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著 → 着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260,分84页显示  上一页  56  57  58  59  60  62  63  64  6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当着不着
倒三不着两
倒著接䍦
到三不着两
道三不着两
大处着眼
戴着斗笠亲嘴
单日不着双日着
大着作
碟大碗小,磕着碰着了
东又不着,西又不着
东不着边,西不着际
底着
等身着作
等身著作
《漢語大詞典》:当着不着(當着不着)
谓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却做了。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世事莫有成心,成心专会认错,任是大圣大贤,也要当着不着。”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围释》:“老大王,你可也当着不着的。”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李义山诗集:“《富平少侯》,此诗刺 敬宗 。 汉成帝 自称 富平侯 家人,三四言多非望之滥恩,反靳不费之近泽。 已苍 云,犹谚所谓‘当着不着’。”
分類:不该
《高级汉语词典》:倒三不着两
行事无准则,颠三倒四
《分类字锦》:倒著接䍦
晋书山简传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游嬉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时有童儿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时时能骑马倒著白接䍦举鞭向葛彊何如并州儿
分类:
《漢語大詞典》:到三不着两(到三不着兩)
谓说话做事不仔细、不踏实。红楼梦第四八回:“ 文杏 又小,到三不着两的。”
《漢語大詞典》:道三不着两(道三不着兩)
谓说话或行事轻重失宜,考虑不周。儒林外史第十六回:“你哥又没中用,説了几句道三不着两的话。” 清 郑燮 《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夫所谓刺刺不休者,无益之言,道三不着两耳。”红楼梦第四八回:“ 文杏 又小,道三不着两, 鶯儿 一个人不彀伏侍的,还要买一个丫头来你使。”
分類:考虑不周
《漢語大詞典》:大处着眼(大處着眼)
从大的、重要的方面观察、考虑问题。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只感念姑娘救了自己的儿子,延了 安 家的宗祀,大处着眼,便不忍吹求到此。” 徐寅生 《关于如何打乒乓球》:“克服这些缺点要从大处着眼,从小事情上做起。”
《漢語大詞典》:戴着斗笠亲嘴(戴着斗笠親嘴)
歇后语。意谓差得远,够不着。儒林外史第十四回:“我説二三百银子,你就説二三十两,‘戴着斗笠亲嘴--差着一帽子。’怪不得人説你们‘诗云子曰’的人难説话。”
分類:歇后语
《高级汉语词典》:单日不着双日着
迟早有一天总会遇上
《漢語大詞典》:大着作(大著作)
著作郎的别称。也称大著作郎。晋书·职官志:“著作郎一人,谓之大著作郎,专掌史任。”陈书·宣帝纪:“三年,春正月癸丑,以尚书右僕射、领大著作 徐陵 为尚书僕射。”隋书·百官志上:“著作郎谓之大著作, 梁 初 周捨 、 裴子野 ,皆以他官领之。”
分類:著作郎
《高级汉语词典》:碟大碗小,磕着碰着了
比喻人多事杂,容易发生摩擦
《漢語大詞典》:东又不着,西又不着(東又不着,西又不着)
见“ 东不着边,西不着际 ”。
《漢語大詞典》:东不着边,西不着际(東不着邊,西不着際)
谓四处无着落,没有落脚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公子逃去两日,东不着边,西不着际,肚里又饿不过,看见乞儿每讨飰,讨得来,倒有得喫;只得也皮着脸去讨些充饥。”亦作“ 东又不着,西又不着 ”。《水浒传》第十七回:“﹝ 高太尉 ﹞又差人来捉洒家……吃俺一把火烧了那菜园里廨宇,逃走在江湖上,东又不着,西又不着,来到 孟州 十字坡 过。”
《漢語大詞典》:底着(底著)
停滞;滞留。国语·晋语四:“底著滞淫,谁能兴之?” 韦昭 注:“底,止也;著,附也。”
分類:停滞滞留
《漢語大詞典》:等身着作(等身著作)
迭起来与身高相等的著作。形容著作之多。 柳亚子 《呈符老宇澄》诗:“等身著作推君健,旷世才名愧我虚。” 茅盾 《化悲痛为力量》:“ 郭老 是诗人,剧作家,文艺评论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的等身著作,是我国文学史,学术思想史的宝贵财富。”参见“ 等身书 ”。
《漢語大詞典》:等身书(等身書)
宋史·贾黄中传:“ 黄中 幼聪悟,方五岁, 玭 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 玭 为 贾黄中 父。“等身书”本谓与身高相等的一段卷子,后人遂指迭起来与身高相等的书籍,形容读书之多。 清 周亮工 《盛此公传》:“ 此公 ( 盛此公 )年十数龄,即能读等身书。”后以“著作等身”形容著书之多,亦本此。
《漢語大詞典》:等身著作
叠起来与身高相等的著作。形容著作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