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轑饭(轑飯)
米饭的一种。做法是先将米煮一煮,捞出来放到蒸笼里蒸熟即成。 宋 陆游 《杂感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之八:“鬴中有轑饭,一饱吾何求?”自注:“ 吴 人谓饭不炊者为轑饭。轑,音劳。”
《漢語大詞典》:熟草
指蒸熟的灯心草茎的中心部分。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灯心草﹝集解﹞引 寇宗奭 曰:“蒸熟待乾,折取中心白穰燃灯者,是谓熟草。”
《漢語大詞典》:烝胡卢(烝胡盧)
蒸熟的葫芦瓜。 宋 苏辙 《外孙文九伏中入村》诗:“孙归何用慰勤苦,烹鸡亦有烝胡卢。”自注:“﹝ 唐 相 卢怀慎 ﹞设席待客,勑庖夫净去毛,勿拗折其项。客喜,为食当烝鹅鸭。食至,乃烝胡卢耳。”
分類:蒸熟葫芦
《国语辞典》:捏面人(捏面人)  拼音:niē miàn rén
1.以捏制面人为生的人。捏面是传统民间技艺,材料是将面粉和糯米用水搅拌揉和,再放在开水里煮熟。凉了以后,用手揉搓并加入糖或香蕉油,和著五颜六色的食品颜料即可完成。捏面人利用这些材料,借著梳子、剪刀、牛骨签等工具,结合他们的巧思、巧手,就可捏出各种可玩又可吃的玩偶人物、飞禽走兽。也称为「面人儿」、「面塑」。
2.一种传统民间技艺。以蒸熟的糯米团加入色料、糖或盐搓揉均匀,用手指或梳子、剪刀、生骨签等工具,以塑造技法捏出各种人物、动物等的样子。也称为「米雕」。
《国语辞典》:竹筒饭(竹筒饭)  拼音:zhú tǒng fàn
一种米食。将米置于竹筒内蒸熟,使米饭有竹的清香,称为「竹筒饭」。
《国语辞典》:油饭(油饭)  拼音:yóu fàn
一种炒制的米食。将蒸熟的米饭,放进爆香的佐料中炒拌均匀。习俗中,家中婴儿满月时,都会制作油饭,分享亲友。
《國語辭典》:回笼(回籠)  拼音:huí lóng
1.将已蒸熟而冷却的食品放回蒸笼再次蒸热。
2.比喻已完成的事情再重复做一次。如:「他习惯在早起做完运动后睡个回笼觉。」
3.指社会上流通的货币再回到原先发行的银行。如:「资金回笼」。
《漢語大詞典》:糍粑
用糯米蒸熟捣碎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
《漢語大詞典》:酷累
菜和面搅拌在一起,用锅蒸熟的一种食品。 元 无名氏 《村乐堂》第三折:“ 后兴 ,同知相公叫我牢里问事去,着你娘做些酷累来。”
《国语辞典》:芋泥  拼音:yù ní
一种点心。把芋头去皮后磨成糊状,加入糖、猪油等蒸熟而成。
《漢語大詞典》:熊烝
蒸熟的熊肉。南史·陈显达传:“后御膳不宰牲, 显达 上熊烝一盘,上即以充饭。”
分類:蒸熟
《国语辞典》:驴打滚儿(驴打滚儿)  拼音:lǘ dǎ gǔn ér
一种用黍面包糖而蒸制的食品,蒸熟后,外黏黄豆面食用。
《国语辞典》:蒸熟的鸭子(蒸熟的鸭子)  拼音:zhēng shóu de yā zi
(歇后语)飞不了。蒸熟的鸭子,已无生命,不能飞行。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避免。如:「警方已布下天罗地网,他已变成蒸熟的鸭子──飞不了。」
《国语辞典》:蒸藜出妻  拼音:zhēng lí chū qī
相传春秋时曾参非常孝顺,因妻子以未蒸熟的藜菜侍奉后母,遂休其妻。典出《孔子家语。卷九。七十二弟子解》。后比喻人子克尽孝道。
《国语辞典》:疤瘌饼(疤瘌饼)  拼音:bā la bǐng
一种糕饼。用水拌和面、米,经发酵蒸熟后,表面不平,好像疤痕,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