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外藩 拼音:wài fán
1.属地。《北史。卷四七。袁翻传》:「若婆罗门能自克厉,使馀烬归心,收离聚散,复兴其国者,乃渐令北转,徙度流沙,即是我之外藩。」
2.有封地的诸侯王。《晋书。卷一九。礼志上》:「哀帝以外藩援立,而董宏等称引亡秦,惑误朝议,遂尊恭皇,立庙京师。」《宋史。卷三五。孝宗本纪三》赞曰:「然自古人君起自外藩,入继大统,而能尽宫庭之孝,未有若帝。」
3.外国。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盖本朝龙兴之初,喇嘛效顺最早,而其术盛行东土,又夙为蒙古诸部落所崇信,故优礼彼教政,以羁縻外藩。」
4.清代称蒙古、西藏、青海为「外藩」。
2.有封地的诸侯王。《晋书。卷一九。礼志上》:「哀帝以外藩援立,而董宏等称引亡秦,惑误朝议,遂尊恭皇,立庙京师。」《宋史。卷三五。孝宗本纪三》赞曰:「然自古人君起自外藩,入继大统,而能尽宫庭之孝,未有若帝。」
3.外国。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盖本朝龙兴之初,喇嘛效顺最早,而其术盛行东土,又夙为蒙古诸部落所崇信,故优礼彼教政,以羁縻外藩。」
4.清代称蒙古、西藏、青海为「外藩」。
《漢語大詞典》:守藩
指王侯驻守其封地。亦指受封为王侯。《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奉藩无状,遇恶暴列,陛下不忍致法,加大恩,遣使者申諭道术守藩之义。”《后汉书·济北惠王次传》:“ 济北王 次以幼年守藩,躬履孝道,父没哀慟,焦毁过礼,草庐土席,衰杖在身,头不枇沐,体生疮肿。”《晋书·姚兴载记下》:“陛下若以臣为社稷之忧,除臣而国宁,亦家之福也。若垂天性之恩,不忍加臣刑戮者,乞听臣守藩。”
《國語辭典》:藩服 拼音:fán fú
臣位。《南史。卷六。梁本纪。武帝上》:「公受言本朝,轻兵赴袭,排危冒险,刚柔递用,坦然一方,还成藩服,此又公之功也。」《三国演义》第八○回:「汉帝既禅天下,理宜退就藩服。」
《漢語大詞典》:潜藩(潛藩)
(1).指尚未即位的帝王。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宗藩·太子册宝》:“ 嘉靖 十八年,己亥二月朔日, 世宗 将幸 承天府 ,册立 庄敬太子 及 裕王 、 景王 。 裕 即 穆宗 潜藩也。”
(2).指帝王为王侯时的封地。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两朝玉带之祥》:“至 高宗 以 常德 为 孝宗 潜藩,尤有足纪者。” 清 全祖望 《经史答问·诸史问目答卢镐》:“ 呼沱 ,则是 中山 ,非 关中 也。况 平帝 由 中山王 为天子,故首加恩於潜藩。”
(2).指帝王为王侯时的封地。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两朝玉带之祥》:“至 高宗 以 常德 为 孝宗 潜藩,尤有足纪者。” 清 全祖望 《经史答问·诸史问目答卢镐》:“ 呼沱 ,则是 中山 ,非 关中 也。况 平帝 由 中山王 为天子,故首加恩於潜藩。”
《漢語大詞典》:开藩(開藩)
(1).封建时代王侯在封地上建国。《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 思齐 , 海陵 人,本阴阳家者流, 士诚 ( 张士诚 )开藩,与有功焉。”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台湾府属渡口考》:“值 耿氏 开藩 福建 ,海禁弛,乃招徠客民。”《花月痕》第三回:“这几年 秦王 开藩此地,幕中宾客都是些名士。”
(2). 清 代指到外省任高级官职。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盖 顺治 间 商邱 宋文康公 抚畿辅时,尝以四语自警,而哲子 牧仲 中丞开藩 吴下 ,即用以训诫僚属者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八回:“这件事如果办成了功,不到两三年,説不定陈臬开藩的了。”
(2). 清 代指到外省任高级官职。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盖 顺治 间 商邱 宋文康公 抚畿辅时,尝以四语自警,而哲子 牧仲 中丞开藩 吴下 ,即用以训诫僚属者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八回:“这件事如果办成了功,不到两三年,説不定陈臬开藩的了。”
《漢語大詞典》:价藩
谓大德之人是国家安全的屏藩。语出《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 宋 曾巩 《贺郓州邵资政改侍郎》:“攀日月之高衢,践机衡之要地;方兼荣於祕殿,用均逸於价藩。” 宋 王安石 《上泉州毕少卿启》:“自去容暉,何尝候问,朅来冗局,顾委琐之自为,阴想价藩,知崇高之难附。”参见“ 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