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8
词典
1
分类词汇
27
共27,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分类词汇
(续上)
筒钦
洛巴
法铃
估倧
锅庄
果洛
格萨尔王传
官砦
楚巴
皮破血流
卡白
喇嘛教
《国语辞典》:
筒钦(筒钦)
拼音:
tǒng qīn
乐器名,吹管乐器。属藏族、蒙古族吹奏的乐器。古代用于军乐,约在西元十世纪,就已使用于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区古格王国的宫廷乐队。铜制,筒身分上、下两节,上细下粗,上端吹口呈杯状,下端呈喇叭状。吹奏时,将号筒扛于一人肩上,另一人手扶筒的上部吹奏。音量宏大,发音粗犷、低沉。多用于喇嘛寺院佛事、仪式乐队。也称为「大铜角」、「铜冬」、「铜洞」。
分类:
乐器
吹管
管乐器
藏族
蒙古族
吹奏
《国语辞典》:
洛巴
拼音:
luò bā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属西部藏族系,分布于藏北高原、羌塘地区。以纯游牧生活为主,多从事牧羊。信仰喇嘛教。
分类:
中国
少数民族
西部
藏族
族系
分布
地区
《国语辞典》:
法铃(法铃)
拼音:
fǎ líng
藏族摇击乐器。传自印度佛教密宗。铜制铃身,通高约二十五釐米。平口,身似钟,顶部及铃身以花纹为饰。体内悬金属铃舌。铃柄铜或银制,多雕以佛像,持柄摇铃发音,用于喇嘛法事诵经及佛乐。道教亦用以作为法器。
分类:
藏族
乐器
印度
佛教
密宗
《国语辞典》:
估倧
拼音:
gū zōng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属西部藏族系统,为西番之康巴的同支。散居于云南省的中甸、德钦及云南、西藏接壤地带。以耕、牧并事为生计。也作「古宗」。
分类:
中国
少数民族
西部
藏族
族系
系统
《国语辞典》:
锅庄(锅庄)
拼音:
guō zhuāng
一种藏族民族舞蹈。是在农暇或节庆时,男女围成圆圈,边唱边跳的舞蹈。
分类:
藏族
民族舞
是在
节庆
《国语辞典》:
果洛
拼音:
guǒ luò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属西部藏族系。人口约三十万以上,以游牧兼狩猎为生。
分类:
中国
少数民族
西部
藏族
族系
人口
《漢語大詞典》:
格萨尔王传
藏族民间说唱体英雄史诗。叙述雄狮国王格萨尔的一生。共三部分:第一部分叙述格萨尔诞生在奇异的环境中。第二部分描述格萨尔率领军队南北征战,降伏妖魔。第三部分描写格萨尔年老传位,重返天国。诗中熔铸了神话、传统民歌、格言和生动的民间语言。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分類:
藏族
民间
说唱
英雄
史诗
叙述
国王
一生
《漢語大詞典》:
官砦
亦作“ 官寨 ”。
(1).官兵的营寨。
《
新五代史·杂传十八·龙敏
》
:“ 敏 , 燕 人也……今闻驾前之马,犹有五千,愿得壮者千匹,健兵千人,与勇将 朗万金 ,自 平遥 沿山冒虏中而趋官砦,且战且行,得其半达,则事济矣!”
(2).藏族土司的住宅。
《新华半月刊》
1959年第13期:“农奴主实际上又多系土司头人,而土司头人的官寨,既是封建政权的组织,又是榨取所谓税款和发放高利贷进行超经济剥削的办事机关。”
分類:
官兵
藏族
土司
营寨
住宅
《漢語大詞典》:
楚巴
藏族服装名。一种大襟长袍。 王馀
《丰收》
诗:“在青年的身上,穿着一身鲜艳的楚巴,彩带上的腰刀闪耀着光芒。”
《中国民间故事选·海螺姑娘》
:“ 银姑娘 撩起楚巴说:‘我跨过阿爸会议的地方……为什么就不能跨过你!’”
分類:
藏族
服装
大襟
长袍
《國語辭典》:
皮破血流
拼音:
pí pò xiě liú
受伤破皮,血流出来。形容伤势严重或情况激烈的样子。《文明小史》第四一回:「不知如何忽然把头在石头上碰了一下,当时就皮破血流,不省人事。」
分類:
伤势
严重
藏族
民歌
《漢語大詞典》:
卡白
(1).煞白。 刘坚
《“强盗”的女儿》
:“他脸上好象落了一层霜,丝青卡白,人也象老了十年。”
(2).藏族量具名,同升相似。 王尧
《文成公主的故事》
:“就照一卡白青稞一天吧!”
分類:
藏族
量具
具名
相似
《國語辭典》:
喇嘛教
拼音:
lǎ ma jiào
西藏佛教的别称。政治用语,始于明朝,盛于满清,用以区别传统中国佛教。参见「西藏佛教」条。
分類:
喇嘛教
佛教
传布
藏族
蒙族
等地
地区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