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千蓼
水经注:易荆水导源西北,径千蓼泉,亦曰丁蓼水。
《漢語大詞典》:青蓼
即青荼。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荼,蓼也……亦谓紫色者为紫蓼,青色者为青蓼,其长大不苦者为马蓼。”参见“ 青荼 ”。
《骈字类编》:荏蓼
《齐民要术》:三月可种荏蓼。荏性甚易生,蓼尤宜水畦种也。
《韵府拾遗 筱韵》:辣蓼
《群芳谱》:一种丛生,高仅二尺许,细茎弱叶似柳,其味香辣,人名辣蓼。
《骈字类编》:蓝蓼(蓝蓼)
《礼记·月令》:令民毋艾蓝以染。注:为伤长气也。此月蓝始可别。《夏小正》曰:五月启灌蓝蓼。
《骈字类编》:姜蓼(姜蓼)
《本草集解》恭曰:木天蓼所在皆有,生山谷中。今安州、申州作藤蔓,叶似柘,花白,子如枣许,无定形。中瓤似茄子,味辛,啖之以当姜、蓼。
《韵府拾遗 筱韵》:加蓼
《礼记》:「犬羹兔羹,和糁不蓼。」疏:「和糁不蓼者,此等之羹,宜以五味调和米屑为糁,不需加蓼也。」
《骈字类编》:蓼菜
《诗》: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荓蜂自求辛螫。疏:成王即政,求助于群臣,告之云:“以我才智浅薄,未任独当国家多难之事,恐我又集止于患难,似蓼菜之辛苦然,故须汝等助我慎之。”
《淮南子》:蓼菜成行,瓶瓯有堤,量粟而舂,数米而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