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44,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页
董衮臣
董鸿道(字 叔宏 )
董铢(字 叔重 号 槃涧 )
董南一
董琮(字 玉振 号 复斋 )
董世安
董世仪(字 子羽 )
董解元
董煟(字 季兴、继兴 号 南隐、尚隐 )
董世雄
董梦程(字 万里 号 介轩 )
刘董
董居谊(字 仁甫、仁夫 )
董文甫(字 国华 号 无事道人 )
其它辞典(续上)
董之奇董衮臣
董鸿道(字 叔宏 )
董铢(字 叔重 号 槃涧 )
董南一
董琮(字 玉振 号 复斋 )
董世安
董世仪(字 子羽 )
董解元
董煟(字 季兴、继兴 号 南隐、尚隐 )
董世雄
董梦程(字 万里 号 介轩 )
刘董
董居谊(字 仁甫、仁夫 )
董文甫(字 国华 号 无事道人 )
人物简介
宋登科记考
绍兴府会稽县(今浙江绍兴)人。淳熙十一年(1184年)进士。
人物简介
简介
淳熙十二年(1185)任岳州知州。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2—1214 【介绍】: 宋饶州德兴人,字叔重,号槃涧。早年厉志于学,初从程洵游,后为朱熹门人。宁宗庆元间,朱熹归讲筵,与诸生论学,命铢掌其事。来学者,熹必命铢与辩难,然后折衷之。晚年登进士第,任金华尉,转从事郎以殁。有《性理注解》、《易书注》。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七○一
董世安,庆元间奉化(今浙江奉化)人。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章宗时人。以唐元稹《莺莺传》为素材,撰《西厢记诸宫调》,为元王实甫《西厢记》杂剧本所自出,世称《弦索西厢》,亦名《董西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饶州德兴人,字季兴,一作继兴,自号南隐,或作尚隐。光宗绍熙四年进士。授筠州新昌尉,历知应城、瑞安,改辰溪。以行救荒策,宁宗诏褒之。有《救荒活民书》、《抱膝稿》。全宋诗
董煟(?~一二一八),字季兴(《江西诗徵》卷一七作继兴),自号南隐,德兴(今属江西)人。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进士。历知应城、瑞安、辰溪县。值岁饥,行救荒策,宁宗褒之。嘉定十年十二月七日以疾卒。有《抱膝稿》十卷、《南隐集》,已佚。事见《洺水集》卷一○《董知县墓志铭》、《宋元学案补遗》卷二五。全宋文·卷六七七三
董煟(?——一二一七),字季兴,饶州德兴(今江西德兴)人。从学于程迥,登绍熙四年进士。初授筠州新昌尉,再调成都征商,历应城令,郢州文学,知瑞安县,改辰溪。嘉定十年卒。著有《救荒活民书》(存)、《辩明圣孝书》、《寿国脉书》、《求贤变俗书》及《抱膝稿》。见程珌《洺水集》卷一○《董知县墓志铭》,《宋史》卷二○三,雍正《江西通志》卷五○、八八。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七七三
董世雄,嘉泰中为侍卫步军都虞候、兼权侍卫马军司职事、建康都统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饶州鄱阳人,字万里,号介轩。董铢从子。宁宗开禧元年进士。官朝散郎、通判钦州。得朱熹之学于黄斡,兼得铢之传。有《诗书通释》、《大尔雅通释》。全宋文·卷六九八二
董梦程,一作梦臣,字万里,号介轩,鄱阳(今江西波阳)人,铢之从子。初学于铢与程端蒙,后学于黄干。登开禧元年进士第。历嵊县丞、知开化县。官终朝散郎、通判钦州。鄱阳之学,多出于董氏之门。著《诗书通释》、《大尔雅通释》。见《宋元学案》卷八九及《宋元学案补遗》卷八九。
人物简介
简介
开禧三年(1207)任常州知州。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董居谊,字仁甫,临川(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宁宗嘉定初通判处州(清雍正《处州府志》卷八)。四年(一二一一)为太常博士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迁秘书丞、右正言。六年,为起居舍人,权工部侍郎。七年,出为四川制置使,十二年落职,永州居住(《宋史》卷三九、四○)。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今录诗九首。全宋文·卷六五二一
董居谊,字仁夫,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淳熙八年进士,历官太常博士、右正言、权工部侍郎。嘉定间为四川制置使,大失士心,为金人所败,落职,永州居住。见《宋会要辑稿》礼六二之八四、崇儒七之三○、职官七四之四二,《宋史》卷三九、四○、四○二,《南宋馆阁续录》卷七、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潞州人,字国华,号无事道人,一作无事老人。章宗承安间进士。南渡后,历大理司直、河南府治中。于《六经》、《论》、《孟》诸书,深思有得,以力行为事。参取佛老二家。中州集
文甫字国华,潞人。承安中进士。为人淳质,恬于世味,于心学有所得,人知尊敬之,而不知其所以得也。子安仁,亦学道。父子尝閒居宝丰,闭户不出,以习静为业,朝夕不继,晏如也。国华历金昌府判官、礼部员外郎、昌武军节度副使。正大中,以公事至杞县,自知死期,作书与家人及同官,又作诗贻杞县令佐,诗毕,掷笔于地,以扇障面而逝。有和太白山明和尚牧牛图诗,刻石于洛阳,其引云:夫人有等差,教分顿渐。上根之人,一闻千悟,不落阶级;中智而下,必由渐进。此人牛次第,不得不立。心性动静,徼妙有无,学者所宜谛观也。以人牧牛,是动而有制,从有以观其徼者也。进进而不已,则渐至于回首驯服,从无以观其妙者也。有入于无,徼及于妙,固善矣,又不如静而无碍之为愈也。静而无碍,又不如两忘双泯之入神也。若夫人牛两忘,明月独照,恍然俱失所在。当是时也,吾将离形去智,神亦无功,同于大通,与道为一,则向之人牛,亦筌蹄中一微尘耳。吾儒所谓尽心尽性者,无外于是。因借明和尚韵,再下一转语,会心者必能知之。诗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