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12,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7 38 39 40 下一页
董秉纯(字 小钝 )
董潮(字 晓沧 号 东亭、红豆诗人 )
董凤三(字 梧冈 号 鹤衔 )
董天弼(字 霖仓 )
董诰(字 雅伦、西京 号 蔗林、柘林 文恭 )
董文驹(字 道实 号 罗峰 )
董果
董教增(字 益甫、观桥 文恪 )
董如兰(字 逸隽 )
董芸(字 香草 号 书农 )
董正扬(字 眉伯 号 昙柯 )
董国华(字 荣若、琴涵 号 琴南、清闲居士、绿溪渔隐、清简居士 )
僧南潜(字 宝云、月函、月岩、雨若 董说 号 俟庵 董 )
方仲舒(字 南董 号 逸巢 )
其它辞典(续上)
董天工(字 典斋 )董秉纯(字 小钝 )
董潮(字 晓沧 号 东亭、红豆诗人 )
董凤三(字 梧冈 号 鹤衔 )
董天弼(字 霖仓 )
董诰(字 雅伦、西京 号 蔗林、柘林 文恭 )
董文驹(字 道实 号 罗峰 )
董果
董教增(字 益甫、观桥 文恪 )
董如兰(字 逸隽 )
董芸(字 香草 号 书农 )
董正扬(字 眉伯 号 昙柯 )
董国华(字 荣若、琴涵 号 琴南、清闲居士、绿溪渔隐、清简居士 )
僧南潜(字 宝云、月函、月岩、雨若 董说 号 俟庵 董 )
方仲舒(字 南董 号 逸巢 )
人物简介
全台诗
董天工(?~?),字典斋,福建崇安人。雍正元年(1723)拔贡,乾隆十一年(1746)六月任彰化县儒学教谕。五年秩满,忧居归里,友朋之询问岛屿海国之事,乃就在台见闻,徵诸文献,编成《台海见闻录》四卷。乾隆年间,董天工来台担任彰化县儒学教谕,归乡后,根据在台见闻,参考相关文献,著成《台海见闻录》。原书共四卷,今只存前二卷。卷一记载台湾当时的山川建置、文武官制、武备田赋等;卷二则记录台地风物民俗。全书多出以笔记条录的形式,并徵引诗句,证成其说。典型的诗文夹错。所徵引诗句,皆「?台风土者」。 目前知见《台海见闻录》版本,大致两种:第一种是清乾隆十八年(1753)刊本,典藏于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第二种则是民国五十年(1961)由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据抄本刊印,编为《台湾文献丛刊》第一百二十九种,然此本错误稍多。此后民国七十六年(1987)大通书局及民国八十五年(1996)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皆以此本再度影印出版。而民国七十二年(1983)成文出版社则将两本合并影印出版。以上所见,皆为二卷本,阙其第三、第四卷。兹以台湾分馆乾隆本为底本,参校其他版本而来。(江宝钗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鄞县人,字小钝。乾隆十八年拔贡,补广西那地州州判,升秦安县知县。师全祖望。编定祖望文内、外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29—1764 【介绍】: 清江苏武进人,后移居浙江海盐,字晓沧,号东亭。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授庶吉士。读书负志节,为诗激昂,与诸名士结社联吟,有“嘉禾八子”之称。兼善书画,工骈体文。有《东亭集》。晚晴簃诗汇·卷九十一
董潮,字晓沧,号东亭,海盐人。乾隆癸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有《红豆集》。沧海遗珠
董潮(1727-1789)字晓沧,号东亭,别号红豆诗人。江苏阳湖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能诗善画,词犹绮丽。著有《红豆诗人集》《东皋杂钞》《漱花集诗馀》等。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八十九
董凤三,字梧冈,号鹤衔,浙江山阴人。乾隆庚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吏部侍郎。有《慎独斋吟剩》。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73 【介绍】: 清顺天大兴人,字霖仓。雍正十年武进士。自守备历官至四川提督。三十六年,攻小金川,兵少山险,师久无功,夺官,几下狱。旋从间道深入,克寨、碉多处,得复原官。三十八年,从温福攻大金川,奉命以二百人守要隘,遭敌围攻,力战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0—1818 【介绍】: 清浙江富阳人,字雅伦,一字西京,号蔗林。董邦达子。乾隆二十八年进士。预修“三通”、《皇朝礼器图》。授编修。以善画,受高宗知。历任内阁学士,擢工、户、吏、刑部侍郎,充四库馆副总裁。累官至东阁大学士、太子太傅。直军机先后四十年,谙于朝章故事。卒谥文恭。词学图录
董诰(1740-1818) 字雅伦、西京,号蔗林,一号柘林,谥文恭。浙江富阳人。董邦达长子。历任礼、工、户、吏、刑各部侍郎,《四库全书》副总裁,奉命辑《满洲源流考》,充武英殿总裁,以至文华殿大学士。和珅用事时支柱其间,遇事多所救正。位极人臣,出入禁中40年。熟谙掌故,政事得失,皆能洞鉴本源。擅绘事,其所进呈画本,均经乾、嘉二帝亲笔题咏,收于《石渠宝笈》第三编。病剧卒,嘉庆帝亲临祭奠。
人物简介
维基
董文驹,字道实,号罗峰,福建闽县人,中国清朝官员。乾隆十七年(1752年),董文驹中式庚申恩科福建乡试第五名举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丙戌科三甲进士。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由福建福宁府学教授调任台湾府儒学教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4 【介绍】: 清直隶丰润人。乾隆二十六年武进士,授三等侍卫。三十七年,迁副将,从攻金川,并总理军粮。官至福建海坛镇总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50—1822 【介绍】: 清江苏上元人,字益甫,又字观桥。乾隆五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嘉庆间官至闽浙总督。有识量,强毅不阿。崇节俭,尝言“刻于己为俭,俭于人为刻”。卒谥文恪。维基
董教增(1750年—1822年),字益甫,号观桥,江苏上元(今南京)人,探花。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帝南巡,召试举人,授内阁中书。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成丁未科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散馆改吏部主事,累迁郎中。嘉庆四年(1799年)出任四川盐茶道。次年,授四川按察使,镇抚彝族等少数民族有功,得到仁宗褒奖。不久,调贵州按察使。嘉庆九年(1804年)迁任四川布政使。嘉庆十二年(1807年)升任安徽巡抚,安抚棚民,又将徽州、宁国部份世代为仆役者转为平民。嘉庆十五年(1810年)调任陕西巡抚,整顿盐务。倚重汉中知府严如熤。嘉庆十八年(1813年)调广东巡抚,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擢闽浙总督,任内放宽造船限制,调解漳泉械斗。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入觐,称病乞归,未得允许。直到道光元年(1821年)方才得以请归。道光二年(1822年)卒,朝廷赐恤,谥文恪。《清史稿》有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字香草,号书农,清代济南府平原县人,诗人,清嘉庆三年(1798年)举人。董芸博学好文,教授生徒终日无倦容。文章诗作清和宛转,情词动人。中年曾创立景颜书院,毕生致力于讲学着书,以诗名世。董芸经常寓居济南,或居于华山之阳,或居于芙蓉泉畔。继王象春《齐音》后,又作《广齐音》(又称《济南诗咏》)百首,吟咏济南的优美风光。还着有《历下山水纪略》、《半隐园诗集》。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一七
董正扬,字眉伯,号昙柯,泰顺人。嘉庆壬戌进士,官大庾知县。有《味义根斋诗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73—1850 【介绍】: 清江苏吴县人,字荣若,号琴南。嘉庆十三年进士,道光间官至广东雷琼道。致仕归,自号清闲居士,又号绿溪渔隐,历主云间书院、紫阳书院讲习。工诗文,词尤婉约。有《云寿堂文集》、《诗集》、《词钞》、《绿溪笔谈》、《海南笔记》等。人物简介
字琴南,吴县人。维基
董国华(1800年—1850年),字琴涵,一字荣若,号琴南,又号绿溪渔隐、清简居士。江苏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清代官员、词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戊辰科二甲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道光元年(1821年)以御史用,授福建道监察御史,历河南道。道光五年(1825年)出任山东莱州府知府,因丁忧去职。道光八年(1828年)服阙,任云南昭通府知府,道光十二年(1832年)改云南府知府。道光十四年(1834年)升广东雷琼道,署广东嘉惠潮道。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五
南潜,字宝云,一字月函,一作月岩,乌程人,本姓董,名说,字雨若,号俟庵。贡生。灵岩寺僧。清诗别裁集
字月函,浙江乌程人。○月函,董姓,说名。本贡生,中岁出家吴之灵岩寺。诗思路手笔俱不凡,然多偏欹,欠完善,兹录其近情者。槜李诗系·卷四十一
字月函,长洲人,原名董说。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方仲舒,字南董,号逸巢,桐城人,康熙监生,有《逸巢焚余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