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列传下〉~2003~
「邕虑卒不免,乃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唐·李贤注引晋·张骘《文士传》曰:「邕告吴人曰:『吾昔尝经会稽高迁亭,见屋椽竹东閒第十六可以为笛。』取用,果有异声。」伏滔〈长笛赋序〉云「柯亭之观,以竹为椽,邕取为笛,奇声独绝」也。
「邕虑卒不免,乃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唐·李贤注引晋·张骘《文士传》曰:「邕告吴人曰:『吾昔尝经会稽高迁亭,见屋椽竹东閒第十六可以为笛。』取用,果有异声。」伏滔〈长笛赋序〉云「柯亭之观,以竹为椽,邕取为笛,奇声独绝」也。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下〈轻诋〉~840~
蔡伯喈睹睐笛椽,孙兴公听妓,振且摆折。王右军闻,大嗔曰:「三祖寿乐器,虺瓦吊,孙家儿打折。」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晋·伏滔《长笛赋叙》曰:「余同寮桓子野有故长笛,传之耆老云:『蔡邕伯喈之所制也。』初,邕避难江南,宿于柯亭之馆,以竹为椽,邕仰眄之,曰:『良竹也。』取以为笛,音声独绝。历代传之至于今。」
蔡伯喈睹睐笛椽,孙兴公听妓,振且摆折。王右军闻,大嗔曰:「三祖寿乐器,虺瓦吊,孙家儿打折。」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晋·伏滔《长笛赋叙》曰:「余同寮桓子野有故长笛,传之耆老云:『蔡邕伯喈之所制也。』初,邕避难江南,宿于柯亭之馆,以竹为椽,邕仰眄之,曰:『良竹也。』取以为笛,音声独绝。历代传之至于今。」
简释
柯笛:咏笛。唐李縠《浙东罢府西归酬别张广文皮先辈陆秀才》:“兰亭旧址虽曾见,柯笛遗音更不传。”
典故
相关人物
洛阳狱
相关人物
蔡邕
《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列传下〉~2002~
于是下邕、质于洛阳狱,劾以仇怨奉公,议害大臣,大不敬,弃市。事奏,中常侍吕强悯邕无罪,请之,帝亦更思其章,有诏减死一等,与家属髡钳徙朔方,不得以赦令除。
于是下邕、质于洛阳狱,劾以仇怨奉公,议害大臣,大不敬,弃市。事奏,中常侍吕强悯邕无罪,请之,帝亦更思其章,有诏减死一等,与家属髡钳徙朔方,不得以赦令除。
例句
终悲洛阳狱,事近小臣敝。 杜甫 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
典故
相关人物
琴书与仲宣
书籍相与
仲宣受书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蔡邕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
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例句
商瞿五十知无子,更付琴书与仲宣。 元稹 听妻弹别鹤操
书籍终相与,青山隔故园。 杜甫 赠虞十五司马
琴书何必求王粲,与女犹胜与外人。 白居易 余思未加为六韵重寄微之
身是邓伯道,世无王仲宣。只应分付女,留与外孙传。 白居易 题文集匮
典故
相关人物
为螳螂动杀机
相关人物
蔡邕
《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传》
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嘻!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嘻!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摭言》
唐王播少孤,尝客扬州惠照寺木兰院,随僧粥食,久之,僧颇厌。一日,播出,已饭。后二纪,来出镇是邦,向所题字已碧纱笼其上矣。乃题二绝,一云:「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度未回而先饭讫,乃鸣钟鱼。后播镇江都,因访旧游,所题字皆纱罩之,因题诗曰:「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二十年前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唐王播少孤,尝客扬州惠照寺木兰院,随僧粥食,久之,僧颇厌。一日,播出,已饭。后二纪,来出镇是邦,向所题字已碧纱笼其上矣。乃题二绝,一云:「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度未回而先饭讫,乃鸣钟鱼。后播镇江都,因访旧游,所题字皆纱罩之,因题诗曰:「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二十年前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例句
胸中免被风波挠,肯为螳螂动杀机。 司空图 歌者十二首
《漢語大詞典》:崔蔡
(1). 东汉 崔駰 、 蔡邕 的并称。二人皆以文章闻名。 唐 刘禹锡 《唐故尚书礼部员外郎柳君集纪》:“ 子厚 之丧, 昌黎 韩退之 誌其墓,且以书来弔曰:‘哀哉若人之不淑。吾尝评其文,雄深雅健似 司马子长 , 崔 蔡 不足多也。’” 宋 欧阳修 《答梅圣俞寺丞见寄》诗:“词章尽 崔 蔡 ,论议皆 歆 向 。”
(2). 崔瑗 和 蔡邕 的并称,二人皆以书法闻名。 唐 朱逵 《怀素上人草书歌》:“妙絶当动鬼神泣, 崔 蔡 幽魂更心死。”
(2). 崔瑗 和 蔡邕 的并称,二人皆以书法闻名。 唐 朱逵 《怀素上人草书歌》:“妙絶当动鬼神泣, 崔 蔡 幽魂更心死。”
《漢語大詞典》:一字
(1).一个字。 汉 王充 《论衡·须颂》:“夫一字之謚,尚犹明主;况千言之论,万文之颂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故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 唐 杜甫 《同元使君春陵行》:“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
(2).谓同一个字。《左传·僖公十五年》“千乘三去” 清 阮元 《校勘记》:“ 惠士奇 云:《上林赋》‘江河为阹’注云:‘遮禽兽为阹。’‘阹’即‘去’,实一字。”
(3).指一种字体。 汉 熹平 刊石之《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论语》七部经书,系 蔡邕 以隶书书写。后因取别于 魏 正始 之三体石经,称“一字石经”,或“鸿都石经”、“今字石经”。见《隋书·经籍志一》。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馀录·一字三字石经》:“ 蔡中郎 所书,祇有隶体。 魏 刻乃有古文、篆、隶三体。 汉 刻本无一字之名, 魏 晋 而下,称 汉 刻为一字,取别于 魏 之三字耳。”
(4).另一个别名。 明 黄宗羲《宋元学案·紫薇学案》:“﹝ 紫薇 门人﹞ 林之奇 ,字 少颖 ,一字 拙斋 。”
(5).指简短的信札。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宋 陈师道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诗之三:“因声问何如?胡不枉一字。” 明 李贽 《感事二绝寄焦弱侯》之一:“昨夜山前雷雨作,传君一字到 黄州 。”
(6).谓物形如一字者。 唐 白居易 《二月二日》诗:“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唐 吴融 《新雁》诗:“数声飘去和秋色,一字横来背晚暉。”
(7).京剧髯口之一种。 苏少卿 《平剧手册·髯口》:“一字,满口之须而短只寸许者。白一字, 五台山 老僧等用;黑一字, 鲁智深 等用;红一字, 典韦 等用。”
(8).中药量名。《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撮口》:“撮风散:亦脚蜈蚣(炙)半条……麝香一字,上为末,每服一字,竹沥调下。”
(2).谓同一个字。《左传·僖公十五年》“千乘三去” 清 阮元 《校勘记》:“ 惠士奇 云:《上林赋》‘江河为阹’注云:‘遮禽兽为阹。’‘阹’即‘去’,实一字。”
(3).指一种字体。 汉 熹平 刊石之《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论语》七部经书,系 蔡邕 以隶书书写。后因取别于 魏 正始 之三体石经,称“一字石经”,或“鸿都石经”、“今字石经”。见《隋书·经籍志一》。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馀录·一字三字石经》:“ 蔡中郎 所书,祇有隶体。 魏 刻乃有古文、篆、隶三体。 汉 刻本无一字之名, 魏 晋 而下,称 汉 刻为一字,取别于 魏 之三字耳。”
(4).另一个别名。 明 黄宗羲《宋元学案·紫薇学案》:“﹝ 紫薇 门人﹞ 林之奇 ,字 少颖 ,一字 拙斋 。”
(5).指简短的信札。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宋 陈师道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诗之三:“因声问何如?胡不枉一字。” 明 李贽 《感事二绝寄焦弱侯》之一:“昨夜山前雷雨作,传君一字到 黄州 。”
(6).谓物形如一字者。 唐 白居易 《二月二日》诗:“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唐 吴融 《新雁》诗:“数声飘去和秋色,一字横来背晚暉。”
(7).京剧髯口之一种。 苏少卿 《平剧手册·髯口》:“一字,满口之须而短只寸许者。白一字, 五台山 老僧等用;黑一字, 鲁智深 等用;红一字, 典韦 等用。”
(8).中药量名。《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撮口》:“撮风散:亦脚蜈蚣(炙)半条……麝香一字,上为末,每服一字,竹沥调下。”
《國語辭典》:焦桐 拼音:jiāo tóng
东汉蔡邕精通音律,善于制琴,曾从灶下木材爆裂声,听出所烧木材为难得的制琴木料,于是将烧焦的桐木削制为一具名琴。后用以泛指名琴。唐。张祜〈思归引〉:「焦桐弹罢丝自绝,漠漠暗魂愁夜月。」清。孔尚任《桃花扇。小引》:「转思天下大矣,后世远矣。特识焦桐者,岂无中郎乎?」也称为「焦尾琴」。
《國語辭典》:焦尾琴 拼音:jiāo wěi qín
东汉蔡邕以桐木制成的名琴。因桐木尾端有烧焦的痕迹,故称为「焦尾琴」。《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也称为「焦桐」、「焦琴」、「焦尾」、「爨桐」。
分類:焦尾琴
《漢語大詞典》:柯笛
见“ 柯亭笛 ”。
《漢語大詞典》:柯亭竹
柯亭 为椽之竹。 汉 蔡邕 取以制笛。后借指美笛或比喻良才。 南朝 梁武帝 《咏笛》:“ 柯亭 有奇竹,含情復抑扬。” 清 黄鷟来 《杂诗》之二:“三嘆 柯亭 竹,独结 中郎 知。”参见“ 柯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