,长二至七公尺,宽可达三十公分以上,柄长四至十公分,下部为根状附属器,用以附著岩石上。含丰富的碘、磷、钾、维生素甲等,常吃可以预防甲状腺肿。也称为「海带」。
《國語辭典》:发菜(髮菜)  拼音:fǎ cài
植物名。蓝绿藻类。念珠藻科念珠藻属。由细胞形成无分枝之藻丝,多股藻丝并联外覆胶质鞘,形成黑色如发丝之藻体。藻体直径不足一公厘,长可达数十公分,附于石块、草丛中。可供食用。也称为「头发菜」。
《國語辭典》:草炭  拼音:cǎo tàn
由古代水草、藻类植物形成的泥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