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掩蔽  拼音:yǎn bì
掩藏遮蔽。如:「散兵坑可作为单兵射击和掩蔽之用。」《礼记。月令》:「是察阿党,则罪无有掩蔽。」《后汉书。卷三○下。郎顗襄楷列传。郎顗传》:「故白虹春见,掩蔽日曜。」
《漢語大詞典》:蔽蒙
(1).蒙昧,闭塞愚昧。庄子·缮性:“滑欲於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
(2).蒙蔽。 宋 叶适 《文林郎周君南仲墓志铭》:“陛下聪明为小人蔽蒙甚有三:一曰道学,二曰朋党,三曰皇极。” 元 张光祖 言行龟鉴卷六:“臣恐聪明将有所蔽蒙也。”
《國語辭典》:封闭(封閉)  拼音:fēng bì
1.紧密盖上或关住。《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2.局限于狭小领域。如:「思想封闭」。
3.法律上指一种查封财物的方法,如《强制执行法》第76条,针对查封不动产而进行的封闭处分。
4.地下适合于油气储集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昏蔽
(1).犹遮盖,隐蔽。《敦煌变文汇录·频婆娑罗王后宫綵女功德意供养塔生天因缘变》:“方梁櫑木,復塞虚空,捧石擎山,昏蔽日月。” 明 李东阳 《经筵讲章·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内外、精粗、始终、远近,一件件察得都无有昏蔽。”
(2).犹蒙蔽。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中和是人人原有的,岂可谓无?但常人之心,既有所昏蔽,则其本体虽亦时时发见,终是暂明暂灭,非其全体大用矣。”
《漢語大詞典》:掩塞
(1).蒙蔽。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上天苍苍,不可掩塞。”
(2).堵塞。后汉书·苏章传:“ 暠 匿不敢言,而自上退位,归乡里,私掩塞冢椁。”
分類:蒙蔽堵塞
《漢語大詞典》:蒙冒(矇冒)
蒙蔽;庇护。魏书·高道悦传:“尚书左丞 公孙良 职维枢辖,蒙冒莫举。”
愚暗冒昧。 汉 蔡邕 《青衣赋》:“昒昕将曙,鷄鸣相摧。飭驾趣严,将舍尔乖。矇冒矇冒,思不可排。”三国志·蜀志·郤正传:“彼 平仲 之和羹,亦进可而替否。故矇冒瞽説,时有攸献。”
《漢語大詞典》:愚聋(愚聾)
犹蒙蔽。《魏书·李彪传》:“肆志傲然,愚聋视听,此而可忍,谁不可怀!”
分類:蒙蔽
《漢語大詞典》:蒙瞽(矇瞽)
(1).蒙蔽。新唐书·哥舒翰高仙芝等传赞:“ 玄宗 虽为左右蒙瞽,然荒夺其明亦甚矣。”
(2).昏暗不明。 郭沫若 《豕蹄·柱下史入关》:“我晓得曲所以求全,枉所以示直,所以我故作蒙瞽,以示彰明。”
(1).盲人。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今矇瞽面墙而不悟, 离娄 照秋毫於百寻。” 金 王若虚 《谬误杂辨》:“至於此类,如辨白黑矣。而卤莽若是,其与矇瞽何异哉?” 清 顾炎武 《述古》诗之二:“后代尚清谈,土苴斥 邹 鲁 。哆口论性道,捫籥同矇瞽。”
(2).乐官。古代多以盲人充任,故名。旧唐书·元稹传:“日益月滋,有诗句千餘首。其间感物寓意,可备矇瞽之风者有之。” 清 钱谦益 《和范致能燕山道中绝句》序:“吊古忧时,感叹 天水 、 金源 遗跡,援笔属和,情见乎辞,庶几效矇瞽之义焉。” 章炳麟 《訄书·订文》《正名杂义》:“其体废於史官,其业存於矇瞽,繇是二雅踵起,藉歌陈政,同波异澜,斯各为派别焉。”
《漢語大詞典》:蔽壅
(1).蒙蔽。《楚辞·九章·惜往日》:“谅聪不明而蔽壅兮,使谗諛而日得。”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十三:“是以明哲之君,时有蔽壅之累。” 清 方苞 《书〈孙文正传〉后》:“而为所蔽壅者,乃忧勤恭俭明察之君。”
(2).阻塞障隔。后汉书·朱祐景丹等传论:“自兹以降,迄於 孝武 ,宰辅五世,莫非公侯。遂使縉绅之道塞,贤能蔽壅。” 清 方苞 《书〈五代史·安重诲传〉后》:“﹝ 司马迁 ﹞於《屈原传》,感忠贤之蔽壅,而阴以寓己之悲愤。”
《漢語大詞典》:蔽晦
(1).犹蒙蔽。战国策·赵策二:“ 奉阳君 相,专权擅势,蔽晦先王,独制官事。”《楚辞·九章·惜往日》:“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
(2).谓受蒙蔽而昏暗。汉书·五行志下之上:“ 管仲 既死, 桓 德日衰,天戒若曰,伯道将废…… 桓公 不寤,天子蔽晦。” 颜师古 注:“被掩蔽而暗也。”
(3).隐覆晦涩。 清 方苞 《书〈陈氏集说补正〉后》:“余少治《戴记》,见 陈氏 《集説》,於《记》之本指,时有未达而反以蔽晦之者,及得 徐司寇 所刻《集説补正》,而惑之解者过半。” 清 邵懿辰 《赠陈艺叔序》:“方 乾隆 中,俗学横流,其聪明杰魁之士,相劘而为考证行末之务,名治经而经日以蔽晦。”
《漢語大詞典》:雍蔽
蒙蔽;隔绝。雍,通“ 壅 ”。荀子·致仕:“隐忌雍蔽之人,君子不近。” 汉 贾谊 《过秦论》:“先王知雍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汉书·元帝纪:“是故壬人在位,而吉士雍蔽。”
分類:蒙蔽隔绝
《漢語大詞典》:惑蔽
(1).糊涂。 汉 王充 论衡·程材:“今世之将相,知子弟以文吏为慧,不能知文吏以狎为能;知宾客以暂为固,不知儒生以希为拙:惑蔽闇昧,不知类也。”
(2).蒙蔽。 孙中山 《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黠者妄想从而利用,间 文 心腹,飞短流长,以惑蔽国人耳目。”
分類:糊涂蒙蔽
《漢語大詞典》:炀蔽(煬蔽)
遮瞒;蒙蔽。 清 钱谦益 《〈李忠文公文水全集〉序》:“盗弄不减於 似道 ,煬蔽有甚於 宜中 。” 清 沈钦圻 《后咏史》之二:“摸金使者徵求遍,指鹿元臣煬蔽多。”参见“ 煬灶 ”。
分類:蒙蔽
《國語辭典》:炀灶(煬灶)  拼音:yàng zào
在灶前烤火,遮蔽灶的火光,后面的人无从见之。语本《战国策。赵策三》:「日并烛天下者也,一物不能蔽也;若灶则不然,前之人炀,则后之人无从见也。」比喻佞幸专政,蒙蔽国君的贤明。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一七出:「凄凉更有断肠诗,怕依丛炀灶指日间难免诛夷。」
《漢語大詞典》:掩迷
犹蒙蔽。新唐书·郭子仪传:“宦竖掩迷,庶政荒夺,遂令陛下徬徨暴露,越在 陕 服。”
分類:蒙蔽
《漢語大詞典》:蒙掩
蒙蔽。《荀子·成相》:“中不上达,蒙揜耳目塞门户。”
分類: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