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12,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30 31 32 33 下一页
董用威(字 爱先 号 望中 )
董世彦(字 子才 号 右坡 )
董原道(字 性之 )
董石(字 叔玉 号 泰麓 )
董裕(字 惟益 号 扩庵 )
董光裕(字 子顺 )
董道醇(字 子儒 号 龙山 )
董继祖(字 承芳 号 龙阳 )
董廷策(字 对甫 )
董谦吉(字 德受、仲恭 号 嵩生、海门 )
董子行(字 明卿 )
董樾(字 子亨 )
董澜(字 惟源 )
邢侗(字 子愿 别称 邢张米董 号 知吾、啖面生、方山道民 )
其它辞典(续上)
董汝汉(字 昭夫 号 明渠 )董用威(字 爱先 号 望中 )
董世彦(字 子才 号 右坡 )
董原道(字 性之 )
董石(字 叔玉 号 泰麓 )
董裕(字 惟益 号 扩庵 )
董光裕(字 子顺 )
董道醇(字 子儒 号 龙山 )
董继祖(字 承芳 号 龙阳 )
董廷策(字 对甫 )
董谦吉(字 德受、仲恭 号 嵩生、海门 )
董子行(字 明卿 )
董樾(字 子亨 )
董澜(字 惟源 )
邢侗(字 子愿 别称 邢张米董 号 知吾、啖面生、方山道民 )
人物简介
维基
董汝汉(1534年—?),字昭夫,号明渠,山西平阳府万泉县人,灶籍。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山西乡试第三十名举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六十五名进士。都察院观政,本年六月授咸宁知县,隆庆二年(1568年)六月升刑部主事,五年十月调兵部,六年二月升员外,七月升郎中,万历三年(1575年)八月升四川副使,未任,调陕西副使,七年六月升本省左参政,十年正月升河南按察使,十一年正月升本省右布政,三月升山东左布政,四月丁忧。十四年正月考察降用。二十二年二月降补四川右参政,分守下川南道,二十五年升甘肃行太仆寺卿。
人物简介
维基
董用威(1535年—1595年),字爱先,别号望中,河南河南府洛阳县人,民籍。河南乡试第七十二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三百二十一名,二甲第六十一名进士。官至凤阳府知府。
人物简介
维基
董世彦(?—1578年),字子才,号右坡,河南开封府钧州人,民籍。河南乡试第二十一名举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八十四名进士。都察院观政,授直隶浚县知县,历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出为山西副使,历升浙江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即位,隆庆六年七月升山西右布政使,万历二年正月升本司左布政,三年七月官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带兵平沙麻之乱,修筑长城千余里。五年九月又任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鞑靼首领俺答率众往西海迎佛经,董世彦闻讯,亲率兵马兼程赶往皋兰,提防俺答军侵扰。回镇一日后卒。六年十二月赐祭葬。
人物简介
维基
董原道(1528年—?年),字性之,四川重庆府巴县人,民籍。三月初八日生,行一,治《诗经》,由府学生中式四川乡试第四十八名举人,年三十五岁中式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会试第二十九名,第二甲第二十四名进士。授户部主事,四十三年十月奉命往南直隶监兑兼催钱粮,历升云南府知府,隆庆五年(1571年)七月升河东陕西都转运盐司运使,万历三年(1575年)五月升陕西苑马寺卿兼按察司佥事、分巡平凉。
人物简介
维基
董石(1539年—?),字叔玉,号泰麓,湖广黄州府麻城县人,军籍。湖广乡试第九名举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二百三十一名进士。户部观政,四十五年四月授成都县知县,行取,丁忧。五年八月选授山东道御史,六年十月差巡按甘肃,万历二年(1574年)正月升浙江佥事,四年三月降崇庆州判官,五年六月升郾城知县,六年十二月升裕州知州,九年六月升肇庆府同知,丁忧。十五年十一月复除池州府,十六年七月升徽州知府,二十年正月考察,冠带闲住,回籍卒。
人物简介
维基
董裕(1539年—1606年),字惟益,号扩庵,江西抚州府乐安衔人,民籍,同进士出身。江西乡试第三十六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会试第七十九名,三甲第一百二十一名进士。充任东莞县令,万历三年(1575年)七月行取,擢拔为试御史,四年八月实授山东道御史,五年二月巡按陕西,丁忧归。八年十二月复除湖广道御史,十年巡按云南,十二年掌河南道印,九月提督北直隶学政,十三年十月因顺天乡试冒籍中式事被皇帝察觉,降职为行人司副,十六年四月升尚宝司丞,十月升南京光禄寺少卿,十八年正月改北光禄寺少卿,历太仆寺少卿,十九年十月升大理寺右少卿,二十年七月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二十二年十一月升大理寺卿,二十三年十一月升南京工部右侍郎,二十六年改任刑部右侍郎,三十二年十一月进左侍郎,三十三年四月以九年考满,升本部尚书,仍管左侍郎事,累疏乞休,十二月准致仕,三十四年卒,赐祭葬,赠太子少保。
人物简介
维基
董光裕,字子顺,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匠籍。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科山西乡试第六十二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联捷辛未科三甲第二百九十三名进士。
人物简介
维基
董道醇(1543年—1594年),字子儒,号龙山,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人,万历癸未进士,官至南京工科给事中。应天府乡试第七十三名,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一名进士。官至南京工科给事中。先于父卒,年五十二。
人物简介
维基
董继祖(1544年—?),字承芳,号龙阳,河南河南府洛阳县人,民籍。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科河南乡试第四十八名举人,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科三甲进士。授河间府推官。
人物简介
维基
董廷策(1545年—?),字对甫,四川泸州民籍江西省清江县人。由州学附学生中式四川乡试第三十八名举人,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科会试第二百六十名,第三甲第二百名进士,授监察御史,巡按甘肃。
人物简介
维基
董谦吉,字德受,号嵩生,福建福州府闽县民籍。祖董廷钦(1545—1604),字仲恭,号海门,万历七年己卯科举人,历任江西抚州金溪县教谕、南京国子博士、广东钦州知州、韶州府同知、肇庆府知府、思明府同知、浔州府知府、湖南岳州府通判、靖江王长史等职。父董养河,字叔会,崇祯末年官兵科给事中。崇祯三年庚午科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科进士,刑部观政,历建宁府儒学教授、国子博士、户部员外郎。奉命督铸湖广,为猾胥所中,事白还职。转陕西副使归。国亡,为僧浙江山寺,纵酒卒。维基
董谦吉,字德受,号嵩生,福建福州府闽县民籍。祖董廷钦(1545—1604),字仲恭,号海门,万历七年己卯科举人,历任江西抚州金溪县教谕、南京国子博士、广东钦州知州、韶州府同知、肇庆府知府、思明府同知、浔州府知府、湖南岳州府通判、靖江王长史等职。父董养河,字叔会,崇祯末年官兵科给事中。崇祯三年庚午科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科进士,刑部观政,历建宁府儒学教授、国子博士、户部员外郎。奉命督铸湖广,为猾胥所中,事白还职。转陕西副使归。国亡,为僧浙江山寺,纵酒卒。
人物简介
维基
董子行(1546年—1592年),字明卿,绍兴府嵊县人,浙江绍兴卫军籍。浙江乡试第九十名,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第六十八名,登三甲第一百零六名进士。历侯官知县、北京、广西道御史、陕西茶马巡按御史,终河南道监察御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子亨。万历五年进士。值潞王出阁,授编修,充讲读官。历官至贵州参议。承檄监军讨杨应龙,安抚难民,给地垦种。官至四川副使。于赴任途中病卒。年五十八。维基
董樾(1546年—?),字子亨,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民籍。浙江乡试第五十八名,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第一百六十七名,登二甲第四十名进士。六年三月授翰林院简讨,充潞王讲读官,升编修,九年考满,十四年十二月升修撰,仍暂管简讨、讲读事务,充任东宫侍讲。外任广西右参议,二十一年五月起补贵州参议。播州(今属四川)宣慰杨应龙发动叛乱,董与都司林盛统兵平叛,出播难民,随檄宣慰,给予难民土地耕种,流民于是得到安顿。迁任四川按察副使。
人物简介
维基
董澜(1547年—?),字惟源,山东济南府长清县人,军籍。山东乡试第十九名,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会试第二百十三名,登三甲第一百三十三名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1—1612 【介绍】: 明山东临清人,字子愿。万历二年进士,仕终陕西行太仆卿。工诗文,尤善画,与董其昌、米万钟、张瑞图齐名,时称邢张米董。有《来禽馆集》、《武定州志》、《来禽馆帖》。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愿,临邑人。万历甲戌进士,除知南宫县擢监察御史出历陜西行太仆寺少卿有来禽馆集维基
邢侗(1551年—1612年),字子愿,号知吾、啖面生、方山道民,晚号来禽济源山主,山东临邑人。晚明政治人物、书画家。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科顺天府乡试第九十五名,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科进士。初授南宫县知县。八年六月擢授山西道监察御史,十年巡盐河东,十一年巡按苏松。十二年二月升湖广右参议,十四年正月官至陕西行太仆寺少卿,以亲老乞休。善绘事,能诗文,又工书法,七岁能作擘窠书,尤好王羲之书法。钱谦益说他“风流文采,几与江左文、董,先后照映”,“能文能诗、能书能画,蕞会诸长,擅绝兼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侗以善书得名当时,与董氏有“北邢南董”之目。又与张瑞图、董其昌、米万钟并称「晚明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