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藉手  拼音:jiè shǒu
借助他人之力。如:「藉手他人以成事。」《左传。襄公十一年》:「凡我同盟,小国有罪,大国致讨,苟有以藉手,鲜不赦宥。」
分類:借助
《漢語大詞典》:藉令
假使。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四:“且奏贼初无此言,是必怨讎者为之,藉令有之,若以一卒之故,断都转运使头,此后政令何由得行?” 宋 王安石 《上欧阳永叔书》:“藉令朝廷怜閔,不及一年,即与之外任,则人之多言,亦甚可畏。” 明 唐顺之 《答王南江提学书》:“藉令有人焉,始不悟而今也悟,则自今日无一物不可少者。”
分類:假使
《漢語大詞典》:藉田
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每逢春耕前,天子、诸侯躬耕藉田,以示对农业的重视。藉,通“ 籍 ”。《汉书·文帝纪》:“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 三国 魏 曹植 《藉田说》之一:“春耕於藉田,郎中令侍寡人焉。” 宋 苏轼 《元祐三年春贴子词·皇帝阁》之四:“苍龙掛闕农祥正,父老相呼看藉田。”
《國語辭典》:顾藉(顧藉)  拼音:gù jiè
爱惜。唐。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
《分类字锦》:藉地
杜阳杂编上崇释氏教乃舂百品香和银粉以涂佛室遇新罗国献五色氍毹及万佛山可高一丈上置于佛室以氍毹藉其地氍毹之巧丽亦冠绝于一时每放之内即有歌舞之乐列国山川之状或微风入室其上复有蜂蝶动摇燕雀飞舞俯而视之莫辨其真假
分类:
《漢語大詞典》:藉使
假使。 汉 贾谊 《过秦论下》:“藉使 子婴 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 山 东虽乱, 秦 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絶也。” 宋 马永卿 嬾真子·杜牧之诗寓意:“藉使意不出此,以景趣为意,亦自不凡,况感寓之深乎?” 明 宋濂 《林府君墓铭》:“朝廷何负尔辈,乃敢弄兵反,藉使州县赋敛急,或不能堪,当诉之方岳大臣足矣。”
分類:假使
《漢語大詞典》:相藉
互相借物。墨子·号令:“客、主人无得与言及相藉。”
互相枕藉;互相践踏。 唐 柳宗元 《捕蛇者说》:“呼嘘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何经文:“贼惊乱,自相藉坠厓死。”
《漢語大詞典》:假藉
亦作“ 假耤 ”。 凭藉;借助。墨子·尚贤中:“此非中实爱我也,假藉而用我也。夫假藉之瓦,将岂能亲其上哉?” 孙诒让 间诂引 毕沅 云:“古无借字,只用藉。假藉即假借。”北史·隋蔡景王整传:“世间贫家兄弟多相爱,由相假藉;达官兄弟多相憎,争名利故也。” 唐 白居易 《六十拜河南尹》诗:“幸遇芳菲日,犹当强健时,万金何假藉,一盏莫推辞。”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辨误三:“汉书·朱博传赞曰:‘又见 孝成 之世,委任大臣,假耤用权。’ 颜师古 曰:‘假音休假。耤音以物借人之借。’又《汉书音义》曰:‘…… 晋灼 曰:若作借字,则无烦云以物借人之借,为作耤字,所以有音。’此论极当。”按,今本汉书作“借”。
分類:凭藉借助
《高级汉语词典》:藉在
依赖,慰藉
《漢語大詞典》:资藉(資藉)
凭借,依赖。南史·到彦之传:“ 撝 资藉豪富,厚自奉养,供一身一月十万。” 元 王恽 《胙城县庙学记》:“ 侯 乃出所藏经史数千卷,资藉讲诵。”
资格履历。藉,通“ 籍 ”。 章炳麟 《革命之道德》:“学究、艺士,进而为通人,资藉既成,期于致用,其道德又爽然失矣!”
《漢語大詞典》:仰藉
仰望依靠。明史·外国传一·朝鲜:“ 毛 镇当全 辽 沦没之后,孤军东渡,寄寓海上,招集 辽 民前后数十万,亦小邦所仰藉也。”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八:“其却疟者,或亦仰藉 瞿曇 之灵歟?”
分類:仰望依靠
《漢語大詞典》:缫藉(繅藉)
玉的衬垫物。周礼·春官·典瑞:“执镇圭,繅藉五采五就。” 郑玄 注:“繅有五采文,所以荐玉。” 宋 陆游 《寓怀》诗之二:“苍璧与黄琮,初非俗所贵。粲然荐繅藉,可对越天地。”
《漢語大詞典》:无藉在(無藉在)
犹言无聊赖或无顾忌。 唐 杜甫 《送韦书记赴安西》诗:“白头无藉在,朱紱有哀怜。” 宋 刘克庄 《汉宫春·赏红梅》词:“ 唐 人更无藉在,浪比 红儿 。” 金 元好问 《赋杨生玉泉墨》诗:“涴袖 秦郎 无藉在,画眉 张遇 可怜生。”
分類:顾忌
《漢語大詞典》:蹈藉
见“ 蹈籍 ”。
《漢語大詞典》:蹈籍
亦作“ 蹈藉 ”。
(1).犹践踏。新唐书·康承训传:“ 勛 军皆市人,嚣而狂,未阵即奔,相蹈藉死者四万。”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遥见铁骑,军士不克阵而奔,自相蹈籍,溺隍死者以千数。”
(2).犹欺凌。后汉书·冯绲传:“詔策 緄 曰:‘蛮夷猾 夏 ,久不讨摄,各焚都城,蹈籍官人。’”
分類:欺凌践踏
《漢語大詞典》:帝藉
亦作“ 帝籍 ”。 天子象征性的亲耕之田。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 孙希旦 集解:“天子藉田千亩,收其穀为祭祀之粢盛,故曰帝藉。”《淮南子·时则训》:“举五穀之要,藏帝藉之收於神仓。” 汉 张衡 《东京赋》:“躬三推於天田,修帝籍之千亩。” 宋 黄庭坚 《同钱志仲饭籍田钱孺文官舍》诗:“帝籍开千亩,农功先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