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著 → 着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370,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名都
名人
云英
本草
象山
龙井
成连
名邦
荆轲
名色
名城
仲山
鹅溪
道济
斧柯
《國語辭典》:名都  拼音:míng dū
大都邑、有名的都市。《后汉书。卷二八下。冯衍传》:「瞻燕齐之旧居兮,历宋楚之名都。」
《國語辭典》:名人  拼音:míng rén
1.负有盛名的人。唐。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所与游皆当世名人,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
2.名臣。《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下之下》:「其流入北斗中,得名人;不入,失名人。」
3.一种日本围棋赛中最高的荣誉。
《國語辭典》:云英(雲英)  拼音:yún yīng
1.人名:(1)唐代钟陵妓女。唐。罗隐 偶题诗:「钟陵醉别十馀春,重见云英掌上身。」(2)唐代女子,相传遇裴航于蓝桥驿,遂结为夫妻,后夫妇俱入玉峰,食丹仙去。
2.一种矿石。云母的一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八。金石部。云母》:「云色多青。」唐。白居易 早服云母散诗:「晓服云英漱井华,寥然身若在烟霞。」
《國語辭典》:本草  拼音:běn cǎo
1.我国古代记载药物的著作。因以草类居多,故称为「本草」。如:「本草备要」、「本草从新」。
2.神农本草经的简称。参见「神农本草经」条。
分類:著名
《国语辞典》:象山  拼音:xiàng shān
1.山名:(1)最著名者在江西省贵溪县西南,宋朝陆九渊在此讲学,因山形如象而得名。(2)在浙江省象山县北。(3)在江苏省镇江县东北,因形如象而得名。
2.宋朝陆九渊的号。参见「陆九渊」条。
《國語辭典》:龙井(龍井)  拼音:lóng jǐng
1.地名。在浙江省杭县西南,旧名龙泓。所产的龙井茶,向负盛名。
2.一种产于浙江省杭州龙井村的茶。驰名中外。参见「龙井茶」条。
《國語辭典》:成连(成連)  拼音:chéng lián
人名。春秋时人。善鼓琴,相传伯牙曾向他学琴,三年无成,遂独留伯牙于东海蓬莱山,因情思专一,终有启悟,成为天下操琴妙手。见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下。水仙操》。
《漢語大詞典》:名邦
著名的地区。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君紓组於名邦,貽话言於川渚。” 清 李渔 《与某郡伯书》:“贵治之繁剧,甲於海内诸名邦。”《解放日报》1986.6.7:“ 余姚 何以称文献名邦呢?原来自 汉 以来,此地文化发达,贤达辈出。”
分類:著名地区
《國語辭典》:荆轲(荊軻)  拼音:jīng kē
人名。(?~西元前227),字公叔,战国时卫人。好读书击剑。燕王喜二十八年,带著夹有匕首的地图和秦将樊于期的首级入秦,欲刺秦王,结果事败被杀。
《國語辭典》:名色  拼音:míng sè
1.事物的名称、名字。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一折:「则俺这百尺楼台,是祖先留在,功劳大,更打著个郡马的名色,那厮也怎敢便来胡折。」《醒世恒言。卷六。小水湾天狐贻书》:「小厮家眼净,望见那人是个野狐,却叫不出名色。」
2.名义、名目。《东周列国志》第五二回:「灵公一心贪著夏姬,把游幸当个名色,正是:『窃玉偷香真有意,观山玩水本无心。』」《后西游记》第二回:「不过借焚脩名色,各处募化钱粮。」
3.名声、名气。《醒世姻缘传》第一五回:「两个原不曾帮了他两家作恶,也不甚指了他两家的名色诈人。」《镜花缘》第七二回:「你们二位姐姐不弹,岂不把『瑶琴』、『素琴』两个好名色埋没了。」
4.有名的美人。唐。孟棨《本事诗。情感》:「酒酣,谓韩曰:『秀才当今名士,柳氏当今名色,以名色配名士,不亦可乎?』」
5.职官名。《醒世姻缘传》第六回:「部里递了援例呈子,弄神弄鬼,做了附学名色。」
《國語辭典》:名城  拼音:míng chéng
著名的城邑。汉。贾谊 过秦论:「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杀豪俊,收下天之兵,聚之咸阳。」
《漢語大詞典》:仲山
(1).指 仲山甫 。 周宣王 时著名的大臣。见诗·大雅·烝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吕望 铭功於 昆吾 , 仲山 鏤绩於庸器,计功之义也。” 唐 张九龄 《祭张燕公文》:“故能羽翼 圣后 ,丹青元化,陈 皋陶 之謨谋,尽 仲山 之夙夜。”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上:“ 丁晋公 之南迁也,行过 潭州 ,自作《斋僧疏》云:‘补 仲山 之袞,虽曲尽於巧心;和 傅説 之羹,实难调於众口。’”
(2).山名。在 陕西省 泾阳县 西北。传说 汉高祖 兄 刘仲 葬其地。 唐 唐彦谦 有《仲山》诗。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二·西安府上·泾阳县》:“ 中山 …… 汉 元鼎 初,获寳鼎於 汾阴 ,荐之 甘泉 ,鼎至 中山 ,氤氲有黄气盖焉,俗譌为 仲山 ,云 汉高祖 兄 仲 居此。”
《漢語大詞典》:鹅溪(鵝溪)
(1).水名。太平广记卷四六二引 唐 无名氏《广古今五行记》:“ 晋 太元 中, 章安郡 史悝 家有駮雄鹅,善鸣。 悝 女常养饲之,鹅非女不食。 荀僉 苦求之,鹅輒不食,乃以还 悝 。又数日,晨起,失女及鹅。隣家闻鹅向西,追至一水,唯见女衣及鹅毛在水边。今名此水为 鹅溪 。”
(2).地名。在 四川省 盐亭县 西北,以产绢著名。《说郛》卷八一引 宋 蔡襄 《茶录·茶罗》:“茶罗以絶细为佳。罗底用 蜀 东川 鹅溪 画绢之密者,投汤中揉洗以羃之。” 清 王士禛 《鹅溪》诗:“眼明今日 盐亭 路,十里 鹅溪 碧玉流。”
(3).见“ 鹅溪绢 ”。
《漢語大詞典》:鹅溪绢(鵝溪絹)
亦作“鵞溪绢”。 产于 四川省 盐亭县 鹅溪 的绢帛。 唐 代为贡品, 宋 人书画尤重之。新唐书·地理志六:“ 陵州 仁寿郡 ,本 隆山郡 , 天宝 元年更名。土贡:麩金、鹅溪绢、细葛。” 宋 周紫芝 《竹坡诗话》:“余尝戏作小诗,用 少陵 事云:‘百尺寒松老干枯, 韦郎 笔妙古今无。何如莫扫鹅溪绢,留取 天吴 紫凤图。’” 清 吴伟业 《清风使节图》诗:“愿将十丈鵞溪绢,再作青青玉笋图。”亦省称“ 鹅溪 ”。 宋 苏轼 《文与可有诗见寄次韵答之》:“为爱鹅溪白茧光,扫残鸡距紫毫芒。” 宋 黄庭坚 《题郑防画夹》诗之二:“欲写 李成 骤雨,惜无六幅鹅溪。” 清 吴伟业 《画兰曲》:“闻道罗幃怨离索,麝煤鵞绢閒常作。”
《国语辞典》:道济(道济)  拼音:dào jì
清代一位僧人的法号。字石涛。为著名画家。以石涛知名,精于山水绘画,对后代绘画有极深的影响。
《國語辭典》:斧柯  拼音:fǔ kē
1.斧柄。
2.比喻政权、权柄。清。黄遵宪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诗:「岂能无斧柯,皇皇行仁义。」
3.喻指媒人。明。朱鼎《玉镜台记》第四出:「润玉年已及笄,要觅一婿。斧柯之任,相属何如?」