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著 → 着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296,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王十朋(字 龟龄 号 梅溪 忠文 )
陈俊卿(字 应求 正献、文献 魏国公 )
林光朝(字 谦之 号 艾轩 文节 )
凌景夏(字 季文 )
杨著(号 嘉山逸人 )
汪若思(字 行父 )
杨邦弼(字 良佐 )
詹亢宗(字 叔子、道子 )
周麟之(字 茂振 )
龚茂良(字 实之 庄敏 )
程大昌(字 泰之 文简 )
刘季裴(字 少度 )
范成大(字 致能、至能、幼元 号 石湖居士 崇国公 文穆 )
郑伯熊(字 景望 文肃 )
其它辞典(续上)
丁娄明(字 如晦 )王十朋(字 龟龄 号 梅溪 忠文 )
陈俊卿(字 应求 正献、文献 魏国公 )
林光朝(字 谦之 号 艾轩 文节 )
凌景夏(字 季文 )
杨著(号 嘉山逸人 )
汪若思(字 行父 )
杨邦弼(字 良佐 )
詹亢宗(字 叔子、道子 )
周麟之(字 茂振 )
龚茂良(字 实之 庄敏 )
程大昌(字 泰之 文简 )
刘季裴(字 少度 )
范成大(字 致能、至能、幼元 号 石湖居士 崇国公 文穆 )
郑伯熊(字 景望 文肃 )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2—1171 【介绍】: 宋温州乐清人,字龟龄,号梅溪。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一。官秘书郎。曾数次建议整顿朝政,起用抗金将领。孝宗立,累官侍御史,力陈抗金恢复之计。历知饶、夔、湖、泉诸州,救灾除弊,有治绩,时人绘像而祠之。卒谥忠文。有《梅溪集》等。全宋诗
王十朋(一一一二~一一七一),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初添差绍兴府佥判,三十年,除秘书省校书郎,寻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三十一年,迁著作佐郎、大宗正丞,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孝宗即位,除司封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累迁国子司业、起居舍人,改兼侍讲、侍御史。隆兴二年(一一六四),知饶州。乾道元年(一一六五),知夔州。三年,知湖州。四年,知泉州。七年,除太子詹事,以龙图阁学士致仕。七月卒,年六十。谥忠文。有《梅溪前后集》及奏议等五十四卷。事见本集附录《龙图阁学士王公墓志铭》,《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王十朋诗,以明正统刘谦刊《梅溪先生文集》(即《四部丛刊》影印本)为底本,此本刊印粗陋,但后来各刊本均出此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并参校清雍正唐传鉎重编《宋王忠文公全集》五十卷本(简称雍正本)和光绪重刊本(简称光绪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黄鹤楼志·人物篇
王十朋(1112~1171) 宋代诗文家、学者。字龟龄,号梅溪。浙江温州乐清人。家境清寒,初在家梅溪聚徒讲学,绍兴二十七年(1157)状元,历官绍兴府佥判、侍讲、侍御史,后出知夔州、湖州。1171年被授予太子詹事,因病力辞,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卒谥忠文。有《梅溪集》及《杜陵诗史》《东坡诗集注》等。赴任夔州和转任湖州途中曾两度游武昌、江夏,观南楼,登黄鹤楼,作五绝《黄鹤楼》、五古《一览亭》、七绝《登压云亭》、七律《南楼》等。全宋文·卷四六一四
王十朋(一一一二——一一七一),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人。资性敏悟,强记览,素有文行。绍兴二十七年以进士第一及第,授绍兴府签判。除秘书省校书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轮对,上言朝政弊端数事,陈禦边之策。迁大宗正丞,奉祠。孝宗即位,起知严州,召为司封员外郎,累迁国子司业。隆兴初,除起居舍人,升侍讲,改侍御史。张浚两淮之师失利,主和者横议蜂起,十朋自以先前力主起用张浚,故而上章待罪。出知饶州,历知夔、湖、泉州。召除太子詹事。乾道七年七月卒,年六十。后谥「忠文」。十朋立朝刚直,历官多有政声。为文崇尚理致,不务浮靡虚丽之辞,著有《梅溪前后集》五十卷;其《尚书》、《春秋》、《论语》、《孟子》讲义,尚未成书。事见汪应辰《有宋龙图阁学士王公墓志铭》(《梅溪先生后集》附录),《宋史》卷三八七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3—1186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应求。高宗绍兴八年进士。授泉州观察推官。因不附秦桧,被置闲职。桧死,召为校书郎。任普安郡王府教授。孝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出知泉州。乾道元年,除吏部侍郎同修国史。四年,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以用人为己任,奖廉退,抑奔竞。凡所奏请,都关治乱安危大事。六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知福州。以少保、魏国公致仕。谥正献。有文集。全宋诗
陈俊卿(一一一三~一一八六),字应求,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授泉州观察推官。二十六年,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五),累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三十一年,权兵部侍郎。孝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充江、淮宣抚判官兼权建康府事。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建都督府,除礼部侍郎参赞军事,为汤思退忌,出知泉州。乾道元年(一一六五)复召,又为钱端礼所忌,出知漳州,改建宁府。三年,召为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四年,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与虞允文不协,出知福州,兼福建路安抚使。领祠禄。淳熙二年(一一七五),再命知福州。力求去,提举临安府洞霄宫。五年,起判建康府、江南东路安抚使兼行宫留守。九年,致仕,十三年卒,年七十四。谥正献。有遗文二十卷、奏议二十卷,均佚。事见《晦庵集》卷九六《正献陈公行状》、《诚斋集》卷一二三《正献陈公墓志铭》,《宋史》卷三八三有传。今录诗九首。全宋文·卷四六四六
陈俊卿(一一一三——一一八六),字应求,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绍兴八年登进士第。授泉州观察推官。累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除权兵部侍郎。孝宗立,迁中书舍人。隆兴初年,建都督府,除礼部侍郎参赞军事。为汤思退所忌,以宝文阁待制知泉州。乾道元年,除吏部侍郎,同修国史。知建康府,授吏部尚书。拜同知枢密院事。四年,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迁左仆射。六年罢,以观文殿大学士知福州。淳熙六年,判建康府兼江东安抚。十年致仕,封魏国公。十三年卒,年七十四,谥文献。有集二十卷。见杨万里《正献陈公墓志铭》(《诚斋集》卷一二三),《宋史》卷三八三《陈俊卿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4—1178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谦之,号艾轩。孝宗隆兴元年进士。通《六经》,从学者众,南渡后以伊、洛之学倡行东南者,自光朝始。累官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出为广西提点刑狱,移广东,曾率郡兵击败入境之茶民军。召为国子祭酒,除中书舍人。后出知婺州,引疾提举兴国宫。卒谥文节。有《艾轩集》。全宋诗
林光朝(一一一四~一一七八),字谦之,号艾轩,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曾再试礼部不第,往从尹焞游。通六经百氏,从学者数百人,伊洛之学倡于东南自光朝始。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及进士第,调袁州司户参军,知永福县。召试馆职。乾道五年(一一六九)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历著作佐郎、著作郎、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九年,出为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淳熙元年(一一七四),改广南东路。二年,因督捕茶寇有劳,召拜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四年,为孝宗讲解《中庸》称善,除中书舍人。因封还谢廓然迁殿中侍御史词头,出知婺州,引疾奉祠。五年卒,年六十五。有《艾轩集》二十卷(本集宋刘克庄序),已佚。明正德十六年郑岳据传录本选刊为十卷。事见《周文忠集》卷六三《林公神道碑》,《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林光朝诗,以明郑岳刊《艾轩集》(藏北京图书馆,其中诗一卷)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四六五○
林光朝(一一一四——一一七八),字谦之,号艾轩,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登隆兴元年进士第,调袁州司户参军,未上召对,改知永福县。大臣论荐不已,复召试馆职,遂除秘书省正字兼史职,历著作佐郎兼礼部郎官。乾道八年,进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出为广西提刑,移广东。淳熙二年,召拜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四年,奉命讲《中庸》,称旨,除中书舍人,为诰有古风。后改权工部侍郎,出知婺州。淳熙五年卒,年六十五,谥曰文节。光朝博学有行,南渡后首以伊洛之学倡东南,从学者常数百人,时称「南夫子」。著有《艾轩集》。见周必大《林光朝神道碑》(载《文忠集》卷六三),《宋史》卷四三三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5 【介绍】: 宋临安府馀杭人,字季文。高宗绍兴二年进士。历秘书省正字、著作佐郎。以言宋金和议非便,忤秦桧意,出知外郡,闲居十余年。桧死,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以直龙图阁知抚州,徙襄阳、鼎州、宣州。官终吏部侍郎。全宋文·卷四一九四
凌景夏,字季文,馀杭(今浙江杭州西)人。绍兴二年对策第二,任绍兴府观察推官。历秘书省正字、著作佐郎、工部员外郎,寻知外郡。绍兴二十六年由知筠州除军器监,任起居舍人兼权给事中,迁中书舍人。知抚州、襄阳府、鼎州、宣州。三十年,加集英殿修撰,次年任吏部侍郎。隆兴二年,以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卒,年垂八十。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一四,汪应辰《祭凌尚书文》(《文定集》卷二○),《咸淳临安志》卷六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平定人,号嘉山逸人。为本州教授。金亡,教授乡里子弟,守节不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宁浦城人,徙家居吴,字良佐。杨亿四世孙。高宗绍兴十二年进士。为太学博士,调通判信州,寻以大理卿改湖南漕,迁秘书丞、著作佐郎。两迁礼部,官至起居郎、中书舍人。尝从王蘋游,探研理学。全宋诗
杨邦弼,字良佐,亿四世孙。其先建宁浦城人,从王蘋学,徙家震泽(今江苏吴江西南)。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进士,为太学博士。逾年,通判信州,迁湖南转运使。官终中书舍人。事见《王著作集》卷五。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四八九三
杨邦弼(?——一一六一),字良佐,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杨亿四世孙。来从王蘋学,遂居平江府吴江。绍兴十二年进士第三,选为太学博士。逾年通判信州,寻以大理卿改湖南漕。迁秘书丞,著作佐郎,礼部郎,起居舍人,起居郎,中书舍人。绍兴三十一年九月卒。见《王著作集》卷五《杨邦弼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二。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8—1164 【介绍】: 宋泰州海陵人,一说江宁人,字茂振。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兼给事中。绍兴二十九年,充金国哀谢使,言辞详雅,金人为加礼。次年为同知枢密院事。金主背盟,复奉命出使,以主张俟金来南,尽锐奋击,必能成功,辞之。因被劾,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有《海陵集》。全宋诗
周麟之(一一一八~一一六四),字茂振,祖为郫(今四川郫县)人,因仕宦徙居海陵(今江苏泰州)。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调常州武进尉。十八年,又举博学宏词科,授太学录兼秘书省校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七、一六○)。累迁权中书舍人。二十五年,出通判徽州。寻除著作郎(同上书卷一六五、一六九、一七○)。二十九年,除翰林学士兼侍读,为哀谢使使金。三十年,同知枢密院事。三十一年,因辞再使金责筠州居住(同上书卷一九一)。孝宗即位,许自便。隆兴二年卒,年四十七。遗著由子准辑为《海陵集》二十三卷,另有外集一卷。事见本集卷首周必大序,《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上卷三有传。 周麟之诗,第一、二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海陵集》为底本,校以民国《海陵丛刻》本(简称丛刻本)。卷三以《海陵丛刻》所收《海陵集》外集为底本,其中《中原民谣》参校清《金陵诗徵》卷七。另辑得集内乐语、贴子词及集外佚句,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四八○八
周麟之(一一一八——一一六四),字茂振,海陵(今江苏泰州)人。绍兴十五年进士。应博学宏词科试合格,除左修职郎。历著作郎、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迁兵部侍郎、兼给事中。二十九年,除翰林学士。次年,权吏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三十一年,受命使金,以辞行罢政,责授左朝奉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隆兴二年卒,年四十七。著有《海陵集》二十三卷。见《宋名臣言行录》上卷三,《宋史翼》卷一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1—1178 【介绍】: 宋兴化军人,字实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历迁监察御史,敢言阙失。后除江西运判兼知隆兴府,时江西连年大旱,遂措置一路荒政,免税发廪,全活甚众。孝宗淳熙元年,拜参知政事。奏请取封桩米赈济淮南饥民。二年,叶衡罢相,以首参行相事。因主和议,责降安置英州,卒于贬所。谥庄敏。有《静泰堂集》。全宋诗
龚茂良(?~一一七八),字实之,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南宋馆阁录》卷七)。历州、县属官,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正字。累迁吏部郎官、监察御史、右正言。上疏劾龙大渊、曾觌,出知建宁府。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为广东提刑,就知广州(宋王十朋《梅溪后集》卷二六《广州重建学记》)。除江西运判,因救荒有功,除礼部侍郎。淳熙元年(一一七四),拜参知政事(《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八)。四年,为谢廓然所构,落职放罢,安置英州,五年,卒于贬所(《宋史》卷三五《孝宗本纪》)。《宋史》卷三八五有传。今录诗六首。全宋文·卷四八七四
龚茂良(?——一一七八),字实之,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绍兴八年进士。为南安簿、邵武司法,调泉州察推。改宣教郎,除秘书省正字,累迁吏部郎官。上言,除监察御史,迁右正言,极论龙大渊、曾觌奸回,除直秘阁、知建宁府。二人既逐,起广东提刑,就知信州。除直显谟阁、江西运判、兼知隆兴府。会江西连岁大旱,以右文殿修撰再任,全活数百万。进敷文阁待制、除礼部侍郎。淳熙元年拜参知政事,以首参行相事。淳熙四年为谢廓然所构,责降英州安置,次年卒。后复资政殿学士,谥庄敏。著有《静泰堂集》。见《宋史》卷三八五本传,雍正《福建通志》卷四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3—1195 【介绍】: 宋徽州休宁人,字泰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孝宗时,累官权吏部尚书,出知泉州、建宁府。光宗即位,徙知明州。所至留心民困。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平生笃学,长于考订名物典故。有《禹贡论》、《诗论》、《易原》、《雍录》、《易老通言》、《考古编》、《演繁露》、《北边备对》等。全宋诗
程大昌(一一二三~一一九五),字泰之,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二十六年,除太平州教授。二十七年,召为太学正。三十年,迁秘书省正字。孝宗即位,擢著作佐郎,历国子司业兼权礼部侍郎、直学士院。出为浙东提点刑狱、江西转运副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召为秘书少监。三年,权刑部侍郎。累迁权吏部尚书。出知泉州、建宁府。光宗即位,徙知明州。庆元元年卒,年七十三。谥文简。有《程文简集》二十卷,已佚。今存《诗论》、《演繁露》、《考古编》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二《程公神道碑》,《宋史》卷四三三有传。今录诗十首。全宋文·卷四九○八
程大昌(一一二三——一一九五),字泰之,徽州休宁(今安徽休宁)人。绍兴二十一年进士,主吴县簿,历太学正、秘书省正字。孝宗即位,迁著作佐郎,权礼部侍郎、直学士院,除浙东提刑。召为秘书少监,兼权中书舍人,除权刑部侍郎,兼给事中,累迁权吏部尚书。出知泉州,移知建宁府。光宗嗣位,徙知明州。庆元元年十一月卒,年七十三,谥文简。著有文集、《易老通言》等,今存《易原》八卷,《禹贡论》五卷、《后论》一卷,《禹贡山川地理图》二卷,《雍录》十卷,《考古编》十卷,《考古续编》十卷,《演繁露》十六卷,《续演繁露》六卷,《文简公词》一卷等。见周必大《程公神道碑》(《周文忠公集》卷六三),《宋史》卷四三三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3—? 【介绍】: 宋福州长溪人,字少度。十岁能文。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历秘书丞、监察御史,累官秘阁修撰。孝宗乾道间进十论,所论何承天屯田,规划甚详。孝宗极称赏之,每延顾问,所对皆称旨。有《颐斋遗稿》等。全宋诗
刘季裴(一一二二~?),字少度,原籍开封(今属河南),寓居长溪(今福建霞浦)。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时年二十六(《绍兴戊辰同年小录》)。知政和县(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五)。孝宗乾道四年(一一六八)为秘书丞兼国史馆编修官,迁监察御史(《南宋馆阁录》卷七、八)。七年,除将作监兼太子侍讲,八年,以起居舍人兼太子左谕德;九年,以秘阁修撰致仕(《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二八、二九,七七之八三)。有《颐斋类稿》,已佚。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6—1193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孝宗初,知处州,修复通济堰,民得灌溉之利。乾道六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除中书舍人。淳熙五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奉祠。后因病,退居故里石湖。卒赠少师,追封崇国公,谥文穆。素有文名,尤工于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全宋诗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为编类高宗圣政所兼敕令所检讨官。乾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著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为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为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词学图录
范成大(1126-1193)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人。南宋四大诗人之一。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黄鹤楼志·人物篇
范成大(1126—1193) 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累官礼部员外郎、静江知府、资政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工诗词,以善写田园诗著称,与尤袤、杨万里、陆游合称“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有《石湖居士集》等。孝宗淳熙四年(1177)中秋,由四川卸任东回临安,经过武昌时曾数次登临黄鹄山南楼,作《水调歌头•中秋饮南楼》并载入其所撰《吴船录》,抒发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抑郁之情,开登南楼题黄鹤楼词之先河。并在南楼题诗七律《鄂州南楼》,描绘武昌中秋之夜的迷人景象,表达出对江城的赞美之情。全宋文·卷四九七五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号此山居士,后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隆兴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乾道元年升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官、迁著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罢,主管台州崇道观。三年,起知处州。五年,召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擢起居舍人兼侍讲,仍兼实录院检讨官。六年五月,迁起居郎。使金还,除中书舍人、同修国史。九年,出为广西经略安抚使兼知静江府。淳熙元年,除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四年,以病丐归。入对,除权礼部尚书。五年知贡举,寻兼直学士院,以中大夫参知政事,兼权修国史日历。出知婺州、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改帅江东兼行宫留守、知建康府。十年丐闲。十五年起知福州,力辞。绍熙三年,知太平州,旋丐归。四年薨,年六十八。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资政殿大学士赠银青光禄大夫范公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本传,于北山《范成大年谱》,孔凡礼《范成大年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127—1181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景望。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累官国子司业、宗正少卿。以直龙图阁知宁国府,移建宁府。与同里薛季宣皆以学行闻名,尤精于古人经制治法。与弟伯英、伯海,以振起伊洛之学为任,由是永嘉学者,咸宗郑氏。卒谥文肃。有《郑景望集》、《郑敷文书说》。全宋诗
郑伯熊,字景望,永嘉(今浙江温州)人。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五),调黄岩尉。孝宗隆兴初召试正字,除太常博士,迁吏部侍郎,宗正少卿。出知宁国府,改知建宁。有《郑景望集》,已佚。事见明嘉靖《温州府志》卷三。今录诗九首。全宋文·卷四六七三
郑伯熊,字景望,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绍兴十五年第进士,历黄岩尉,婺州司户。隆兴初,召试正字,除太常博士。出为福建提举。除魏王府司马,改江西提刑,奉祠。起知婺州,入为吏部郎官兼太子侍读。历国子司业、宗正少卿。以直龙图阁知宁国府,移知建宁,卒,后谥文肃。伯熊邃于经学,与弟伯英并称「二郑」,由是永嘉之学以郑氏为宗。著有《郑伯熊集》三十卷。今存《书说》一卷。见《万姓统谱》卷一○七,《宋元学案》卷三二,《宋史》卷二○八《艺文志》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