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含和
(1).蕴藏祥和之气。常喻仁德。文子·精诚:“故大人与天地合德……怀天心,抱地气,执冲含和,不下堂而行四海。”《淮南子·俶真训》:“天含和而未降,地怀气而未扬。” 南朝 梁 沈约 《梁明堂登歌·歌青帝》:“开元布泽,含和尚仁。” 宋 文天祥 《正气歌》:“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廷。” 鲁迅 《且介亭杂文·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年届七十,含和守素,篤行如初。”
(2).指含有温暖之气。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周围石峰,中当土山尽处,风气含和。”
《漢語大詞典》:含贞(含貞)
(1).蕴藏贞德。 明 白悦 《梅林精舍》诗:“缅彼金闺彦,含贞结幽忱。”
(2).乐律名,姑洗三十四律之一。隋书·律历志上:“姑洗:南授、怀来……扬庭、含贞。右姑洗一部,三十四律。”
《漢語大詞典》:含玉
古丧礼,纳于死者口中的玉。周礼·天官·太宰:“大丧,赞赠玉、含玉。” 郑玄 注:“含玉,死者口实。天子以玉。” 郭沫若 《羽书集·龙战与鸡鸣》:“古人的习惯,人死了在口里有含玉的一种礼节。被含的玉就叫作‘含玉’。那玉的形式,有时候是珠,有时候似乎是蝉。”参阅《公羊传·文公五年》 何休 注。
《國語辭典》:苦水  拼音:kǔ shuǐ
1.汤药或药水。
2.比喻受苦的事实或经过。如:「他逢人便大吐苦水。」
3.含有硫酸钠、硫酸镁等矿物质而带有苦味的水。
《漢語大詞典》:神藏
(1).中医学谓神气蕴藏于内腑。《素问·三部九候论》:“故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五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王冰 注:“所谓神藏者: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也。以其皆神气居之,故云神藏五也。”
(2).针灸穴位名。 晋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卷三:“神藏,在彧中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少阴脉气所发。仰而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壮。”
《漢語大詞典》:哑钟(啞鍾)
(1).指因未能调试而弃置的古乐钟。旧唐书·张文收传:“太乐有古钟十二,近代惟用其七,餘有五,俗号哑钟,莫能通者。”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音律:“十二律中,唯用七声,其餘五调,谓之哑钟,不用也。”
(2).喻指蕴藏的才识。 唐 黄滔 《上赵起居启》:“若不仰投门舘,虔佇发扬,则永携疑玉以汍澜,长伴哑钟而泯默。”
《國語辭典》:蓄志  拼音:xù zhì
蕴藏志愿,待机即发。如:「他接手父亲濒临倒闭的公司,蓄志再次振兴家业。」
《国语辞典》:蕴含(蕴含)  拼音:yùn hán
蕴藏包含。如:「老师这番话蕴含了许多人生哲理,值得我们深思。」《论语注疏。序解》邢炳疏引郑玄云:「以此书可以经纶世务,故曰纶也;圆转无穷,故曰轮也;蕴含万理,故曰理也;篇章有序,故曰次也。」清。汤若望《主制群徵。卷下。四以诸物弱缘徵》:「凡造异体性之物者,必躬兼所造之微妙而蕴含之,今夫生者、觉者、灵者,体性各异,万有不齐,则造者之广智大能,从可知矣,是其灵之二也。」也作「蕴涵」。
《漢語大詞典》:璞石
蕴藏有玉的石头。 汉 王符 潜夫论·论荣:“夫 和氏 之璧,出於璞石; 隋氏 之珠,产於蜃蛤。”
分類:蕴藏石头
《漢語大詞典》:奥蕴
谓蕴藏于事物内部的秘密。 李大钊 《国民之薪胆》:“其外交黑幕之风云,以錮封於秘密之键,无从窥其奥藴。” 陶行知 《试验主义与新教育》:“惟其以人力胜天工,故能探其奥藴。”
《漢語大詞典》:包蕴
亦作“ 包韞 ”。 包含,蕴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比兴:“诗文弘奥,包韞六义。” 朱自清 《哀韦杰三君》:“他那两句话包蕴着无穷的悲哀。” 叶圣陶 《倪焕之》十九:“愤懑包蕴在沉默里,就不同于浮光掠影的忧时爱国了。”
分類:包含蕴藏
《漢語大詞典》:韬力(韜力)
谓蕰藏勇力。 唐 柳宗元 《平淮夷雅·方城》:“王师嶷嶷,熊羆是式。衔勇韜力,日思予殛。”
分類:蕴藏勇力
《國語辭典》:百宝箱(百寶箱)  拼音:bǎi bǎo xiāng
收藏各种宝物的匣子。也称为「百宝盒」。
《漢語大詞典》:郁伏(鬱伏)
蕴藏隐伏。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闽游日记后:“踞石而坐,西北雾顿开,下视 金竹里 以东……层层如碧玉轻綃,远近万状,惟顶以南,尚鬱伏未出。”
分類:蕴藏隐伏
《漢語大詞典》:余蕴(餘藴)
谓蕴藏于中而未全部显现。朱子语类卷二一:“推发此心,更无餘藴,便是忠处,恕自在其中。” 宋 张介 岁寒堂诗话卷上:“意非不佳,然而词意浅露,略无餘藴。”
分類:蕴藏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