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藏匿  拼音:cáng nì
隐藏,不使发现。《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下》:「此物乃大辽皇帝所得亡国新俘的物,不得藏匿。」《三国演义》第二回:「表章雪片告急,十常侍皆藏匿不奏。」
《國語辭典》:埋伏  拼音:mái fú
暗中躲藏著,等敌人到来后再起而攻击。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三折:「大夫!不知筵宴之间,怎生埋伏摆布?」《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像这等险恶所在,他们必有埋伏!」
《漢語大詞典》:潜处(潛處)
(1).藏匿。 汉 王充 论衡·吉验:“ 尧 使 禹 治水,驱蛇龙,水治东流,蛇龙潜处。”
(2).深居。 汉 班固 《幽通赋》:“靖潜处以永思兮,经日月而弥远。”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虽潜处於太阴,长寄心於君王。”
(3).犹隐居。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潜处蓬室,不干势权。”
《漢語大詞典》:伏隐(伏隱)
藏匿;隐居。左传·昭公十三年:“苛慝不作,盗贼伏隐;私欲不违,民无怨心。” 汉 陆贾 新语·资质:“ 鲍丘 之德行,非不高於 李斯 、 赵高 也,然伏隐於 嵩 庐之下而不録於世,利口之臣害之也。”
分類:藏匿隐居
《漢語大詞典》:讳匿(諱匿)
隐匿;藏匿。《杂事秘辛》:“故大将军 乘氏 忠侯 商 所遗少女,有贞静之德,流闻禁掖。其与 姁 诣 商 第,周视动止,审悉幽隐。其毋讳匿。”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公平生喜庇吏役,虽受賕骫法,亦一一曲为讳匿。” 王旡生 《中国三大小说家论赞》:“嗟乎嗟乎!天下有过人之才人,遭际浊世,抱弥天之怨,不得不流而为厌世主义,又从而摹绘之,使并世者之恶德,不能少自讳匿者,是则 王氏 著书之苦心也。”
分類:隐匿藏匿
《漢語大詞典》:韬伏(韜伏)
犹藏匿。后汉书·申屠蟠传赞:“韜伏明姿,甘是堙曖。”
分類:藏匿
《漢語大詞典》:掩伏
埋伏;藏匿。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孝感之战:“余授以旗鼓,命掩伏山侧,余遂趋贼垒。” 郭沫若 《蔡文姬》第一幕:“你可以掩伏在近旁,听我们说些什么话,但不许有人露面。”
分類:埋伏藏匿
《漢語大詞典》:沈藏
隐藏;藏匿。楚辞·九辩:“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沉藏。” 宋 叶适 《邵子文墓志铭》:“士方沉藏汨没,固无以异於庸人。”
分類:隐藏藏匿
《漢語大詞典》:状匿(狀匿)
藏匿。状,通“ 藏 ”。韩非子·诡使:“士卒之逃事状匿,附託有威之门以避徭赋而上不得者万数。” 俞樾 诸子平议·韩非子:“状匿,即藏匿也。”
分類:藏匿
《國語辭典》:藏机(藏機)  拼音:cáng jī
暗藏玄机。比喻未卜先知。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四折:「我这哥哥,难比其馀的,可会藏机之术。您这元帅府下,者么您甚么物件,不问你藏在何处,我这哥哥便得知道。」
《國語辭典》:私藏  拼音:sī zàng
私有的财产。《汉书。卷八。宣帝纪》:「以水衡钱为平陵,徙民起第宅」句下唐。颜师古。注:「水衡与少府,皆天子私藏。」《晋书。卷二六。食货志》:「故于西园造万金堂,以为私藏。」
《國語辭典》:私藏  拼音:sī cáng
私行收藏或藏匿。《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时庞舒在长安城中,私藏吕布妻小,送还吕布。」
《漢語大詞典》:罔伏
谓无所藏匿。语出《书·大禹谟》:“嘉言罔攸伏。” 孔 传:“善言无所伏,言必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后 汉 羣贤,嘉言罔伏。”
分類:藏匿
《國語辭典》:伏窜(伏竄)  拼音:fú cuàn
逃窜藏匿。《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罪重于郊甸,无所伏窜,敢布其死。」
分類:藏匿逃窜
《漢語大詞典》:历人(歷人)
藏匿罪犯的人。书·梓材:“肆往,姦宄,杀人,歷人,宥。” 孔 传:“汝往之国又当详察姦宄之人及杀人贼,所过歷之人,有所宽宥。” 孔颖达 疏:“详察其姦宄及杀人之人,二者所过歷之人,原情不知,有所宽宥,以断狱务从宽故。”一说,谓俘虏人民。 周秉钧 易解:“歷,谓俘虏……歷人,谓俘虏人民。”
《漢語大詞典》:盗匿(盜匿)
盗窃藏匿。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四年:“ 竇建德 之败也,其将多盗匿库物。”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京师沟渠深广,亡命多匿其中,自名为‘无忧洞’。甚者,盗匿妇人,又谓之‘鬼樊楼’。”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适 浙 来一傖父与一词客争宠,合 江 右某孝廉互谋,使酒駡座,讼之仪司,诬以盗匿金犀酒器。”
分類:盗窃藏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